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鴉片戰爭失敗了,做著「天朝上邦」夢的中國人,為什麼沒有驚醒呢

鴉片戰爭失敗了,做著「天朝上邦」夢的中國人,為什麼沒有驚醒呢

公元一八四零年,六月。

義律率領著英國的四十餘艘艦船,把「天朝上邦,萬國求拜」的大清國給打敗了。誰又能想到呢,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

這次戰役便是被我們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第一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敗了,這怪不得別人,誰讓我們那會兒太落後了呢。我們的軍器、軍隊,還都是中古時期的軍隊;我們的朝廷,還是中古時候的朝廷;我們的人民,包括士大夫階層的官僚、知識分子,也都是中古時代的人民。我們也曾拚死抵抗,但最終還是失敗,我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是理所當然,甚至於是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似乎,也算不得是民族的劫難。

其實真正的劫難應該是:我們戰敗了。而我們的統治者們,竟壓根就不明了敗在了什麼地方。他們並沒有為此去想辦法,去力圖改革,卻還跟以前的一樣麻木不仁,依然生活在「天朝上邦」的夢幻中。相信這對於我們民族所造成的災難,遠非一兩次失敗的戰爭,多能與之相比的。

也怪不得作為後人的我們,難免要極為惋惜地去想:倘若發生在同治、光緒年間的改革,能夠向前推進二十年,也就是鴉片戰爭結束的時候,那麼我們的現代化進程,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那麼,整個遠東的近代史就極有可能會被改寫了。而他們並沒有這樣去做,這其中的緣由就頗值得我們去深思了。

也許有人要說「歷史不能假設」,這道理固然是沒有錯的。只是要是我們讀歷史,只是為了去嘲笑一下那些「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操心」的「愚人」,也就失去讀歷史的意義了。

依我看李鴻章所說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或許在今天,都還在繼續著呢。於是我們就有必要去借這一段歷史,探尋一下究竟,深挖一下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或許就可以洞察到,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呢。

話說回來。那麼道光年間的中國人,在經歷了鴉片戰爭的失敗後,為什麼就沒有人站出來說改革、維新呢?

首先,要說的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守舊觀念忒重了。

且別說在當時。就是今天,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有很多老人兒,在堅守著「老理兒」過活呢。要是你過去跟他講,你的「老理兒」過時了,相信他馬上就要怒目圓睜,死死盯著你,頗有要給你一巴掌的架勢,直到你先自己怯了,離開為止。更或許他不會抬起頭,對你笑笑卻不說話,待你轉身要走未走的時候,他才嘆息一聲「人心不古」,社會都給敗壞了。

事實上,這也怪不得我們「守舊」。我們所引以為豪的五千年悠久而璀璨的文化太過沉重了,以至於「船大難調頭」而已。

正如我也曾聽朋友講,當下在我們這兒玩得很火的移動支付,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推廣起來,卻是很緩慢,甚至是步履維艱的。未曾去細究,我就直接信了,甚至早在聽聞之前,也料到會是這個樣子的。

因為在我們有移動支付之前,老早美國人出門就不帶錢了。他們用信用卡,用了應該都有半個多世紀了。在過去的這半個多世紀里,他們使用信用卡消費的觀念,早就已經夯得很結實了。移動支付想跟它叫板,再重新樹立起一種新的觀念,且要費不少周折呢。而我們這裡就不一樣了。使用信用卡的觀念意識尚未形成,就給移動支付捷足先登,搶在頭裡了。

今天的美國人不太願意扔了信用卡而使用移動支付,似乎是與我們生活在道光年間的中國人不肯去改革、維新,頗有些相似的道理么。

其次,是我們的士大夫階層不肯去改革

尤其是在當時,中國的文化,其實就是那個時代的士大夫們(包括知識分子和官僚階級)的生命線。他們通過他們只會的科舉,步入仕途,這是幾千年傳下來的「老理兒」。一旦改革,他們恐怕就要失業,他們力不能搬磚,文不能吃飯,他們怎麼能依呢?

在現代化的國家裡,有才華的人分布在社會中的各個領域,比如商場的大鱷、職場的精英、大學裡的教授、自媒體中的大咖。而在當時,知識分子們可沒有這麼多的選擇。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都有實力,可以出國去學習這些知識;社會同樣也沒有他們的舞台。所以,在他們看來,改革是不好的。會讓人覺得前途暗淡,看不到明天。

所以他們不想,也不會希望去改革,去實行新政。當然後來的改革也是由他們推動的,不過是時移世易而已。

最後,是舊官僚們似乎太缺乏大無畏的精神了。

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會出現一些有遠見卓識的「聰明人」。因為他們的「遠見」,他們不止看到了當時的國家確實有待維新了;同時,他們也可以看到,他們一旦將改革、維新的言論拋出來,自己個兒會有如何的下場。誰讓他們是「聰明人」呢,聰明的人不都是看破不說破的么?於是他們選擇沉默。林則徐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所知道的林則徐,實在是有兩個的:一個是士大夫心目中的;另一個才是原原本本的林則徐本人。(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如此么)

在士大夫們的眼裡,林則徐是很有本事,很有自信的。

他的一切所謂都是遵循「老理兒」的,他主戰,而且百戰百勝。你看他所上的奏摺,篇篇都是信心滿滿。只可惜他被受了英國人賄賂的琦善老小兒給誣陷,發配了。不然給英國人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與「天朝上邦」打仗啊。也正如士大夫們所看到的那樣,當林則徐在廣東的時候,雖然英國人會偷偷搞個「貿易」,冒犯天威是不敢的。所以,這第一次的鴉片戰爭的失敗,官老爺們並不服氣,那是朝廷里出了「滿奸」,不然怎麼會打不過那些蠻夷呢。

而真正的林則徐本人,其實倒是醒悟了的。

他到廣東以後,實打實看到我們的軍器不及洋人的。所以他就買洋人的大炮、洋人的大船,甚至還要專門找人去翻譯洋人所辦的刊物。待他被發配的時候,就把搜集來的資料給了魏源,魏源又將它們彙編出一本《海國圖志》來。

在這本書里,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到,這老爺兒倆,是頗有「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很先進的。可那又怎麼樣呢?

這老爺兒倆害怕,書編出來就更怕了,偷偷摸摸藏起來不敢露白。這麼好一本書,流落到了日本,反而成為了日本人變法維新的「教科書」。豈不悲哉!

事實上不止林則徐,主張撫夷的琦善等人也看清楚,並且在朝廷里也公開宣揚了。只是士大夫們不相信,更不屑於看他們的不自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君史話 的精彩文章:

由《周易》所見,殷商末年的社會是怎樣的

TAG:錢君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