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新手爸媽第一課,輕鬆照顧寶寶的大小事

新手爸媽第一課,輕鬆照顧寶寶的大小事

初為人母、人父,心情一定會五味雜陳,一方面充滿喜悅,另一方面卻是無助。照顧寶寶的生活起居,是新手爸媽所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

母乳·最適合寶寶的食物

近年都極推崇純母乳餵養,研究顯示,母乳不僅能滿足新生兒所需的各種營養,對媽咪也有許多益處。台灣衛生主管部門雙和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陳燕菁表示,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有其適合的乳汁,因此,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產後媽咪哺喂母乳,不僅能促進子宮收縮,減緩傷口出血,還能降低罹患乳癌、卵巢癌的風險,並且哺喂母乳一天需消耗1680~2100千焦的熱量,有助於媽咪恢復產前的身材。除此之外,母乳可增加寶寶免疫力,且比配方奶好消化吸收。

若是寶寶需要喝配方奶,家長在餵食配方奶後,應觀察寶寶的適應狀況,如是否會拉肚子或者過敏。若是寶寶體質過敏,則建議家長選購水解奶粉,因為水解奶粉分子小、寶寶較易吸收。

親喂母乳不僅能讓孩子及早認識媽媽,也是最經濟實惠而且衛生的哺乳方式。此外,因吸吮母乳需耗費較大的口腔肌肉力量,可增強寶寶日後的咀嚼能力,改善牙齒髮育狀況。若是帶孩子外出,親喂不僅快速還方便,瓶喂則沒有這樣的優勢。如果奶瓶無法徹底消毒,寶寶可能會受到感染,出現拉肚子或鵝口瘡等疾病。

寶寶該吃多少?

陳燕菁護理長表示,爸爸媽媽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擔心孩子沒吃飽,可依下列公式算出新生兒一天所需的總奶量,再用總奶量除以一天的餐數,即可算出一餐的奶量。

出生第一天的寶寶,所需的總奶量為體重(千克)乘以80毫升,而出生第二天的寶寶,所需的總奶量就為體重(千克)乘以90毫升,依次類推,直到出生第八天後,就可以按照一周內觀察寶寶喝奶的狀況給予奶量。

除此之外,新生兒胃容量較小,建議讓寶寶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喝奶較好,親喂一天需餵食8~12次。親喂母乳的媽咪,會經常無法判定孩子有沒有吃飽,或者喝了多少。

媽媽在哺喂母乳時可觀察寶寶的進食狀況,寶寶一餐通常在20~30分鐘內喝完,以睡著、自動放開乳頭的方式表達吃飽。另外,也可從寶寶的尿量觀察,一般而言,寶寶出生6天後,每天換尿布的正常次數應超過6次,若少於6次,且尿布內有少量的淡粉色、橘色結晶,即可能為寶寶身體缺水的信號。

此外,也應該要注意孩子體重的增加幅度,新生兒出生後平均每周應增加100克,而出生兩周後應達到出生時的體重,因新生兒出生後一周內由於胎便及小便排出或脫水等原因,會造成體重短暫下降。

寶寶脹氣該怎麼辦?

新生兒因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喝奶後通過消化吸收而產生的氣體無法自行排出。尤其是喝配方奶的寶寶,更容易發生脹氣的情況。除了確實做到餵奶後幫寶寶拍嗝之外,也要留意餵奶的姿勢。親喂時要注意寶寶的嘴是否將乳頭及部分乳暈完全含住,而瓶喂則需注意奶嘴的孔洞大小是否合宜。

寶寶脹氣會出現食慾變差、哭鬧、腹部鼓起的情況。陳燕菁護理長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喝奶前幫他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點,用手掌輕柔地以順時針方向畫圓。另外,因為寶寶的柔軟度很好,因此也可通過屈膝的方式,按順時針方向畫圓按摩腹部,也可舒緩脹氣不適,有助於寶寶排氣。

有些家長會選擇使用脹氣膏,以舒緩寶寶脹氣不舒服的情況。選擇脹氣膏時,需謹慎小心,避免使用含有薄荷、精油成分的脹氣膏。研究指出,2歲以下的嬰幼兒,接觸薄荷成分的物品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神經和腦部發育。因此,建議以較自然的按摩方法幫助孩子排解脹氣不適。

寶寶安全睡眠

許多家長會擔心孩子因為仰躺導致頭部扁平難看,就讓孩子以趴睡或側睡的方式維持頭型。然而,根據醫學研究證實,仰睡是最能降低寶寶出現睡眠意外的睡姿,因為仰躺能保持呼吸道暢通避免窒息。若是讓寶寶側睡,孩子身體稍微翻動,一不小心就會出現趴睡的姿勢,容易將口鼻捂住。

