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房也有家——白居易的租房時光

沒房也有家——白居易的租房時光

沒房也有家——白居易的租房時光

這幾年大夥常說,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有房才有家」, 不管多窮,都以租房為恥,以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榮。這種話,跟咱們經常說的「有史以來」一樣,都太武斷。照我看,這個所謂的「傳統觀念」並不怎麼「傳統」,更不如何根深蒂固。因為在唐朝,租房的比比皆是,貸款買房的卻在史料中見不到。請不要斷言在唐朝不可能貸款買房,唐朝雖然沒有銀行,購房者一樣可以貸到房款,一是可以找當鋪辦理抵押貸款,二是唐朝社團發達,老百姓可以自由成立各種「義社」,晚清時盛行於江南的民間金融互助組「錢會」,在唐朝早已鋪天蓋地,如果社團成員為了早日買房,是完全可以從社團里貸到款子的,只不過人家不願意因為買房而貸款罷了。唐朝人不以租房為恥,在唐人筆記里您能看到,不管官員還是商人,在長安、洛陽兩大都市租房的非常多。宋朝就更不用說了,北宋宰相韓琦說過:「自來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a】南宋哲學家朱熹也說過:「百官都無屋住,雖宰執亦是賃屋。「【b】文武百官租房居多,包括宰相都可能租房。甚至到了民國,各大都市住房自有率都低得要命(以昆明為例,1938年昆明市財政局對全市14210戶常住居民做抽樣調查,擁有房產的只有4604戶,住房自有率僅有30%),政府和百姓共同謀求的,是人人有房住,而不是家家有房子。腰纏萬貫的前清遺老、下野軍閥,以及雖然不那麼有錢但絕對算得上中產的文化名人如魯迅、茅盾、徐志摩等,大多租房,也沒見他們誰以無私家住房為恥。所以「有房才有家」並不是中國人固有的觀念,而是房改以後這些年大夥居住需求不斷上漲,而租房市場卻非常落後,再加上相互攀比的風氣越來越盛,才催生的一種新觀念。

因為唐朝人沒有「有房才有家」的「傳統觀念」,所以白居易並不以租房為恥,他的朋友、同事、同時代的其他官員,也不以租房為恥。自己的房子也好,租來的房子也罷,無非都是窩,能住,住著還挺舒服,沒有強拆,沒有拒租,沒有二房東,沒人干涉私生活,這就足夠了。

那時候,白居易在常樂里租房,元稹在靖安里(位於常樂里 西南側)租房,李紳在新昌里(位於常樂里南側)租房。這仨人是哥們兒,租房也租得近,下了班,經常在一塊兒喝酒。白居易有詩:「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脫青衫典濁醪。」【c】意思就是咱們幾個去元稹那小子租房的地方玩,沒錢聚餐,把衣裳脫了去當鋪 換錢,買了些劣質酒,你一杯我一杯喝得很高興。當時元稹也是校書郎,李紳的級別則比白居易還要高一些,仨人月薪都不低於16000文,也就是8000元人民幣,要說沒錢聚餐,恐怕有點兒謙虛過頭了。不過考慮到仨人都是剛參加工作,又都在青壯年,花錢沒計劃,同做「月光族」,掙的沒有花的多,也不是沒可能。

a 韓琦《安陽集》卷六《辭避賜第》。

b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七。

c 《白香山集》卷六十四《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鎮浙東》。

沒房也有家——白居易的租房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周說宋 的精彩文章:

解密|清官包拯足不出戶 十年仍有高收入

TAG:開周說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