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最近,有幸參加了一次學前教育研討會。

會議上播放了一個幼兒園教師拍攝的觀察記錄,剛滿3歲的小男孩推獨輪車玩,失敗十幾次仍然堅持嘗試,最後成功達到自己目標,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第一次,小男孩站在斜坡下方,雙手握著車把手往上推,由於身體太小,車只能推倒斜坡的一半,鬆手就滑了下來。斜坡是由一塊一塊木板搭建而成。第二次,小男孩又推起小車,從動作中可以看出,他想用木板之間的縫隙把車卡在半坡上,再自己拉著斜坡上的牽引繩上去,最後在坡頂上把車子拉上去。看到這一幕,身邊不少大人們都輕聲感嘆:哇,這孩子真聰明,懂得用策略。然而,接下來事情進展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由於3歲的小朋友還不能很精準地把車卡好,車子停在斜坡上頭重腳輕,在孩子騰出手拉旁邊牽引繩上爬的過程中,車子自己又下滑了三四次。除了車子會因為重力自己下滑,還有可能出現其他意外:小斜坡比較寬敞,上面的孩子來來去去,有小朋友從上面往下滑,順手把車拽下去了。視頻播放到這裡,小男孩已經失敗了七八次,旁邊又響起了成人的討論聲:哎,要是我早都放棄了!第九次,推車裡放的幾個小玩具又掉了出來,小男孩撿起一個盒子把它墊在半坡上,給車輪增加阻力;第十次,卡推車的地方太貼近爬坡用的牽引繩,小男孩拉不夠兩邊的繩子,沒法借力上爬,這時他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斜坡中間拉起一根繩子往上爬,他才發現這裡也有牽引繩,當然,來來去去的小朋友又講他的推車帶下了斜坡……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小男孩失敗了十幾次,具體數字都沒法數清,最後終於上到頂端,把小推車拉上斜坡。視頻播放了有10分鐘左右,看到最後全場成人都安靜了,被一個3歲孩子的舉動深深震撼。

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的優點

從這個僅僅3歲的孩子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強烈的目標感,也看到了許多優秀的潛質:意志力、觀察力、理解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包容的品質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多次失敗卻仍然堅持,是擁有目標感和意志力;

看到別的孩子拉中間的繩子爬上去,是觀察力;

多次改進卡住小車子的策略,是理解力、思維力和創造力綜合運用的體現;

而當別的小朋友無意間拽下車子,他表現得不急不躁,始終淡定如一,是包容的品質。

這個孩子為啥能展現這麼多的優點?

這是因為在他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什麼是自我效能感?

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也就是人對自己是否能完成某項活動的判斷、信念與感受。自我效能感與個人能力有關,但並不一定完全符合個人的真實能力水平。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打個比方,同樣是三四歲的孩子玩拼圖,有的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嘗試,有的孩子可能試了幾次,找不到要訣,就發脾氣把拼圖弄亂不玩了。

我們可以看出,自我效能高的人,往往做出的成績要比實際水平更高;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容易認為自己無法達成目標,而早早放棄。

那個3歲小男孩舉動正是自我效能高的體現,能夠展現無數的優點和潛能。我們甚至可以預見,這個孩子的將來一定不會庸庸碌碌。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這些行為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如何形成的呢?

班杜拉認為,親身經歷所產生的直接經驗、替代經驗、言語教導與生理情緒狀態等4種要素,都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來源,會對自我效能感造成影響。

由此可見,生活中家長一些不經意的行為,也許都在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好心」幫助孩子

中國人自古有「水向下流」的說法,總是巴心巴肝為著孩子好。哪怕成人年,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孩子」,更何況還是兩三歲的小孩子?

