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看中國古代女性妝容:比西方更講究、更誇張!
你追的古裝劇是「真古妝」嗎?
最近爆火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你看了嗎?網友們在豆瓣上為它打出了8.6分的高分,在國產電視劇里,算得上相當優秀了。
整部劇還原度極高,每一幀都是電影質感,尤其是劇中女演員的妝容,直接還原了兩千年前唐代女性的妝容。
《長安十二時辰》中演員的妝容經過了精心設計,劇中的人物不同,妝容和造型都有各自的角色特色。她們或嫵媚迷人、或堅毅機智、或單純可愛,讓觀眾見識到唐代妝容真正的美。
這部劇可以說是非常嚴謹了,許鶴子開花車巡遊時,大家仔細觀察街上的路人,髮型、服飾和臉上的妝容就沒一個重樣的!
中國古代的女性是怎麼用化妝品美顏的?古代有時尚嗎?我們曾邀請孟暉在造就的舞台上分享古人的化妝品與她們的時尚。以下是孟暉演講的完整視頻及文位元組選。
孟暉完整演講視頻
人們對中國古代女性是有很多誤解的。大家覺得古代女性就完全是被動的、壓抑的、沒有創造性的。甚至一些西方漢學家說中國古代沒有時尚!
實際上,中國古代是有時尚變化的。
我有一個研究明代的朋友說明末的時候,基本上時尚十年會一變。
這個變化不見得是化妝品。因為古代不像今天這樣,化妝品替代率那麼高。而是說髮髻的樣子、用的首飾會有變化,那麼所塑造的形象就會是不一樣的。
唐代基本上也是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初唐的女性是比較健美的形象,所以楊貴妃時代以胖為美的說法,並不能代表整個唐朝女性的全部風貌。但到了天寶年間,女性形象就變成我們覺得很畸形的胖了。
而到了清代,女性以纖弱為美,細眉細眼的。化妝的方式也隨之變化。比如大家用胭脂的方式。
從唐代中後期開始,最誇張的是只留一個白鼻樑,整張臉都畫成紅的,叫醉妝。
還有淚妝。是就突然不用胭脂了,只塗白粉。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眼色,淡掃蛾眉朝至尊……」,這個虢國夫人畫的就是一個淚妝。
唐代女性很喜歡在臉上貼貼畫畫。實際上,一直到宋代都是如此,到明代還有點點遺留。
畫眉毛,畫花鈿,貼花鈿,還貼假酒窩呢。
最誇張的時候,出了一種血暈妝,很恐怖。我朋友開玩笑說這叫家暴妝。
女性把眉毛都剃掉,然後也不畫眉,在臉上畫紅紫三四道。
這是一幅唐代墓室壁畫。為什麼說出土文物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這種圖的話,你沒法想像古時候的血暈妝是什麼樣子。
它真的毫無道理可講。完全違反人臉的基本的結構。
可時尚就是這樣,很奇怪,沒有道理。
你說為什麼覺得這樣就好看呢?那當時就是不知道什麼聰明人創造了這樣一種時尚,大家都要這麼畫,畫了就覺得自己好看,也互相覺得好看。
一旦這個時尚過去了,大家又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中國女性歷來喜歡小嘴,到了清代之後特別誇張。畫唇紅的時候不畫全,而是在嘴上邊畫一點點,下邊畫一點點,要小得像豆,叫櫻桃小嘴。
當時就出現了一種胭脂棍。用那個棍點了胭脂之後,就跟蓋章一樣這麼一點。這樣點出來的唇紅很標準的一個小圓。
我們對中國古代女性形象的認知,其實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那麼熟悉。
胭脂與蠟胭脂
胭脂最早也比較講究。
最高級的始終是硃砂。硃砂是一種天然礦物,人們把它經過細加工,變成細粉。
硃砂雖好,但太貴了,很多人買不起。
後來就出現了紅花。紅花成本很低,而且能夠大規模地種植。自從紅花引種成功後,人們就用紅花來做胭脂,賣得便宜。稍微有點財,哪怕挺窮的女性也都可以用得起。
