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隱私的90後:每天,有10000人想拉黑父母
每個人生活中,多少都會有一些跟父母「說不清」的時刻。
比如父母總覺得,如果不在我眼皮底下,你會走彎路。
子女卻會反駁,我已經長大了,需要有獨立的空間。
在別人眼中,27歲的天天,是外表光鮮的時尚公關。
掌握不少於10種社交模式,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但在母親面前,他是一個必須時刻袒露自我的孩子。
也只有他知道,27年以來,自己都過著沒有「鎖」的人生。
騰訊新聞好雨知時工作室 《不好說特想聽》
小時候,天天房間的門鎖一度被拆掉。
現在獨住,父母事先沒有打招呼,也會突然進來。
朋友調侃他,「你媽是特高科的」。
日記和手機,母親堅持要看;
即使手機設置了密碼,還是會被破解;
有時他正洗著澡,她就推門而入;
因為不放心他的工作,母親會選擇跟蹤的方式來了解他;
以一種強勢的姿態,她介入著天天的生活。
是親情,也是枷鎖
《歡樂頌》里寫道:「為了孩子,父母可以捨得一身剮,自然也會要求更高的掌控權。」
因為「我是你爸/媽」,做什麼都是為你好。
血緣的羈絆,使得以愛之名的權力邏輯,似乎變得理所當然。
天天在節目中提起這樣一件小事,來控訴母親對他生活的掌握:
他平時不敢換沙發電視,所有東西都喜歡用舊的。
工作需要換電腦,母親也會有反對意見。
天天回憶以前的經歷 /《不好說特想聽》
他們覺得,兒子用的東西太高級了,有錢沒地方花。
在鏡頭前,母親問天天,你覺得我愛你嗎?
天天瞬間沉默。
過了幾秒,他說,我覺得是以愛的名義道德綁架,你們希望我按你們的要求去活。
心理諮詢師柏燕誼曾將無休止的干涉比作「愛暴力」:把控制說成愛,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愛是保護。
可當這種保護越箍越緊,就是會讓人窒息。
北大畢業生、留美碩士……王猛(化名)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在7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整整12年,他沒有回家過年。
王猛發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 微博@人民日報
一篇萬字長文,說盡了父母從小到大對他的「操控」。
從出生起,父母就熱衷於為他包辦。
他的童年是被鎖在家裡的。
在上大學之前,他的社交生活被「圈禁」在一個大院里。
「朋友都是父母認識、了解或者聽過的。」
穿什麼衣服,更不由他決定。
考上北大後,他以為終於可以逃離父母的掌控。
結果離家前,父母要求他跟北京的大姨通電話,請她之後多多照顧。
王猛說,「這不是照顧,而是一種控制。」
美國《時代周刊》曾報道當代父母的「過度教養」(Overparenting),即過度捲入孩子的生活,插手他們的人生。
過度的關切,對於孩子來說,等於一種詛咒。
一旦愛逾了度,將不可遏止地滑向其對立面——隱形的暴力。
在「父母太強勢是怎樣的感受」的話題下,網友們袒露了自己的傷痕。
「每天都後悔來到這世上。」
「想逃離,開始新的生活。」
有讀者曾給小妹留言,講述自己的經歷:
離異後的母親有很強的掌控欲,把他視作全部。
他曾流露出要離開家獨自生活的想法,母親哭得驚天動地。
年近四十,他尚未走入婚姻。
「因為我媽不想讓我找,無論找什麼樣的都會給我攪黃了。」
不想當別人口中的「媽寶男」,也不敢擔上「不孝」的帽子,他只好不斷妥協。
為了滿足母親的期待,只能放棄堅持,壓抑自己。
當愛開始變得無孔不入,它已不再是本來的樣子。
失去溝通權的孩子
兩代人之間,思維方式不同,很容易產生隔閡。
只要願意溝通,事情並非無解。
可一些父母早已習慣了靠權威解決矛盾。
只會居高臨下地命令「你應該這麼做」、「你必須這麼做」。
美國心理學家薩巴瑞(Tsabary)曾提出 「自負感」的概念。
父母把「自負」塞進孩子的人生,用「自負感」代替了平等的對話和尊重。
這時,由於地位不平等,孩子受到的傷痛就難以被理解。
天天小學以前,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18歲時,他被母親送到英國留學。
為了培養他的獨立性,母親立下了規矩:
這之後,你和家裡只有借貸關係。想要生活費,可以借,但必須還。
母親想要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 《不好說特想聽》
母親覺得,兒子只有吃了苦才能成長。
給他設定好了方向,告訴他:你必須去這麼做。
天天在異國他鄉,靠刷盤子養活自己。
工作後,為了簽訂單,他陪客戶喝酒喝到胃出血,洗胃時,手裡還攥著合同。
他不敢告訴家人自己的真實需求,也從沒有借過母親的錢。
因為母親曾告訴他,示弱了,就表明是能力有限、有問題。
「我尋求你的幫助,我得不到。」
他理解母親是要自己獨立,卻打心眼裡覺得她的要求太高了。
「我是人,我不是神。」
他想藉機會向母親傾訴,解開兩個人的心結。
但這也很難。
母親的愛有充足的理由。
斷了經濟來源,是為了讓他學會獨立,多一份閱歷;
跟蹤他,是擔心人身安全。
母親其實很在乎兒子,她為天天受過的苦掉眼淚,因為兩個人的爭執情緒崩潰,多次道歉。
但當天天攤開心底的創傷,敘說著「我只希望被理解」。
她還是會迷惑:我想知道我兒子在做什麼,這樣做(跟蹤)不對么?