寶寶應採取與家長「同房不同床」的方式睡覺,「同房」可就近照顧孩子,「不同床」是為了防止爸爸媽媽在睡眠中因不注意翻身而壓傷寶寶,也能避免家長一不留神將棉被蓋住孩子導致缺氧。建議替孩子準備嬰兒床,且床內盡量保持簡單、整潔,勿擺放絨毛娃娃、枕頭、棉被等物品。

因6個月前的寶寶平躺時身體與脊椎能呈一條直線,此時若使用枕頭,反而容易使寶寶呼吸不暢。天氣較冷時,可以讓寶寶穿著連身又保暖的兔裝,取代厚棉被。若使用包巾也應包住寶寶的一隻手,讓另一隻在外,才能有效避免包巾向上滑,遮住孩子。

毋須刻意戒夜奶

寶寶剛出生時,因延續著子宮內的生活作息,因此會有固定的休息與進食時間。寶寶的生活作息需依據孩子個性調整,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用在每個孩子身上。

有些寶寶在滿月時就可以一覺睡到天亮,然而有些孩子到1歲後都還需要夜奶。因此,只要體重維持在正常標準內,就毋須強制戒除夜奶。若是寶寶體型較小,且體重上升幅度緩慢,則不建議戒除夜奶,應等孩子體重增長幅度正常後,再戒為佳。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哭鬧就是肚子餓,造成家長誤認為寶寶在夜間哭鬧就是想喝奶,但其實寶寶是想要得到安撫。另外,也常見家長有個疑問,就是讓孩子睡前多吃一點,半夜是不是就不會餓?事實上,寶寶因為剛出生時胃容量不大,若是隨意增加寶寶睡前奶量,反而會加重孩子身體的負擔。若是孩子可以食用輔食了,則家長可稍微調整孩子的飲食形態,例如在輔食中添加粥等飽足感較高的食物。讓孩子睡前就吃飽,夜奶次數自然減少。

若想幫助孩子戒除夜奶,建議在孩子3~6個月時較為適宜。

先從建立孩子的生理時鐘開始,孩子清醒時盡量讓他充分活動,午覺時間避免超過3小時,此外,也可將夜奶分次減量,讓孩子逐漸習慣一覺到天亮的生活模式。

改變喝奶方式度過厭奶期

厭奶期好發於月齡3~6個月的寶寶身上,若家長覺得孩子喝奶的量逐漸減少,且沒有其他身體不適癥狀,就可能為厭奶期。寶寶的厭奶期有時只會維持一陣子,若成長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媽咪毋須過度擔心。此外,爸爸媽媽也可檢查寶寶奶瓶的奶嘴孔洞是否過小,因孔洞過小可能會導致寶寶吸奶沒耐心而厭奶。

哺喂配方奶的孩子,家長也可讓其嘗試其他品牌的配方奶,但須觀察孩子換奶後的適應狀況。另外,6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建議家長開始喂輔食,提高寶寶的進食興趣。

除此之外,也可改變孩子喝奶環境,因為寶寶無法抵禦對外界聲音的好奇心,可能會無法專心喝奶,因此建議在安靜的環境下用餐,提高寶寶喝奶的注意力。

另外,因6個月以上的孩子可能嘗試過吃輔食,或是長牙喜歡咬東西,可通過改變餵奶方式解決寶寶的厭奶問題,例如使用湯匙、學習杯喝奶。也可增加孩子白天的活動量,讓寶寶在消耗體力後,增強寶寶喝奶的需求。

吸奶嘴的影響

吸吮奶嘴不僅能滿足寶寶口腔期的需求,還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猝死的風險。孩子滿月後再開始接觸奶嘴是較好的時機,避免剛出生就使用奶嘴,以免導致寶寶對媽媽乳頭和奶嘴混淆,造成媽咪親喂困難。

過早戒除奶嘴,可能會無法滿足寶寶口腔期的需求,演變成日後咬手指的習慣,咬手指不僅比吸奶嘴更難戒除,還會將細菌吃下肚。因此建議等孩子1歲後再慢慢戒除奶嘴,以免影響牙齒的生長狀況。

若要戒除奶嘴,可先讓孩子建立「睡覺才能吸奶嘴」的觀念,建議家長在寶寶想吸奶嘴時,通過活動或玩樂分散孩子注意力,或者以其他方式安撫,使寶寶習慣在睡覺之外的時間不吸奶嘴。待孩子建立白天不需要奶嘴的習慣後,再循序漸進地戒除睡覺吸奶嘴的習慣。戒除奶嘴後,家長也可適度給予孩子零食,例如米果、蔬菜棒,以滿足寶寶的口欲。

*本文內容經由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陳燕菁確認,並與好孕媽媽共有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好聽!高圓圓女兒英文名曝光,怎麼給寶寶起一個好聽的英文名?
45歲蔡少芬為什麼還敢拼三胎?美好的婚姻藏著3個真相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