除了紅花和硃砂做的胭脂外,還有紫礦做的胭脂。它是取材自一種進口的獨特的蟲子,但是它不是美洲的胭脂蟲,而是中南半島的一種。
還有一種銀硃,是用水銀提煉出來的紅顏料。但是,在李時珍那時候,人們就已經發現銀硃有毒!所以就用得比較謹慎。
所以,最普及的還是紅花做的胭脂,它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將紅花浸成紅液之後染到棉片或者布上,然後給它晾乾。女性需要化妝的時候,只要把這個紅絲棉浸在水裡就有胭脂水了。
大家可能不太想得到,古代也有類似於我們今天唇膏的東西。它是用蜂蠟、香料和紅色顏料一起熬出來的,叫油胭脂。後來也叫蠟胭脂。
姑娘們用手指蘸蠟胭脂來點唇。
但蠟胭脂像我們今天唇膏一樣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粘到的地方是會留下唇印的。
所以,在唐宋時期,有一種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是女性把自己的唇印印到手絹上,送給心愛的人。很有意思。
我沒有在中國繪畫裡頭見過這種表達,但是日本的藝妓里保留了。也不見得保留,可能人家也發明了這樣表達感情的傳統。
在日本浮世繪裡頭,有不只一幅作品表現了這個傳統。
香水與花露
我們老以為香水是近代西方的產物。其實不然。
早在五代時,天然蒸餾香水就從伊斯蘭世界傳入了中國了。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也很喜歡。
這是清代的一個遺物,上面寫得很清楚的桂花露。這種用桂花蒸餾的香水是可以吃的。
《紅樓夢》里的木樨香露就是這個東西。
中國古代女性沒有像西方人那樣用香水來香身,因為中國古代更富。中國古人用來香身的手段很多。
比如洗完頭髮之後,會反覆蘸花露來梳理頭髮,保養頭髮。還有最重要的是用花露來合香。
花露也就是香水,在傳統化妝中也有著很微妙的作用。比如用花露調和脂粉。
古代的粉錠都是乾的,所以要在化妝時,用清水、蜂蜜甚至是露水、牛奶把它泡化,變成濕粉,用粉撲敷。
這其中,最講究的一種就是用花露來調粉。
明清時代,洗澡時,也講究洗完澡之後要用花露在身上拍一拍。
清代李漁說這樣的用法會讓身體帶上淡淡的香氣,很自然,不像佩香囊的感覺。
這幅清代的繪畫就很有意思。他畫的是楊貴妃出浴。
其實楊玉環那個時代是沒有花露的。這個清代畫家根據他的生活經驗進行了創作。他想得很好,讓一個小宮女把花露用長指甲舀到貴妃的手裡,讓她去拍身體。
我們如果不關心的話,可能根本想像不到還會有這樣的東西。
各式各樣的眉
畫眉墨也很有意思。
當中國唐代,墨的生產普及化之後,女性就開始用墨畫眉了——把墨燒成的煙來調香油,拌上香料做成畫眉墨。這跟墨的製造原理是一樣的。
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中國古代女性從來沒有畫眼線和畫眼影的傳統,但她們特彆強調眉。
有意思在哪呢?
我們看唐代,對眉妝最為重視,而且眉妝還很怪。比如有八字眉。
在著名的《簪花仕女圖》里可以看到,仕女把眉毛去掉了,然後在額頭上畫人工眉。
眉毛的樣子各式各樣的。很多在我們看來非常誇張。
從唐一直到宋金有一種比貼唇膏還講究、還流行的感情表達方式。女性在剛畫好眉毛的時候,趁著墨水沒幹就把手帕拍上去,手帕上就會留下自己的一對眉痕。
因為古代沒有照相,也沒有其他的技術留存她的形象,這對眉痕就是她的形象,可以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當我們作為新女性出發的時候,應該對過去進行了解,而不能是想當然的忽視。
孟暉對古代中國男性時尚的解讀。
※創造力,常常就源於最底層的思考
※醫藥沒有中醫、西醫之分,只是傳統與現代的區別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