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兩顆不尋常的白矮星被發現,二元系統如何解答宇宙奧秘?

兩顆不尋常的白矮星被發現,二元系統如何解答宇宙奧秘?

作者:文/虞子期

從人類的日常時間概念來看,天空中的那些恆星似乎處於永恆不變的狀態,但若將其置於宇宙的時間尺度之上,那麼它們中的大部分最終都將演變為白矮星。這是所有中低質量恆星的最後一次進化,並且,這也是一顆恆星生命周期中可觀測到的最後一個階段。不管它們曾經多麼閃耀,最終都是以暗淡無光的「恆星屍體」,散落在銀河系的各個位置。科學家們觀察到了兩顆白矮星繞著彼此快速旋轉,並將它們稱為ZTF J1539 5027,該二元系統中兩個不尋常白矮星被發現,它們最終是否會合併?而二元系統的引力波,又是如何解答宇宙奧秘的?

兩顆不尋常的白矮星被Zwicky發現

這兩顆被發現的白矮星明亮而奇怪,兩顆處於死亡狀態的星球,迅速的繞著另一顆星球旋轉,並且每隔七分鐘就會掠過另一顆。它們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閃爍模式,而這種模式正是由這一對白矮星所創造出來的。ZTF J1539 5027中的一顆白矮星相對較小、且比另一顆看上去更明亮,它們和地球的大小大致相當,彼此軌道運行,這也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觀測到的軌道第二快的白矮星,以及最快的二元系統。當較大、較冷的恆星在較小、較熱的恆星前方經過,較小恆星的星光會被阻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其中的一個物體呈現出黯然失色的狀態,而對於觀測該系統的天文科學家而言,在它們的軌道遮蔽期間,這對天體似乎從視線中消失了大約30秒。

而位於這樣的二元系統中的兩顆白矮星最終是否會合併,成為了科學家們接下來關注的焦點。它們的最終結局是其中一顆白矮星消耗掉另一顆白矮星,還是它們會在兩顆白矮星的軌道中相互殘留!參與研究的科學家Burdge表示,通過這兩顆白矮星所發出的引力波來看,它們可能會在大約20萬年的時間之後發生合併。但其中卻充滿了一些不定因素,因為當時間過去大約十萬年之後,其中那顆較小的白矮星,就可能會開始將自身的物質傾倒在較大的那顆白矮星上,而這樣的事件一旦發生,該過程就會防止其軌道進一步縮小、並趨於穩定的狀態。

星球的類型在生命周期中如何變化

眾所周知,宇宙中的星球有不同的類型,而在大多數星球的生命周期中,它們都會在這個過程中改變自己的類型,而恆星在其一生中如何進化,主要是取決於它們的質量。比如,目前我們的太陽是G型黃色主序星,但遙遠的將來,太陽也將耗盡氫氣離開主序,然後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接下去的時間裡,它還將爆炸成新星之後,恆星將它的外層變成了一個行星狀星雲的環,留下的核心將是一顆白矮星,一顆沒有氫融合的恆星的外殼。如紅矮星一樣的較小的恆星,則不會進入紅巨星狀態。它們只是燃燒了所有的氫,結束了這個過程,成為一個昏暗的白矮星。因為紅矮星需要數萬億年的時間來消耗它們的燃料,而這個時間遠遠超過大約138億年前的宇宙年齡,所以還沒有紅矮星成為白矮星。而最大質量的恆星,如果達到太陽質量的八倍或更多,那麼,它永遠都不會變成白矮星。

許多白矮星在逐漸消失之後,最終會散發出所有的能量成為黑矮星,當白矮星是二元系統的一部分,它可能會將物質從其伴星中拉到自身表面。在一般情況下,白矮星會從同伴身上拉出足夠的物質,在新星中爆炸。而當白矮星的質量增加,便可能會得到一些有趣的結果了。其中的一種可能是這樣,增加的質量導致它坍縮,成為更密集的中子星。而另一種更具爆炸性的結果是1a型超新星,當白矮星從伴星中拉出物質而引發溫度升高,並最終導致失控在一個破壞白矮星的猛烈超新星中引爆,這個過程被稱為1a型超新星的「單簡併模型」。如果它的同伴不是不是活躍的恆星,而是另一個白矮星而,那麼這兩個恆星屍體會合併在一起,這個過程則被稱為1a型超新星的「雙簡併模型」。

二元系統的引力波可解答宇宙奧秘

在科學家們看到的眾多二元系統中,一般情況下都是其中一顆白矮星,消耗其軌道的其他夥伴,很少發現ZTF J1530 5027這樣的系統。並且,在很多方面,該二元系統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至於它為何具有如此特殊的屬性,研究人員只找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比如,較小且明亮的白矮星是非常熱的,它的溫度達到了大約49982攝氏度,這樣的溫度值比太陽還要高出10倍。這種極端的溫度會讓白矮星變得更加明亮,而它的軌道也會因此變得更深。正是因為該系統的特殊性,才使它更容易被挑選出來。在我們的銀河系中,科學家們將發現成千上萬這樣的二元系統,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只知道一些。

而這個二元系統由於其黯然失色的性質,所以成為了最具特色的系統之一,科學家們將通過研究這對白矮星的引力波,以辨別它們與地球的之間距離,也將有更多的機會研究引力波,這些都有助於解決宇宙的一些奧秘。 當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移動時,它都會產生以光速傳播的引力波,沿途拉伸和擠壓時空,包括這種處於二元系統中的雙星系統。這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旋轉了時空,產生了理論上可以用強大的儀器測量的漣漪,並從源頭向外傳播。引力波與重力波不同,重力波是行星大氣中由於風吹過地球表面地質特徵,而產生的漣漪,當對象越大,該對象使時空扭曲的越多。與此同時,引力波還幫助解答了, 關於物質和黑洞性質的重大問題。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被稱為宇宙弦的無限密集、無限薄的環可能存在。例如,黑洞的心是無限密集的,無限小的點被稱為奇點。如果宇宙弦是真實的,我們可便可能在很大的能量範圍內探測到它們的引力波;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可能存在大爆炸後不到一秒鐘出生的黑洞,即原始黑洞,雖然這種黑洞的質量,只跟小行星或行星的質量一般大小。如果我們看到來自某物的引力波達到太陽質量的一半,那麼就只有原始的黑洞。找出是否存在黑洞替代方案的一種方法,便是分析科學家目前認為合併黑洞所釋放的引力波。當黑洞呈現出彼此螺旋形時,它們應該各自發出引力波,但是它們的事件視界應該吸收直接落在它們上面的部分。然而,由於黑洞替代品缺乏事件視界,它們可以反射引力波,而科學家們就可以通過引力波觀測台探測到這些「回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 的精彩文章:

13年跟蹤預估,2019年9月9日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沒事了,神秘失蹤了
地球折騰了?全球變暖持續上升,科學家:魚和薯條或從食物中消失

TAG:環球科學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