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看過來,孩子遇到困難應該這麼處理才對!最有效的方式是讓孩子自己解決,解決不了時,父母再出面去指導孩子解決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心理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顯示,無論是通過提問來探查孩子對某個話題的理解,還是與孩子一起參與實踐活動,父母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引導孩子以新的方式學習。
先前的研究表明,孩子們通過探索和解釋來進行學習,通過探索產生新的解釋,又通過解釋來激發進一步的探索。發表在《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對這種相互作用進行了研究,展示了父母給孩子的關於「解釋」或「探索」的簡單提示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能力,尤其是在涉及科學推理的時候。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副教授Cristine Legare說:「儘管人們普遍認為兒童是通過合作來學習的,大多數有關兒童因果推理的研究都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對個別兒童進行的。而我們的研究則在一個真實的學習環境中考察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這個真實的學習環境是當地一家名為Thinkery的兒童博物館,該博物館旨在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讓孩子參與到有趣、開放的學習中來的建議。」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Thinkery的齒輪展覽,研究了兒童對因果機制的理解是如何受到父母最小干預的影響的。在展覽的三分鐘互動中,研究人員要求65名4至6歲兒童的父母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指示——「解釋」、「探索」或像平常一樣玩耍(基線條件)。
研究人員發現,孩子和父母的行為都受到所給指示的影響。例如,鼓勵「解釋」的父母比基線條件下的父母多提問18秒,結果他們的孩子談論和轉動齒輪的時間分別多5.7秒和16.7秒。
鼓勵「探索」的父母的行為與那些處於基線狀態的父母相似,但他們的孩子連接齒輪的時間要長26.8秒。總的來說,比起另外兩組,尤其是平均花更多時間旋轉齒輪而不是連接齒輪的解釋組,探索組的孩子們被鼓勵去探索建造更大、更複雜的齒輪裝置。
Legare說:「與完全不給孩子指示的父母相比,『解釋』組的父母會做出更多有助於學習的行為,比如提問題,而盡量避免阻礙孩子學習的行為,比如幫孩子解決問題。同樣,鼓勵孩子探索的父母也幫助孩子更多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鼓勵孩子製造出更複雜的機器。」
互動結束後,孩子們參與了測量因果理解的任務。研究人員發現,沒有哪種情況對任務表現有顯著影響,但某些行為的影響要大於其他行為。例如,花更多時間旋轉齒輪、回答父母的問題或自行排除故障的孩子在後續任務中比那些父母在展覽中為孩子排除故障的孩子做得更好。
Legare說:「當問題在孩子的掌控之中,並且允許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時,這時父母的參與是最有幫助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鼓勵孩子進行解釋和探索可能對孩子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
TAG: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