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後,統治地位進一步鞏固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後,統治地位進一步鞏固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後,威望大為提高,統治地位進一步鞏固。然後,康熙帝為了安定南疆,防止藩王勢力東山再起,對三個藩王部屬做了妥善處理和安置藩屬部隊撤回北京,革職入旗,歸中央指揮;在各省、各府的軍事要地派八旗兵駐防,加強地方軍事管理;對三藩屬下財產,一律籍沒充公,改善了國家財政;清除藩地弊政,由中央任命得力地方官進行整肅;永不把兵權爵位及土地封給大臣世代相傳。

這些措施的實施,加強了國家統一,鞏固了中央政府的權力,促進了經濟、政治的發展。經過8年苦戰,康熙十九年(1680)底,三藩之亂平定,大陸基本統一。趁著告捷餘威,康熙再次把注意力轉向台灣。台灣繼續孤懸海外,不利於多民族封建專制主義中集權國家的現固和統一。因此,康熙決定武力統一台灣,劃一版圖。康限統一台灣是戰爭與談判交替使用的複雜過程,是力量、智慧與爭取人心的長期鬥爭。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收復台灣,驅逐荷蘭侵略者,不久即病逝,內部發生爭江。

清朝乘機派使者,企圖說服鄭成功之子鄭經歸降清朝。鄭經為了減輕壓力,與清朝談判,交出南明皇帝賜給的敕書、印望。清朝要求台灣人眾遷回內地,剃髮易服,鄭經不允,談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清朝出兵攻打鄭氏據守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個據點廈門,鄭經戰敗,退出廈門,逃奔台灣。清朝乘勝派舟師出征台灣,在海上突遇颱風船隻沉沒,無功而返。當時兩岸雖武裝對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願望。清王朝三藩未除,經濟不穩,無カ用兵海上。而台灣鄭氏,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產落後,經濟困難,急需大陸的糧食和物資供應。

且鄭部大多是福建人,離家日久,思戀鄉土,私下渡海來歸者絡繹不絕。康熙六年(1667),清廷派總兵孔元章,赴台灣議撫,答應鄭經如歸順,可封「八閩王」鄭經猶豫不決,後以「和議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墜」(《海紀輯要》),拒絕清朝的招撫。康熙親政後,刑部尚書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議,派知府慕天顏入台,宣示招撫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台灣。鄭經則提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江日升《台灣外記》)康熙答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

(《明清史料丁編》第三本)康熙不願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故談判破裂。此後發生三藩之亂,中原戰火瀰漫。鄭經乘機與吳三桂、耿精忠勾結,佔領廈門與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轉戰數年,吳三桂失敗,鄭經孤軍難支,又退回台灣。清朝再一次爭取談判,鄭經再次要求「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而康熙堅決不同意,雙方各持自己的立場,談判又無結果。ニ十年正月,鄭經暴死,長子被部將所殺,12歲的次子鄭克塊繼位。此時,台灣鄭氏集團發生長幼爭立的內訌,政治日趨腐敗,內部分崩離析。加之,隨著全國大陸的統一,「反清復明」的口號已經失去其號召力,大陸籍士兵紛紛思歸,鄭氏集團內部人心惶惶,繼續割據的局面已經很難維持。清廷討論如何解決台灣問題,反對武力攻取台灣的人很多。

康熙排除了眾多反對意見,決定採取「剿撫並用」的方針,「底定海疆台灣地處大海中,波濤萬頃,作戰需賴水師,滿族將士嫻習馬步,而不習水戰,必須另選將帥,訓練士卒。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聖推薦施琅可當此重任。施琅,福建晉江人,有勇略,早年為鄭成功父親鄭芝龍部下,後隨鄭芝龍降清。鄭成功將其父子兄侄一門殺害,結下深仇。施琅在福建與鄭氏作戰多年,了解台灣傅況,熟悉水師機宜及海上風濤之變幻。他一貫主張攻取台灣,但因曾是鄭氏部屬,廷並不信任他,把他安置在北京居住,投閑13年。康熙決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師提督。福建總督姚啟聖掌管後勤供應,保障施出征的糧食和物資供應。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2萬餘人,乘戰船200餘應出征。鄭克埃則派勇敢善戰的劉國軒守澎湖,所率兵將戰船與施琅相當。兩軍展開激戰,歷時七晝夜。施琅右眼負傷,游擊蘭理中炮「腹破腸流出,為掬而納諸腹,持匹練其創。理呼系賊,麾兵進」(く清史稿)卷二百六十ー《蘭理傳))。澎湖大戰,鄭軍大敗。清軍擊沉敵船159艘,鄭軍死傷12000人,浮屍遍海,劉國軒僅率31艘船逃回台灣。澎湖戰敗,鄭克等極為恐慌。施琅進行政治爭取工作,對被俘的台灣兵將,優相待,賞給銀米。

800名傷殘者醫治之後,釋放回台,令他們宜示招撫之意,台灣民眾「莫不解體歸心,唯恐王師之不早來」(阮受錫《海上見聞錄)。鄭氏失去屏障,兵民解體,無力再戰。國六月,鄭克塊向清軍奉表納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戶口土地冊籍。八月,清軍勝利進駐台灣。由於鄭氏集團政治腐敗,軍餉不繼,強征於民,百姓不堪重負,所以清軍進入台灣得到台灣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他們迫切希望國家統一。鄭氏已無抵抗能力,於國六月初四(1683年7月27日),康無接受投降,優待鄭氏,稱:「爾等從前抗違之罪,全行免。仍從優敘錄。」(《清聖祖實錄)卷百一十ー)。鄭氏人眾俱得妥善安置,台灣遂告統一。

從鄭成功到鄭克埃,奉行南明永曆年號37年、至此,明朝的年號徹底消亡。收復台灣後,如何管理成為問題,因此又發生棄留之爭。部分朝臣主張放棄台灣,守澎湖。施琅力排眾議,主張堅守台灣。他認為台灣是「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在國防上有重要戰略意義,而且「野沃土膏,物產利博」,經濟上亦大有開發的前途。特別是他很有遠見地意識到若棄而不守,西方殖民主義者必利用台灣,「痕邊場,通近門庭,乃種禍後來,沿海諸省斷難晏然」,遺悲後世。從這個角度施琅認為台灣「即為不毛荒壤,必借內地挽轉運輸,亦斷斷乎其不可棄」。於是康熙帝從其議,命在台灣設府,隸屬福建省,並派兵駐防。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始設台灣府與台灣、風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在台澎分別駐兵1萬人,設官治理、築城成守,台灣寶島得以統一於清朝政府之下統一台灣,使台灣重新回到祖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這不僅對國家統一具有重要意義,對台灣的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後來,大量內地農民遷入台灣,政府鼓勵顯荒,耕地面積擴大,農業發展,海禁逐步解除,經濟復甦,文化進步,台灣日益興盛。帝決戰雅克薩,訂約尼布楚抗擊沙自16世紀起,經過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征戰,至清軍入關前,西起貝加爾湖,北到外興安嶺,南至日本海,東到哪霍茨克海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在清的統治範圍內。俄羅斯本是歐洲國家,原在烏拉爾山以西,16、17世紀,沙俄奉行軍事擴張政策,不斷東侵,於明末與中國接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身孤旅 的精彩文章:

太平軍攻陷景德鎮,使皖南曾國藩軍的糧道斷絕
像曾國藩居這樣的高官崇爵,能有對自家倡儉戒奢的真心難能可貴

TAG:一身孤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