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老拖延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輕鬆擺脫「拖延」

孩子老拖延怎麼辦?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輕鬆擺脫「拖延」

強強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動畫片,媽媽喊了他好幾遍,讓他趕緊吃飯,可是強強卻沒有任何反應。終於媽媽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起身直接關了電視,這下強強著急了,賴在床上大哭大鬧起來。媽媽告訴他,想要看動畫片必須先把飯吃完,可是一個小時過去了,強強的一碗飯依然還剩半碗。

孩子的這種表現就是明顯的拖延症,為什麼會有這種癥狀出現呢?

1、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三歲的朵朵起床後直接拿起了媽媽放在床邊的手機,開始玩起了遊戲。然而這恰恰是應該吃早餐的時間,對於媽媽一再的催促,朵朵雖然放下了手機,但是卻又想開電視,或許她是準備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早飯。

年幼的孩子意識里並沒有時間概念,他們往往想到什麼就會去做什麼,完全憑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任何的規劃性。

2、孩子的自控力較差

明明對身邊很多物品都非常感興趣,他經常看到父母玩手機,所以也總是想要嘗試;對於電視更是沒有抵抗力,當然還有大屏幕的iPad,裡面各種各樣的玩具對她非常有吸引力,以至於明明經常玩著玩著就忘記了學習。

孩子的自控能力本來就弱於大人,更何況很多父母並沒有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當孩子身邊誘惑越來越多時,他們自然難以把控。

3、孩子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朵朵的父母對朵朵經常有著各種各樣的要求,媽媽讓她晚上吃完飯練習一會兒舞蹈,爸爸讓她把老師教的書法再寫一遍,而朵朵自己卻又想看電視。當一件又一件事擺在朵朵面前時,她顯然難以選擇,猶豫之間自然就會拖延。

孩子有時不良的情緒會促使他們產生拖延症,如果想要孩子擺脫這樣的行為,那麼就盡量讓孩子快樂起來,緩解他們的焦慮。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在擺脫孩子拖延症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什麼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蔡格尼克是德國一名心理學家,他曾經做過這樣一項實驗:她把被試者分為兩個小組,讓他們去做22件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所消耗的時間基本上是相同的,大概沒件需要幾分鐘即可。其中一組是允許被做完的,而另外一組在沒有完成的時候就會被阻止。

在實驗結束之後,蔡格尼克讓被試者立刻回憶他們之前做了什麼事情。結果不允許做完工作的小組只能回憶起43%的事情,而未完成工作的小組則可以回憶起68%的事情。

這就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它指人們對於沒有處理完的事情,遠比已經做完的事情印象更為深刻。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1、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芝芝的父母幫芝芝報了幾個興趣輔導班,時間都統一集中在了周末,當然這一切已經得到了芝芝的許可。每周五放學之後,芝芝吃完飯就會主動把書包拿到房間,然後抓緊時間做完所有的功課,這樣周末就不至於讓自己的時間變得緊張。

自律的人總是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他們會很好的規劃自己的生活,不會讓拖延症影響自己。特別是孩子,更應該從小養成自律的行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2、讓孩子擺脫拖延症

小剛畫畫才畫了一半,突然家裡來了同學,在招呼同學的同時,他一直想著沒有完成的那幅畫。當同學和他再見之後,小剛立刻回到了書桌旁,拿起畫筆就投入了創作中。很快,一幅漂亮的山水畫就展示在他的面前,小剛終於笑了。

孩子難免會有焦慮緊張的情緒,特別是他們一件事情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如果突然被打斷,那麼他們的焦慮情緒會更明顯。孩子總是想著那件沒完成的事情,反而會讓他們更主動的去做完。

3、提高孩子內在的驅動力

小雪非常喜歡手工製作,這天她又在嘗試著一個全新的作品,然而由於難度太大,完成一半時她有點想放棄。但這時她的心裡卻總是有個聲音在提醒她,告訴她要堅持,因為作品完成之後會成為她的驕傲,於是小雪又投入了創作。

孩子如果內在的驅動力也越高,那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就會更強,也就能夠更加主動的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並不需要父母的嘮叨和提醒。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利用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幫助孩子擺脫拖延症?

1、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萌萌每次寫作業的時候,父母都主動收起自己的手機。他們有時會拿著一本書陪在萌萌身邊,有時也會願意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書法,總之父母努力的幫萌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隔離了一切誘惑。

孩子由於自控力差所以很容易受到周邊的誘惑,這時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表現出努力向上的狀態,這樣才會讓孩子受到感染,從而越來越上進。

2、讓孩子馬上去做

父母一直在叫多多吃飯,可是多多卻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一會說自己再看一本書,一會兒又說畫畫還沒塗色。這時父母立刻嚴肅起來,告訴多多現在必須馬上去吃飯,否則就會收起所有的飯菜,讓多多餓肚子。

與其給孩子講太多的大道理,還不如讓孩子學會立刻去做。不要讓孩子找到任何的借口去拖延,這樣他們才能漸漸養成不拖延的好習慣。

3、制定相應的獎勵政策

彤彤吃一頓飯需要一兩個小時,這樣父母很是煩惱,為了讓彤彤更好更快的吃飯,父母答應她如果能在半個小時內把一碗飯菜吃光,那麼就獎勵給她買一張貼畫。聽了父母的話後,彤彤立刻起了精神,不一會兒就把飯吃完了。

給孩子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樂於主動的去完成某些事情,幫助他們改變拖延的習慣。當然在孩子養成好習慣之後,這些獎勵措施也可以慢慢減少直到徹底取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匯聚言科技 的精彩文章:

「籃球之神」喬丹的豪宅到底有多值錢?想去客廳得走十分鐘!
3歲前這4類營養素,對大腦發育很重要,攝入充足孩子智商更高

TAG:匯聚言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