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禽獸不如」的成語出處和涵義

「禽獸不如」的成語出處和涵義

「禽獸不如」的成語出處和涵義

文:枯木

2019年4月25日,在潛逃3年多之後,曾在2016年震驚全國的「北大學生殺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落網,其手段之殘忍和罪行之惡劣讓人不寒而慄,於是塵封的往事又被人揭起,不外乎「北大」、「殺母」兩個敏感詞,於是引發了一波網路討論高潮。

類似喪盡天良的惡劣罪行並非孤立。諸如媒體報道2018年3月19日,31歲自貢男子付某為了騙保,精心策劃,從廣州潛回自貢,喪心病狂將其母親殺害,其母並沒有求饒,只是盯著自己的兒子不停地喊「幺兒、幺兒……」,而這種惡劣罪性竟然在開庭時還獲得了另外親屬的諒解,看來為了保命費勁腦汁,然而估計等待他的將是嚴懲不貸。

另外有報道2018年11月22日,山東濟南正在上大學的男生(24歲),捅死了自己陪讀的母親,其原因竟然是「母親的呵護讓他產生了自卑感」,「因一點小事承受不起,便與母親爭吵而動了殺機。」。而另一起則是2018年12月2日,湖南沅江一名12歲的六年級小學生拿刀砍刺自己的母親20多刀致死,起因是因為該學生在家抽煙被母親管教,於是拿刀刺死母親。

以上這些令人髮指的罪行,讓人目不忍睹,人們在反思的時候,往往歸咎於溺愛以及經濟之類的原因。其實這裡面也折射出一些教育和社會方面的問題,值得所有的人去反思。

類似事件,弒母殺父,泯滅人性,做出如此禽獸行徑,這在古代也有,人們痛斥之「禽獸不如」,而該成語就出自魏晉時期的一件「弒母」事件。

《晉書?阮籍傳》記載:「有司言有子殺母者,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眾乃悅服。」。

阮籍是魏晉時期著名「竹林七賢」的領軍人物,才思敏捷,妙語迭出,有諸多典故傳世。就拿這個詞條來說,包括晉文帝和眾大臣剛開始都認為阮籍言語有失,結果阮籍解釋道,「禽獸都是知道其母不知其父,弒殺父親的行為,屬於禽獸一類;然而,弒殺其母,則是禽獸不如!」。如此犀利敏捷的言辭,贏得了眾人欽佩。於是後來就用「禽獸不如」成語來形容那些傷天害理的惡劣行徑,引申開來形容人格低下、品行低劣、道德敗壞的行為。

傳統文化當中,對人倫和道德有著嚴格的界定,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羞恥,秉道義,堅守「仁義道德」。作為高等動物,自然要不能等同於一般動物,日常的行為,並非是「不觸犯法律就是對的」, 更重要的是要有良知和道德操守。

然而,現實中,有不少人罔顧禮義廉恥,拋卻道德操守,做出禽獸一般的行徑,更有甚者,做出禽獸不如的劣行,諸如開頭提到的「弒母」、「殺父」之類的慘絕人寰的罪行,這是對人類人倫正常秩序的挑戰。此類人,往往事發以後,貌似痛哭流涕,幡然悔改。其實,真實原因只不過是為了自己孱弱的「狗命」尋找借口而已,此類罪行,死有餘辜,留下也是貽害社會,浪費糧食,因而不能輕易被這些人的表演所迷惑。

同時,我們也要反思,為何會出現如此禽獸不如的行徑?為何這些罪犯鋌而走險,像自己的親人下手?獲取錢財不是借口,溺愛縱容不是理由,真正的應該是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缺失導致。

2019/7/24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榆樹盆景不長葉或掉葉,我來幫您分析原因
馬牛不吃的刺旋花,防風固沙,荒漠奇葩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