鄭和下西洋目的真的是為尋建文帝嗎?
《明史·鄭和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通過這樣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某些正史對於鄭和下西洋目的的看法:鄭和下西洋為的是尋找惠帝的下落。
明朝的建文帝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悲催的皇帝,他是明成祖朱棣的侄子,同時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歷史上所說的建文帝是一個書生氣十足的皇帝,如果是不了解他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李煜,或者是宋朝時期的宋徽宗,明朝的建文帝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作為一個書生氣十足的皇帝,建文帝的執政方針自然是非常寬厚隨和的。
建文帝朱允炆自幼書讀儒家的經典學說,不僅人長得溫文爾雅,風流倜儻,在為政方面也大有仁君的風範,他與他的父親一樣並非是一位鐵血帝王而是一位道德仁君。朱允炆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分嚴苛的條文,也因為他這樣的行為讓他在大明王朝的朝廷之上深得人心。但是明朝卻並非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一個太平盛世,明朝朝堂上的波雲詭譎是十分殘酷的,像是建文帝這樣用道德和仁政來治理天下的君王在殘酷的明爭暗鬥當中自然會力不從心。
因此,建文帝最後被他的四叔朱棣從皇位上拉下來,最終下落不明。上述的鄭和傳當中所記載的就是有關於建文帝下落的一種說法。據說當時的建文帝逃亡了海外,明成祖朱棣擔心讓建文帝逃往別的地方相當於放虎歸山,後患無窮,於是,當朱棣開始懷疑建文帝逃亡海外之後便派遣鄭和組織團隊進行重大的航海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將建文帝尋回國內,並以此來達到明成祖朱棣斬草除根的目的。
但是當我們仔細地研究一下鄭和下西洋所到的地方的時候,就會發現這種說法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參考記錄過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文獻就會發現,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這些研究一下鄭和所到過的地方,我們發現,他的目的地大部分都海外國家,以及我們現在所說的非洲,紅海等地方,這些地方離中原本土相距都十分的遙遠的,建文帝作為一個失去了皇位支撐的孤家寡人,他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背景作為支撐,僅僅憑藉著他自己一個人又怎麼可能到達得了這麼遙遠的地方?明成祖朱棣能夠在波詭雲譎的鬥爭當中將自己的侄子從皇位上拉下來,讓自己得以登上皇帝之位,又怎麼會進行如此荒唐的行為呢?
要知道鄭和下西洋之所以能夠成功,那是因為當時的民族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明朝的造船業發展也相對迅速,鄭和下西洋有著整個大明王朝的國家實力作為支撐,也有著當朝皇帝的鼓勵和讚許才能夠成功。即便如此,即便是鄭和有著整個大明王朝的財政系統作為支撐,依然在七次下西洋之後引發了大明王朝的財政危機,僅僅憑藉著建文帝一個人,想要跨越茫茫海洋,到達鄭和下西洋所到的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看一下鄭和下西洋的規模,這和下西洋作為十五世紀之前最大規模的海上航海活動,他在人數上規模上以及所攜帶的財物上都位居世界首位。當時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所攜帶的是大明王朝生產的各類工藝品以及特產,再到達其他國家的時候,他們是以一種朝貢貿易的形式將這些工藝品以及特產賞賜給其他國家,並且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習其他地方的生產技術帶回國內,以用來將國內的生產技術以及其他地區的生產工藝進行融合併提高整個國家的生產水平。
這樣來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更加傾向於一種文化性質的交流,也就是說,用財務去換取生產技術。或者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鄭和傳當中所記載的另一種目的,就是人們常說的宣揚國威。鄭和通過將大明王朝豐富的工藝品和特產贈予其他國家來展示大明王朝的富有和強大,並以此來宣揚明成祖朱棣的豐功偉績。試想一下,如果明成祖朱棣真的想尋找一個人的話,根本沒有必要耗費如此大的財力物力打造一支無與倫比的船隊並且冒著引發國家財政危機的風險進行搜尋,他完全可以秘密的派遣一些人前去尋找。
當然我們之所以這麼說還有一個原因,那是因為鄭和下西洋不僅僅是在經濟貿易上的一種交流,更是在文化和宗教方面的一種融會貫通,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航海活動當中還有過武力衝突。有史料記載:當時鄭和船隊使用武力,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消滅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干剌,懲治海盜陳祖義,並在東南亞扶植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
因此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是讓大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如果說鄭和下西營這樣的航海活動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話,如此大的動靜一定會實現,建文帝也會再繼續往其他的地方,鄭和想要達到目的就變得更加困難了。所以說,關於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跟的。
※史上最大劫難:1928年石友三火燒少林寺
※古代人買房考慮什麼?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