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如何治軍的,儒生出身的他為何能訓練出一支強悍的軍隊?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影響之深遠對近代中國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在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期,清政府這樣一個腐朽的統治者在被辛亥革命結束其統治前,也面臨這多次起義軍的武裝暴亂,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政權。然而,清王朝的統治卻依舊維繫了半個多世紀,這其中出了帝國主義列強為了自身利益而出手干預的因素外,也有不少能力出眾的人才為清朝統治出力,曾國藩就是其中一員。
曾國藩是近代漢族名臣,家世淵源,可以追溯到宗聖曾子。曾用名曾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曾國藩此人對中國近代的政治、軍事、理學,文學等都有著深遠影響。在太平軍橫掃清軍時,他創立了湘軍這支軍隊。在軍隊管理方面,曾國藩提倡忠君衛道、以儒家學說治軍的這一宗旨。作為湘軍這支軍隊的統帥,他治軍有方,被稱為「儒將」。曾國藩的軍事思想也是十分富有內涵的,他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兵少而國強」,「兵愈多,則力愈弱;餉愈多,則國愈貧」。並且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觀念下,推動了中國武器的近代化。
作為一個崇尚理學的"經世派"人物,曾國藩在學習理學的過程中來提高自己,並在民間積攢聲譽,受到仕林讀書人的敬仰。他認為讀書做人須以"義理之學為先,以立志為本"。在當時,湖南的人們對曾國藩是推崇至極,這也是其後來能快速組建湘軍的有利條件。所謂"湖湘俊彥明興",曾國藩在後來的自傳中也提到"風雲際遇。時或使之,生當是邦,會逢其適」。可見曾國藩的成功之路,離不開湖南當地人的大力支持。
在治軍方面,曾國藩強調他強調「軍事是極質之事」,在他看來帶兵一定要腳踏實地,勤勤懇懇,一步步地從小事做起來,不得做表面功夫,來一些虛浮的東西。如同《曾文正公家書》中寫到的一般,「所謂正心者,曰厚曰實。厚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存心之厚,可以少正天下澆薄之風。實者,不說大話,不務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也就是說,什麼是實?實就是不說大話,不求虛名,不做虛浮無根的事情,不談不著邊際的道理。
在軍隊風貌方面,曾國藩提出"儒臣從戊","慎終如始",用儒家的風範和理學經義來塑造軍隊,感染軍隊。他強調作為將領的士兵,要具備對統治者的忠心耿耿、對兄弟戰友的義氣、對敵人有敢於應戰的勇氣,總結起來就是「忠義血性」。這種古代儒生所提出的綱常倫理體現在了曾國藩治軍的綱領之中,湘軍也因此深受儒風的感染,在將領的帶頭示範下,湘軍戰士對儒家文化的學習,熱情高漲,形成了"上馬殺賊,下馬講學"的一大特色。
軍隊的精氣神主要表現在治軍精神上,在這方面,曾國藩提倡"專註憂勤之說"。當時人們對湘軍的評價是"治軍愀愀然如秋,有愁苦之容"。曾國藩對於軍隊的精神方面,也是要求極其嚴格,為了防止士兵沉迷享樂,他把孟子的"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作為湘軍的日常誡語。針對軍隊的精氣神,曾國藩特地還寫過一篇雜記,在《曾國藩日記》中用以說明,「兵者,陰事也。哀戚之意,如臨親喪;肅敬之心,如承大祭,故軍中不宜有歡悅之象。有歡悅之象者,無論或為和悅,或為驕盈,終歸於敗而已。田單之在即墨,將軍有必死之心,士卒無生還之氣,此其所以破燕也。及其攻狄也,黃金橫帶,有生之樂,無死之心,魯仲連策其必不勝。兵事之宜慘戚,不宜歡欣,亦明矣。」
除此之外,曾國藩對軍隊的記錄問題也是機器的看重。他認為在提高軍隊戰鬥力方面,不應該著眼於武器裝備的優越性,在他看來,軍隊的治理,要有紀律,要用禮法來約束。一個能打仗的軍隊是很容易練就的,但更重要的是這個軍隊他要打勝仗。這個時候,紀律就需要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樣一個有軍隊才能戰無不勝,才能取得真正想要的功績。紀律良好的軍隊,一仁義道德管理的軍隊,是很少會欺壓老百姓的,更不至於破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於是乎,曾國藩便要求湘軍的軍人們必須時時刻刻遵守紀律,不得騷擾百姓。 所以,當時的百姓們都十分愛戴曾國藩,對湘軍的評價更是高的驚人。
當然,每個統帥都有其練兵的獨到之處。曾國藩的特色便體現在其親手擬定的《湘軍日夜常課之規》里。這裡面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點名、演操、站牆子三項。這三項,也被稱之為「湘軍家法」。雖然看起來十分粗淺、簡單,卻確確實實的體現了治軍的關鍵。
曾國藩的治軍之道對近代影響深遠,延續了幾代人,他是湘、淮將領的楷模。民國軍事家蔣方震,稱讚曾國藩為近代史上「一個軍事天才家」。而蔣介石也提出過「認清歷史,效法曾胡」的口號,表示要向曾國藩學習其軍事思想,而曾國藩的「愛民為治兵第一要義」更是在紅軍建立之初毛澤東制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借鑒。
參考文獻:《曾國藩日記》 曾國藩
《曾國藩傳》 張宏傑
※徐禎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於詩詞卻被後世「掉包」
※淺談中國古代的狀元:唐朝狀元不受重視 元朝狀元看出身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