於是許多中國父母在孩子自己探索、自己玩耍的過程中,忍不住要上前「插手」,「好心」的幫助孩子。

例如,見到學走路的孩子摔倒,立刻上前扶起來;

精細運動還在發育的孩子,組裝不好積木,爹媽趕緊去幫孩子一把;

孩子正對著磁鐵興趣勃勃的思考,爹媽安耐不住激動去解釋一番原理……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熱心給孩子「加油」

還有的家長總害怕孩子在一次次嘗試中有挫敗感,又或者想鼓勵孩子探索更多事物,於是熱心的跟在身後不斷地給寶寶「加油」。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也很常見:

「寶寶,你看終點不遠了,再堅持下就好啦」

「你真聰明,這次肯定行」

不是不應該鼓勵孩子、支持孩子,而是假如事事都給孩子「加油」,可能干涉孩子對自己能力的判斷,造成錯誤的實力評估。

以上行為都是家長干涉孩子太多,給予孩子自由玩耍、自由探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並不多。這樣的孩子就容易養成依賴成人幫助的習慣,也會降低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學會「放手」,才能提高孩子自我效能感

蒙特利梭說,孩子天生擁有「工作」的本能。

無數育兒專家也告訴我們,孩子天生就具備探索欲,從出生第一天起,就在探索周圍的世界。

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孩子自己就會通過不斷嘗試、不斷反饋的過程,各種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然而,聽過無數大道理,家長還是放不下一個關切的心,怎麼辦?

閨蜜跟我們分享過家裡經常鬧的笑話:夫妻倆都有點兒「育兒焦慮症」,一方面明知道過多干涉孩子自由發揮不好,另一方面下意識地會去干涉,兩種思維不斷碰撞,形成了「焦慮症」。孩子爸爸干涉孩子,媽媽就會教訓爸爸一頓;孩子媽媽忍不住幫助孩子時,爸爸也冒出來批評媽媽。夫妻倆一邊訓斥對方,一邊又犯著同樣的錯誤。

立刻要求父母「」鐵石心腸」的放手,將孩子扔到一旁不管,也太極端,我們可以嘗試慢慢放手。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首先,學會「暗中觀察」,確保孩子安全

孩子畢竟還在發育階段,許多能力還不成熟,實實在在屬於「弱勢群體」,我們不應該將孩子置於危險之中。

家中的環境布置,要排查安全隱患;室外活動,別讓孩子跑出視線範圍之外。就像記錄孩子的這個幼兒園一樣,旁邊有老師看住孩子,保證他們的安全,卻又與孩子保持一定距離,在暗中去默默觀察和記錄。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其次,改變自己定位,剋制衝動

在剋制去幫助孩子、剋制去鼓勵孩子時,其實家長要對自己付出足夠的耐心。家長不妨在內心裡給自己做好角色定位:我是孩子的「觀察者」。

其實觀察孩子這個行為本身,也會帶給我們足夠的樂趣。

幾個月的孩子自己拉著床頭欄杆,慢慢站起來;

一歲多的孩子,把網球拍伸到床底,去撈玩具小汽車;

三歲多的孩子,一邊望著爸媽的眼睛,一邊努力的嗯嗯啊啊組織語言……

如果家長把自己放在觀察者的定位,去耐心等待孩子自己去有條不紊的探索,會發現許多有趣的小細節,慢慢平復內心焦急的心態。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再次,等待恰當的鼓勵時機

孩子在自己玩耍、獨立探索的過程中,也不總是能保持心態平和。特別是家裡有性子比較急的家長示範時,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失控」。

當孩子跌倒膝蓋撞傷、失手碰壞剛搭好的積木,孩子難免有些小情緒。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地提供幫助和支持,用言語去引導孩子。

「撞了就撞了唄,如果是小傷口處理好就行了」;

「散了就散了唄,我們重新再搭一個積木就好了」。

這其實是在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失敗沒什麼。

除此之外,許多鼓勵也都不一定非要用言語說出來,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拍肩、一個擁抱。聰明的家長會找到恰當的鼓勵時機,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去告訴孩子:我始終站在你身邊。

3歲孩子玩獨輪車,失敗十幾次後成功,這一舉動讓現場成人安靜了

想要培養出品質優秀的孩子,其實也要懂得在「愛」與「放」之間掌握平衡。這不僅是讓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對家長本身的成長也是一種促進。

特朗普證實美國正在升級核武器!詳細現場視頻,盡在「中國網」抖音(78787445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