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懶毀一生,跟孩子的天性做鬥爭,習慣最重要!
文|福林媽咪
孩子一出生就知道:睡覺的姿勢不舒服,哭一會就會有人發現,就有人給他換個姿勢。
孩子一歲時學會了叫媽媽,他發現:叫媽媽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餓了渴了不舒服了,叫媽媽!
孩子三歲左右就習慣了:把玩具拿過來,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要……
……
其實我們會發現,才能夠孩子出生那刻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了與「孩子天性的鬥爭」。
不吃蔬菜,要鬥爭。
習慣依賴別人,要鬥爭。
只會表達自我意識,從不考慮別人感受,還要鬥爭。
生孩子哪裡還是幸福的生活憧憬,儼然已經成了一場「家庭大亂斗」。你發現,你不僅要跟孩子鬥爭,還要說服一大堆反對你的人。
爺爺奶奶可看不了你「虐待孩子」,甚至連老公都會成為你的教育阻力。這個不著調的男人,怎麼連自己的心都讀不懂?
對於三歲之前的孩子來說:自私、佔有慾是他們最明顯的天性特徵。因為精力充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表現出「懶」的天性,但並不意味著不存在,只不過還沒有爆發而已。
對於自私和佔有慾,我們需要有這樣認識:
孩子拒絕與別人分享玩具,當別人拿了自己的玩具會哭鬧不高興,這些都是正常的行為反應,並不存在所謂的「品質問題」。
你可以這樣認為:三歲之前,孩子自私源於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已經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並迫切的想要得到自我的滿足。
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體驗著「我」的重要性,而無關乎外界、第三人、其他任何人的感受。
這種自我意識的表現,是孩子成長的必要經歷,非但不會影響孩子的品質,反倒是孩子自我意識萌發的必要過程。
佔有慾也有著同樣的表現,各位寶媽們不必太過擔心。
當孩子三歲以後,懶的天性開始逐漸萌發,這個時候孩子的自私和佔有慾就有了另外一層含義。
三歲之前,它們是自我意識萌發的必然產物,需要被尊重。
三歲之後,自私和佔有慾逐漸產生一定的慣性,任其發展就會影響孩子與別人相處的能力,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與孩子天性中的「惰性」進行對抗。
其實孩子三歲之後的很多行為習慣,都可以歸結為天性「懶惰」。
不會自己吃飯,總是依賴父母,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發脾氣、耍性子,看到爺爺奶奶就會各種訴苦、各種告狀……
這些行為都基於「天性懶惰」,別人喂飯吃才更舒服,依賴父母坐享其成當然輕鬆了。
看到爺爺奶奶開始訴苦,這樣那兩個自稱「父母」的人才會更關心我,更呵護我啊。
天性懶惰當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1.意志力力不足導致興趣度不高
意志力是孩子能力成長的重要因素,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孩子的興趣成長就會停留在興趣表面,很難進行深入的成長。
比如孩子玩玩具,往往只有三天的新鮮感。孩子想要學鋼琴,前兩天還能堅持,沒多久就失去興趣了。
2. 慣性懶惰導致能力成長不全面
天性懶惰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懶惰就不再是天性而成為了孩子的習慣。習慣性懶惰會導致孩子的興趣感進一步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只會對感官刺激產生興趣,比如美食、手機遊戲、玩耍等等。
習慣性懶惰會極大的影響孩子能力成長的全面性,你會發現懶惰的孩子往往會爆發一系列的能力問題。
那麼,該如何對抗孩子的天性懶惰?
其實很簡單,就是習慣。
1. 生活習慣培養自律意識
一歲之前,孩子的行為往往是無意識行為,並不需要太多的管控。一歲之後,孩子的行為往往具有強烈的意願表達,當出現這些有意識的行為時,我們就需要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進行一定的管控。
比如,吃飯時不能敲桌子,坐著不能蹺二郎腿,玩過的玩具要放回原處,哭鬧不能解決問題等等。
通過一定的生活習慣的管控,孩子會逐漸產生自律意識,而自律就是對一個人意志力的最好鍛煉。
2. 行為習慣對抗天性習慣
生活習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行為習慣可以有效的對抗孩子的天性習慣。
行為習慣不同於生活習慣的根本在於:行為習慣是基於孩子自己內心的喜好而產生的習慣性行為。比如蹺二郎腿,這就屬於生活習慣,往往是因為孩子通過模仿學習到的習慣。而睡前看電視就屬於孩子的行為習慣。
睡前看電視可以讓孩子獲得心理滿足,進而產生習慣。
行為習慣基於孩子的內心喜好,其實也就是基於天性懶惰,通過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行管控,可以有效的對抗這種天性習慣。
習慣養成是孩子成長內容的關鍵所在,好的習慣就像修好了一條高速公路,孩子不僅可以快速的發展,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成長的方向。而沒有好的習慣,孩子彷彿置身荒原之內,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十年教育經驗的班主任說:「有出息的孩子,往往出自這4種家庭」
※孩子丟了貴重物品,媽媽的第一反應很重要,影響孩子的性格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