「天天,你覺得這些東西重要嗎?」
「可以翻篇兒嗎?」
「豁達一些,大了,成人了。」
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和期待,在瞬間都被擊潰。
他轉過頭去,不再說話。
親密關係里最重要的溝通,就這樣輕易被忽視掉了。
被簡單粗暴地剝奪了自主權後,傾訴不被理解,漸漸抵觸溝通。
他在放棄反抗、保持沉默的同時,也在兩個人之間築了一道牆。
心理治癒劇《愛上你治癒我》中,楊飛也遇到了同樣的困境。
楊父給他報了不少興趣班,楊飛都不想去。
他用打遊戲排解心中的鬱悶,楊父二話不說把他送去了網癮中心。
這讓楊飛徹底失望。
因為經常和同學打架送到精神科,醫生說,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需要舒緩。
楊父卻不以為意:「誰家的孩子不是這樣長大的?真正的爺們都是委屈憋大的。」
別人都能走過來,怎麼只有你出現問題?
這種歸因方式,讓楊飛不敢去傾訴。
甚至懷疑,他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是不是一個錯誤。
對孩子苦痛的不理解,把解開心結的唯一渠道堵上了。
最好的愛,是尊重孩子的需求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人的五種需求。
從低到高排序,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是:和成年人一樣,孩子的需求也需要被尊重。
他們渴望擁有平等的話語權,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被制止:「不可以」和「要聽話」。
有網友在微博吐槽,和爸媽一年聯繫不會超過五次。
但換個頭像,他們會特意發微信,霸道地要求換掉。
她憤怒又委屈。
知道自己處理事情沒什麼主見,所以更珍惜那一點小小的主動權。
可父母從不理解。
有網友說,對於父母的漠視和不尊重,他已經接受並且認命。
為了不再一次次地失望,只好「放下莫須有的期待」。
簡單的「認命」兩個字,背後何嘗不是一腔無處發泄的辛酸。
做父母難,做孩子也很難。
或許,為人父母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尊重孩子的需求。
允許孩子和自己產生分歧、做出看似「偏離軌道」的選擇,可能並不是一件壞事。
作家劉瑜給剛滿百天的女兒寫過一封信。
她很客觀地承認了自己的「自私」——孩子誕生完成了她做母親的夢想。
給予生命,不意味著有權力掌控孩子的人生。
信中,劉瑜告訴女兒:
「如果你想當一個華爾街的銀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僅僅想當一個麵包師,也不錯。」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天你發展出一個與媽媽截然不同的自我,我希望為你的獨立而高興。」
她能接受女兒有自己的想法,也接受兩個人產生爭吵。
這種朋友式的相處,在大多數家庭中極度缺少。
更多的親子關係,就像上下級模式。
父母抱著管理者的心態指導孩子:「我的閱歷比你豐富,很多事情應該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忽略孩子的感受,按照自己的閱歷指導孩子 /《不好說特想聽》
可教育從來不是一個「控制」與「臣服」的過程。
父母的愛固然偉大,可只站在自我的視角思考問題,過多介入孩子的生活,會徹底剝奪孩子的選擇權。
兒女需要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靠父母的規劃安穩度日。
如魯迅所說,「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儘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和子女,都要從各自的身份中畢業。
—END—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9年破季訂閱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