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高教合作形式多樣
■2019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觀察之二
「農業是很多馬來西亞高校的優勢學科,希望他們能與我們的農業學科合作,共同促進農業發展。」中國是農業大國,貴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成霞希望與馬來西亞農業學科最好的大學進行合作。
馬來西亞多媒體大學教師李鍵清則瞄準了信息科技前沿,他說,創意多媒體是未來發展趨勢,他們探索開發了全新的專業,也想尋找「志同道合」的中國院校合作。
但哪所大學的農業學科最好?哪所大學有同樣的創新學科合作需求?哪所國外大學的交流模式更適合自己的院校?
因為交流不暢、信息不對稱,尋找合作院校的過程往往困難重重。交流周上的分論壇,小規模、深層次的院校對話等,為國內外院校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精準合作的平台和契機。這是本屆交流周的一大特色。
發揮學科優勢,精準對接合作
合作意向順利對接,一項項合作協議成功簽署。
7月22日,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開幕三四個小時之後,在中國與馬來西亞大學校長合作對話活動中,中馬兩國10多所大學之間的18份合作協議已經簽訂。7月23日,在「一帶一路」與「泰國4.0」背景下的中泰高等教育合作研討會上,泰國暹羅大學分別與中國六盤水師範學院和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泰國孔敬工業社區教育學院與中國山東交通學院、泰國清邁北方大學與中國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簽署合作協議,等等。中國與東盟各國院校間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合作開發、師資互派等教育新合作由此展開。與此同時,創新創業、漢語國際教育、校企合作、軌道交通、智能科技、醫藥創新等主題性研討活動,也在促使高等院校的學科研究更加深入,為他們開展專業領域的高層次合作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教育交流形式更加多樣。中國和東盟各國院校根據本國經濟與發展需求,從學歷認可、學制銜接等諸多方面探討合作模式,推動雙方或多邊教育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除了學歷教育之外,更多短期課程和遊學項目,使學生有機會感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教師除了培訓訪問外,也會到合作院校進行科研合作等。
順應市場需求,培養高端人才
泰國留學生羅俊勇曾獲得第四屆「漢語橋」中學生中文比賽個人一等獎。因為這次比賽,他來到中國西南大學繼續學習。這位精通重慶話、熱愛京劇的「中國通」,畢業之後回到泰國華文學校任教。
近年來,在東盟國家,漢語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超過英語。漢語國際學校急需中文教師。而且,懂漢語的專業人才更容易就業,收入更高。
「來華留學生首先要過語言關,之後他們會選擇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旅遊管理。」張成霞分析,隨著中資企業在東盟國家落戶,需要大量本土懂中文且具有專業特長的人才,這影響著人才市場的供求變化趨勢,影響著學生的專業選擇。
近年來,留學生的專業選擇也更加多樣化,例如土木工程、機械工程、資源環境等專業逐漸受到歡迎。
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舉辦12年來,來華留學的東盟學生越來越多。僅貴州大學,東盟國家的來華留學生從12年前的個位數,增長到近幾年的千位數。去年長期、短期留學生共1073人,其中東盟國家留學生佔到了60%以上。排在前五位的國家是寮國、泰國、柬埔寨、哈薩克和義大利。
泰國是東盟國家中的重要成員。2016年泰國提出了「4.0戰略」,提出了未來發展十大目標產業。這一戰略意味著更快捷的交通設施、更前沿的高新技術、更多受高水平教育的民眾以及高技能工人。東西方國際教育研究院院長王偉認為,無論是這一戰略的實際目標,還是這一戰略實施對人才的需求,都將促進教育發展,促進中泰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
泰國暹羅大學以工程專業為特色,校長波倫凱·蒙孔瓦尼岩認為,高等教育應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積極探索與企業、工業的深度合作,探索與中國高校的合作,為兩國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培養更多高端人才。
利用科技手段,創新交流合作
分析題目、頭腦風暴、設計圖紙、3D列印、製作模型、測試系統……在中國—東盟青年創客大賽上,西南交通大學的馬來西亞留學生付天,正在與他的合作夥伴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馬來西亞、中國、寮國的三個不同專業、不同院校、不同國家的大學生,因為這次項目合作結下了深厚友誼。
一項活動的創新,能夠加深各國青年之間的友誼;一種教育合作的創新,能夠為院校之間的交流打開更廣闊的天地。如今,數字經濟、智能科技、遠程科技的發展,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開幕式上建議,推動建立中國—東盟慕課合作平台。通過線上平台技術賦能,知識可以跨山越海,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等提供新的方法路徑。
「利用慕課,泰國的學生就可以在線學習中文。」波倫凱·蒙孔瓦尼岩說。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閆國華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合作將更加便利,中泰高校可以利用通信技術和平台開展同步課堂。
在中國與東盟各國高等院校的「頭腦風暴」中,創新不止於此。院校之間的課程學分、學歷學位互認體系如何建立,高校與企業、行業如何深入合作,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複合型國際化人才如何高效培養,專業課程如何對接市場所需等,都是中外院校共同關注的話題。
通過討論與創新,難題被一一破解,教育交流合作的藍圖漸漸清晰。
本報貴陽7月23日電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24日第1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