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將楊時齋竟招募殘疾人為士兵,發揮長處巧制敵軍
文/傅華軒
常見的殘疾人,大多是耳聾者、啞者、盲者、跛足者、等等。正因為這些人和正常人相比,少了一項或多項功能,故稱為殘疾人。
有的人對這些殘疾人不尊重,甚至是蔑視鄙視的態度,稱其"殘廢人"。嗚呼哉!這些人果真是"廢人"嗎?唐朝人陸贄說過,"若錄長補短,則天下無不用之人;責短舍長,則天下無不棄之士。"是啊,如果從一個人的短處挖掘出長處來,善用人短,化短為長,這才是用人的最高境界!古往今來,很多殘疾人創造的驚天動地的成就,讓那正常人們自愧不如。
清朝的名將楊時齋,就是這方面了不起的人。他竟然在軍中,錄用士兵時稱道:無論身體狀況如何,沒有無用之人!他的這一說法,當然包括了殘疾人。
楊時齋,又名楊遇春,清代著名的軍事家,他不但以軍事指揮著稱於世,而且在用人方面,楊時齋更是另具眼光。楊時齋,四川崇州人。清朝名將。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楊時齋中武舉人。楊時齋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每遇軍務,無不從伍馳驅。一生交戰數百次,戰法多變,臨戰常頂石冒矢衝鋒陷陣,未曾受傷,被嘉慶帝稱為"福將",與楊芳並稱"二楊"。
各位讀到這裡,可能會產生疑問。軍營中怎麼會用得上"殘疾人"呢?上戰場,搏鬥廝殺,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有殘疾人摻雜在軍營里,那不是個累贅嗎?難道一邊戰鬥一邊照顧殘疾戰友?
這個楊時齋真是個奇人,帶兵打仗的將軍,竟然錄用了殘疾人參戰,怪哉怪哉!
列位且慢,看看楊時齋是怎樣在軍中使用殘疾人的!楊時齋認為:軍中沒有無用之人。
聾者,安排在左右當侍衛,因為耳聾,聽不到將領們謀劃的軍機大事,可防止軍事秘密泄露。聾者是最合格的貼身侍衛。軍事機密可是了不起的大事,現場上的勝負,往往取決於高度保密作戰部署。
啞者,可派他傳遞密信,即使是被敵人抓獲,也不會泄漏軍機,因為,敵人讀不懂密信,從啞者的口中更是問不出任何情況。啞者,是最安全的密信傳遞者。
跛者,可以派他去守護炮台,因為行走不便,一般情況下,他會堅守陣地,不會擅離崗位偷偷瞎溜達,不會輕易棄陣而逃。再說了,如果離崗溜達,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太惹人眼。
盲者,聽力都特別好,由於目盲,這樣的人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聽覺上了,正常人聽不到的聲音,他們都會清楚地聽到。讓盲者潛伏到陣地前沿,竊聽敵軍的動靜,是正常人做不到的。
這就是楊時齋巧用殘疾人的奇招。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長處和短處並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情形下,長可以變短,短可以變長。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就是要善於用人所短,任何人的短處之中一定蘊藏著可用的長處!
※延安五老之徐特立,反清演講激憤時一刀剁下手指,蘸血寫抗議書
※曹雪芹為何以唐朝楊貴妃比喻賈元春?是命運相同還是有意設計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