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義大利溫情式的"何以為家"?

義大利溫情式的"何以為家"?

童年是快樂,純粹,美好的,它是我們心靈成長的起點。

但童年的陰影也會伴隨我們很久,甚至一生。

而在愛與痛的邊緣成長的少年總是令人心疼。

今天,小妹就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少年成長的電影——

《屋頂上的童年時光》

Anche libero va bene

義大利溫情式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片是一部直衝心靈的義大利電影,講述一個義大利男孩晃蕩的童年,2006年上映。本片的特色之一便是在平淡中不斷挖掘真情。

而這部電影也成為了那個年頭為數不多的成功導演處女作。

義大利溫情式的

想必看到這裡,大家一定好奇這部電影的導演是誰。

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義大利首席小生吉姆·羅斯·斯圖爾特的才華。

義大利溫情式的

也許是父母的遺傳奠定了獨特的天賦,吉姆5歲大時就曾經出演電影,他的父親是義大利著名演員賈克默·羅斯·斯圖爾特。

而母親則是個前頂尖名模,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表演逐漸成為吉姆的夢想,以致他14歲時便輟學並離家出走,去投奔自己的舞台。

義大利溫情式的

1991年,當時火爆的電視劇《金玫瑰洞》讓吉姆急速竄紅,1997年,他成功主演了電視劇《紅與黑》,其出色表現讓該劇成為當時的經典之作。

他憑藉在《伊甸園》《敲開我心門》中的精彩表現,贏得兩次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6年,他的導演處女作獲戛納電影節歐洲藝術獎,對於沒有任何文憑的吉姆,這些不勝枚舉的殊榮,足以成為他天賦的見證。

義大利溫情式的

他自編自導了這部電影,並飾演重要角色——父親。

義大利溫情式的

這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擔起了家庭的責任,一個人撫養孩子們。

他是一個攝影師,但由於不懂配合和協調工作,一直鬱郁不得志。

義大利溫情式的

鏡頭在瑣碎的生活中穿梭,儘管偶爾會有些不愉快,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和睦,甜蜜的單親家庭。

父親為了孩子們付出一切,至少,他一直在努力。

義大利溫情式的

但是,生活並不會一直穩定,父親的情緒很是急躁,經常大吼大叫。

他的女兒每次都會撫慰父親的情緒。

義大利溫情式的

但小兒子湯米卻顯得冷靜的多。

從湯米出場的時候,獨特的眼神就讓他變得與眾不同,而本片也是以他的視角講述這個家庭的故事。

義大利溫情式的

湯米相比同齡人來說,要成熟得多。

義大利溫情式的

他像一個孤獨沉默的男人,總是躲在角落裡默默地觀察這一切,他沒有起伏的情緒,只有安靜憂鬱。

這個演技高超的小帥哥讓小妹不禁想起了前段時間熱映的《何以為家》,善良而倔強的小男孩讓每個觀眾的心裡為之一顫。

義大利溫情式的

而本片飾演湯米的小演員亞力桑多·摩瑞斯作為鎮片之寶,內斂的寂寞與壓抑的臉部表情,不失童真但又聰明伶俐,讓他獲得弗拉亞諾電影節的影帝殊榮。

義大利溫情式的

屋頂是他躲避現實的地方,在屋頂上,他才算一個真正無憂無慮的男孩,他玩著彈弓,看著羅馬街上的車流。

義大利溫情式的

但屋頂上的快樂時光總是短暫的,這個家庭不止暴躁的父親,還有個水性楊花的母親。

義大利溫情式的

從小,他就知道母親來去自如,這個所謂的家庭是破碎的,而被父親罵為婊子的媽媽也不會改變她的本性。

母親哭著求著要繼續陪在孩子身邊的時候,父親和姐姐都心軟了,而湯米那顆深邃的眼鏡告訴觀眾,他知道「她還是會離開的」。

義大利溫情式的

事實上,他是渴望母愛的,但他會把脆弱的情感在心裡。

當面對母親的熱情時,他不是羞澀,更多的是冷靜。

義大利溫情式的

當面對父親的大吼大叫時,他平靜地看著父親,反而比父親更像一個成年人。

當面對同伴時,他不會激動地參與那群男孩們的遊戲,他從不介意與大家不喜歡的啞巴坐在一起,他總是作為旁觀者觀察著這個世界。

義大利溫情式的

說真的,這是一個會讓我們深深動容的男孩,那雙眼睛不停地洞察世事。

生活的遺憾給他的童年留下了諸多陰影,他知道自己無能為力,以至於他對生活總是很敏感:

他在屋頂上注視著母親打電話,那雙深邃安靜的眼眸中多了些許不安與焦慮。

義大利溫情式的

他們三個一起回來時,湯米在樓下就看見了黯淡無光的家,他知道,母親又離開了。

義大利溫情式的

而這憂鬱的背後是渴望,他渴望母親的愛。

在故事結尾,收到母親信的湯米留下了眼淚,這也是他在全片中唯一一次的哭泣。

義大利溫情式的

父親面對著生活與情感的雙重打擊。

父親回到家後問「有人在家嗎」,沒有聽到回聲的他,終於撐不住了,他頹廢地坐在椅子上,嘆息著,傷心著。

義大利溫情式的

在看到父親這一面時,湯米保持了沉默,但他記在了心裡。

本來與小夥伴約好了滑雪,他卻在深夜偷偷跑了回來。他穿過屋頂,爬窗入家,毅然決然地回到家裡。

義大利溫情式的

看到父親,他問道:你還好吧。

這一刻,善解人意的孩子安慰傷心的父親,勇敢的男孩拯救了迷茫痛苦的男人。

暗涌流動的情緒在一瞬間迸發,緊緊的相擁讓愛與理解變成了永恆。

義大利溫情式的

本片從深層次上探索了在父母與孩子關係上必然存在的一些難題。導演並沒有簡單地給出一個答案,而是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探討。

在這個家庭中,有著對生活的渴望,對絕望的孤注一擲,有堅強也有脆弱,他們總是不斷地尋求方式,來與生活,家人,自己和解,最終在愛中成長

而這一切的不完美,卻是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雜誌 的精彩文章:

國產文藝片硬懟《復聯4》,它怎麼這麼敢?
這部科幻片的腦洞,比10集《走近科學》還驚人

TAG:電影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