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花」投票揭曉,這兩座城市杠上了
一場「國花」之爭,讓兩座城市的背后角力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通過官網發文,邀請公眾就是否贊同「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進行網路投票。
經過一周時間的投票,今日(7月23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布通報,牡丹以79.71%的得票率毫無懸念地勝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按照中國花卉協會此前的說法,此次投票「只是收集民情民意」,下一步還將綜合各方意見,將方案上報國務院相關部門,並提請全國人大審議。
牡丹到底有沒有資格成為「國花」?
儘管網友眾說紛紜,但兩座城市態度倒是頗為一致, 從一開始就積極地為牡丹賣力「吆喝」——
這也不奇怪,一個是「中國牡丹花都」洛陽,一個是「中國牡丹之都」菏澤。
態度如此積極,背後顯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而且,為了這朵牡丹花,兩座城市早就「掐」了數十年。
中國花卉協會公布投票結果後,網友還在為洛陽和菏澤「掐架」 。
01
牡丹之爭
說到牡丹,就不得不提到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早已成為這座城市最廣為流傳的廣告詞。
作為與北京、南京、西安齊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洛陽有4000多年城市史、1500年建都史。
史料記載,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宋時甲於天下。據不完全統計,僅《全唐詩》中就收錄50餘位名家吟詠牡丹的100多首詩歌。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也因此,不少人認為,是洛陽成就了牡丹如今的地位,「如果沒有洛陽,那牡丹就是一普通的花,大概跟今天的月季、水仙什麼的差不多」。
不過,400公里外的菏澤,對這種說法應該不會表示認同。
「曹州牡丹甲洛陽」中的曹州,說的就是菏澤。這樣的提法雖難免給人蹭洛陽「熱度」的感覺,但也能明顯看出菏澤想要爭一爭的心態。
當地官方說法是,菏澤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觀賞基地」。
2012年,中國花卉協會在回應為何授予菏澤「中國牡丹之都「稱號時透露:一是菏澤牡丹花卉種植面積居全國之最,二是牡丹帶動的產業鏈居全國之最。
這兩座城市,一直在為牡丹暗中較勁。
最典型的例子是,從1983年起,洛陽連續37年舉辦牡丹花會(現已更名為「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併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清明前後,國內外遊客紛沓至此,連公交車都是雙語報站。
緊隨其後的菏澤,自1992年開始也每年舉辦一屆牡丹花會,時間與洛陽相差無幾。
今年4月,菏澤還舉辦首屆世界牡丹大會,提出「匯聚世界高端人才,打造牡丹產業高地」。這也被寫進菏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不過,不僅外地人對「中國牡丹花都」和「中國牡丹之都」傻傻分不清楚,甚至連洛陽和菏澤自己,都鬧過不止一次烏龍。
據當地媒體報道,菏澤著名的曹州牡丹園,曾驚現「洛陽牡丹」花盆;而洛陽牡丹文化節在對外宣傳時,也曾誤打出「中國牡丹之都菏澤」的標語。
從這類錯誤,也可看出兩座城市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02
產業蛋糕
時至今日,已經淪為三線城市的洛陽,雖然還保有河南「老二」的尊嚴,但最拿得出手的似乎也只剩牡丹這張名片。而在山東排名倒數的菏澤,也迫切需要一個能讓人記得住的標籤。
如果說,以往洛陽更多是依靠牡丹發展文化旅遊,菏澤則在牡丹產業上不斷發力。
如今,兩座城市的發展思路開始日益趨同——即大打「文化+產業」牌。爭花也好,造節也罷,背後仍是經濟利益使然。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每年牡丹文化節,為洛陽吸引約2000萬人次遊客,旅遊總收入穩定在200億元左右。
另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7底,洛陽共有牡丹企業340家,從業人員3.3萬人,牡丹產業總產值240億元,牡丹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全產業鏈雛形初步形成。
但洛陽已不滿足於此,進一步提出推動牡丹產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經營,從「洛陽牡丹甲天下」轉向「洛陽牡丹產業甲天下」。
去年初,《洛陽市牡丹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印發,首次以專項規劃形式描繪洛陽牡丹產業發展藍圖。
根據這份文件,到2020年,洛陽牡丹種植面積力爭達到50萬畝,牡丹產業總產值達到300億元;
到2025年,牡丹產業總產值將達600億元,還要打造10個以上牡丹產業上市公司(包括新三板)。
很快,《菏澤市牡丹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8-2022年)》也於同年11月出爐。對比來看,上述規劃公布的數據顯示,菏澤牡丹種植面積達48.6萬餘畝,生產加工和銷售企業達到240餘家,年產值超60億元,牡丹出口量佔全國80%以上。
同時,規劃提出,到2022年,要培育20家龍頭企業,培育總產值超過500億元的牡丹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旅遊一直是菏澤的一塊短板。以兩地同期舉行的牡丹文化節為例:
今年洛陽接待遊客2917.1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74.28億元;菏澤今年的數據城叔沒有查到公開報道。
不過,去年兩項數據分別為963.63萬人次、63.85億元,與洛陽顯然不在一個數量級。
當前,菏澤提出,打造總產值200億元以上的牡丹文旅產業集群,建設20座牡丹園林綜合體,並用3~5年時間將曹州牡丹園打造成5A級景區。
文化搭台、經貿唱戲,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城市競爭。
03
無奈之舉
說到這裡,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兩座城市在爭奪「國花」這件事上,態度如此「團結」。
河南科技學院副校長、河南省牡丹芍藥協會會長何松林此前談到,此次推薦牡丹為國花,對於河南花卉產業、特別是牡丹產業發展會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同樣,菏澤市牡丹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陳學湘也認為,」如果牡丹被評為國花,對菏澤、洛陽等地觀賞牡丹、油用牡丹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在城市競爭紛紛聚焦人才和高科技產業的當下,為一朵花較勁,也顯出兩座城市的無奈。
坐落於「塌陷」的中部地區,曾經的老工業基地洛陽,正面臨轉型困局。今年5月,《新周刊》評選「中國十大失落之城」,「衰退之城」洛陽就名列其中。
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洛陽一度是我國工業重鎮,「十大廠礦」使洛陽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漢、天津的全國第五大現代化城市,對河南經濟貢獻曾高達60%以上,遠超省會鄭州。
而隨著計劃經濟時代終結,洛陽也沒能避免飽受政策眷顧的工業城市共同的困境。2018年,洛陽GDP已不到鄭州二分之一。
為此,此前洛陽印發多個產業實施方案,牡丹產業同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業等一起,被視為未來突破口。不過,在河南全力做大強省會背景下,「副中心城市」洛陽,發展可能更多只能靠自己。
而對基礎更為薄弱的菏澤而言,經濟在省內不出眾,與缺乏像樣的產業脫不了干係。
將「菏澤」與「支柱產業」關聯搜索,前10條結果中,7條都指向牡丹產業——製造、科技、人才等字眼,幾乎不見蹤影。
去年9月,山東在《關於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支持菏澤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培育包括牡丹特色產業在內的現代特色產業集群。
對菏澤的定位,則是「打造魯西崛起的高地、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兩座身負重擔的城市,將如何打好手上的牌?
※感動嗎?不敢動......爸爸裝睡被3歲女兒用上百張貼紙「封印」
TAG:環球速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