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內心枷鎖》都講些什麼?什麼是人格障礙?

《內心枷鎖》都講些什麼?什麼是人格障礙?

張若虛,初唐詩人,與賀羽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一首為《春江花月夜》,一首為《代答閨夢還》。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長篇歌行,它沿用陳惰樂府的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嘆,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婉轉悠揚,曾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張若虛也因此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春江花月夜》中包含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良辰美景,由春天、夜晚、江流、花林、明月構成了一幅清麗優美的畫卷。詩人先從春江月夜的寧靜美景人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遠景透明純凈,張若虛孤身一人佇立在江畔,在月下和著夜色緩緩吟詠。「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又彷彿踏進虛幻縹緲的意境,讓他對人生和生命進行思索。「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他聯想到了遊子、思婦的相思之情。年華似水,詩人將人世間的種種體驗融於對浩瀚間天地宇宙的體悟。「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見人」,詩人仿似與天地融為一體,從「有我」之境進入「無我」之境,不由生髮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嘆。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總體還是積極向上的基調和形而上的思索,體現了詩人在初唐的時代背景下在符合初唐詩的共生中對人世和宇宙間獨特的思索和體悟,體現了他心中之美,文學之美和藝術之美。

《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花、月、夜也被詩人賦予了全新的內容,表現了詩人對美景的獨特描繪和真切的生命體驗,詩人將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融為—體,創造出情景交融、幽美邈遠的詩境。

詩情

1.獨有的風景美感

有時我們看一些文學藝術作品時,往往陶醉於作者塑造的意境和形象之中,這些作品擁有獨立的創作美感。例如觀看法國畫家夏凡納的一些壁畫時,會被畫中寧靜的形象所吸引,其中有叢林、沉靜的人們、羊群,輕舟正緩緩駛入小河。這類藝術作品意境優美,難以概括。我國古代詩詞中也有不少作品擁有這種深遠的意境,難以概括其美,不可描繪其獨特。《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一。

《春江花月夜》美感獨具,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交融之物,全詩的景物都是在月的照耀下大自然的景色;這些景物平素是安靜的,因為月的照耀才顯得富有生機。這讓我們聯想到莫奈的油畫,著重用一天中光影的變化表現景物。月從升到落,在一夜之間經歷了「月升—月照—月懸—月斜—月沉—月落」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流、沙灘、天空、芳甸、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台,以及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漂泊的遊子,都有了新的表情、新的心情,或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堅定、遼闊,又如「月照花林皆似散」的虛幻和縹緲,又如「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孤獨和徘徊。月使自然有了情話。

2.懷鄉

在《春江花月夜》中,懷鄉也是詩人的重要情愫。詩中最後八句寫遊子,用落花、流水、殘月來襯托遊子和思婦的相思之隋。「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連做夢也念念歸家,襯托出詩人凄苦的寞寞之J隋;「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越水成文」,「鴻雁」飛翔,「魚龍」跳躍,光不度,水成紋,更襯托出深夜的寂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碣石」「瀟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麼遙遠,「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詩人的孤寂,「無限路」也就無限地加深了鄉思。——在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幾人能乘月歸回自己的家鄉!

二、畫意

1.取法自然

《春江花月夜》一詩,無論是「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還是「芳甸」「花林」「明月樓」「鴻雁」「碣石」「滿江樹」等景物,都來自自然。在對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中,畫境通過詩情擴展開來,幻化出一幅自然的風景圖畫。

宇宙萬物,各得其美,曰自然美,描寫此美,即為藝術。畫家對風景的描繪,都是將其看成一幅平面畫圖,才能繪在畫紙上;詩人也必須身臨其境地感得自然,才能真實地寫景寫情。「搜盡奇峰打草稿」,收盡「奇峰」後,就會在「奇峰」中理解造化的神奇,勾勒、描畫詩心和文心。《春江花月夜》中的種種景物描繪皆取法自然,即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理解,也展現了一幅自然的詩隋畫意的山水畫卷。

2.虛實相生

我們覺得一件事物美時,大都是因為它能喚起美的聯想,虛與實的對比最能滿足視覺對形象聯想的要求。清單重光日:「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清鄒一桂日:「繪實繪虛,人有言,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人者不能繪其情,以數者虛而不可形求也,不知實者逼肖,則虛者自出,故畫《北風圖》以生涼,畫雲漢圖則生熱,畫水於壁則夜聞水聲。」視覺美對「實」本身的美的理解十分有限,超出畫面而讓人產生延展的「虛」才是美感的由來,此所謂窄里尋寬。點線的擴散與奔騰,黑與白的穿流,虛與實的相輔,紅與綠的對歌,這種美感才是飽滿的,既豐富又富於想像。「月落花林皆似散」「空里落霜不覺飛」,這些詩句讓我們體會到虛實相生這種藝術手法的妙處,在實處落筆,卻在虛處經營。

古人曰:寒暖、強弱、大小、光暗皆色調也,其言;寒暖指冷暖對比;強弱指純度對比,或者補色對比,濃淡對比;大小,指色域對比;光暗,指明暗對比。《春江花月夜》中多次描寫月色,通過不同景物的襯托,將虛實相生、色彩對比的畫卷美體現出來。「孤月」「落月」「搖情」表現冷的色調,「灧灧」「悠悠」表現了詩的濃淡,隨意一布,彷彿展開一幅虛實相生、濃淡相宜的山水畫卷。

三、哲理

1.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美感是道德的自然流露,這句話在《春江花月夜》中有了最好的詮釋。「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山水詩蘊含著借著天地精神表社會良心,寓德行準則于山水形質,以「仁智之樂」的比德方式塑造人生進取,兼濟天下的社會人格。陶淵明何以愛菊,因為他在霜打的殘枝中看到德的韌勁;林和靖何以愛梅,因為他在疏影橫斜中看到德的高忍。「幽骨霜風勁,高樹葉漸刪,寒雲無世態,相伴意閑閑。」幽即清幽,既體現了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也體現了詩人曠達無為的超越世俗的心境。因有德才無我,因有德才曠達,詩人用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交融,描繪出絕美的風景。

2.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詩有詩的境界,詞有詞的境界。」「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遂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微風細雨是小境界,而落日馬鳴是大境界。不同詩人境界各不同。」初唐詩人張若虛不像「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劉希夷慨嘆人生,而是寫下了「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總相似」這些對宇宙和人生的思索。

張若虛詩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觀念早在《莊子·齊物論》中就已出現——「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這可以說是「天人合一」的雛形。第一次正式提出「天人合一」這個概念的是北宋哲學家張載,他在《正蒙乾稱》中云:「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誠然,張若虛的詩文體現的是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和思索,也沒有明確的「天人合一」思想概述,但他卻把時間和空間融為一體,體現出獨特的哲學觀和宇宙意識。

3.澄明之境,詩意而後棲居

荷爾德林和海德格爾諸人所倡導的「詩意的棲居」,是旨在通過人生的詩意化和藝術化來抵制科學技術帶來的人性泯滅和碎片。《鶴林玉露》有云:「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自然美與藝術美都在心裡,這種綻放悄然而然,而這種悄然的「詩意而後棲居」,無疑有難得的雅靜之美。張若虛這首流傳千年的詩中之詩,更是體現了萬物皆靜、我與宇宙渾然一體的獨特感悟。豈非雅靜之美、澄明之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島上書店》讀書筆記: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
精品小說悅讀:馬小五的夏天!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