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文化:「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三類人要注意防病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時節氣候炎熱,暑氣逼人,空氣濕度大,心氣易於虧耗,一些體質較差的人,容易被暑濕之氣乘虛而入,導致疰夏、中暑及腸道傳染病等疾病的發生。
養生先「養心」
天氣熱,如果情緒控制不好,著急上火或心情憂鬱對健康非常不利。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天氣愈熱,心態愈要放平靜。要有「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心境。諸事看淡一點,想開一點。
適當多飲水
夏天容易出汗,體內水分散發地快,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每天要喝足夠人體需要的水,夏天更要適當增加。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一早起來也要喝上一杯涼開水,之後在一天里要少量多次飲水。此外,睡眠要充足,室內空氣要流通,營造一個比較好的休息環境。
飲食要清淡
暑天熱氣蒸騰,間夾濕氣盈盈,部分人會出現情緒低落、食欲不振、疲乏無力等癥狀。此時飲食宜清淡,各種湯粥最養人。如綠豆粥、小米粥、橘皮粥、玫瑰花粥等,有利於補充水分且易於消化,尚有理氣健脾、清熱解暑的作用。
絲瓜、西紅柿、黃瓜、冬瓜、苦瓜、茄子、毛豆、南瓜等時令蔬菜都具有清熱祛火的作用。「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在涼拌菜里加一些薑絲,對身體很有好處。此外,暑氣最易傷津耗氣,可適量吃淮山藥、銀耳、烏雞、鯽魚、蝦等益氣養陰的食品。
夏天的飲食「清淡」並非絕對的少鹽,因為夏天身體出汗多,鹽分丟失快,所以做菜時要適當加些鹽。出大汗以後要喝些淡鹽水。
藥茶可解暑
暑天可適當飲些藥茶,如洋參茶與薄荷青,解暑又養氣。
洋參茶: 取西洋參8到15片、碧螺春茶適量一起放到茶具中,用80℃左右的純凈開水沖泡5分鐘後即可開蓋享受,可補氣、解暑。西洋參具有很好的補氣效果,特別是在暑熱時節,中醫名方「王氏清暑益氣湯」中最主要的一味就是西洋參。碧螺春茶更是具有芳香、清暑熱的作用。二者配用,碧螺春的芬芳之性有助於西洋參補氣作用快速發揮。
薄荷青:取西瓜翠衣6克、蓮子芯7 枚、薄荷葉3片,直接用熱水沖泡,稍涼後飲用,可清熱、解暑、除煩。西瓜翠衣是西瓜皮最外面的一層薄薄的綠皮,用刀輕輕削下來,用鮮的最好,也可晒乾後用,有很好的清暑熱效果;蓮子芯有清熱、安神的功效,再加上疏風、散熱的薄荷葉,這三種清脆的綠色組成的養生茶飲,是夏季有效的解暑養氣佳品。
這三類人要注意防病
老人要防心臟病
三伏天降雨增多,氣壓偏低,是心臟病高發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護心臟。
預防措施:一要保持精神安靜、平和,盡量不生氣。中醫認為與夏季相應的臟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過盛,遇事愛著急發火,需老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練琴、棋、書、畫等;二要做好防暑降溫。多飲綠豆湯、綠豆粥等清淡飲食,少食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如油條、年糕、羊肉等。三是運動不過量。老人運動要適當,以免消耗過大而出現意外。運動以早晚散步為好,每次1~2公里,中午最好睡個午覺,以1小時左右為宜。
中青年要防過勞症
夏天出汗多,身體損耗大,而營養、睡眠不足,損大於補。中青年人要防過勞症。
預防措施:一是保證睡眠防缺覺。如果經常加班加點,就要減少其他活動的時間,以每天保證6~8小時的睡眠為宜。中午應想法睡一覺。睡覺不要貪涼,別讓空調、電扇直吹,以免患感冒、面神經麻痹等疾患。二是飲食營養不可少。早餐要吃好,可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酸奶等。晚上加班要加夜宵,如酸奶、麵包、綠豆粥等,補充營養又消暑降溫。三是少開車多走路。車內多開空調通風較差,空氣不好,再加上塞車,容易造成機體缺氧,甚至突發心腦血管疾病。利用上下班天氣涼快時走路,既運動了,還可呼吸新鮮空氣。
兒童要防脾胃病
大暑天氣炎熱,中小學生吃冷飲非常普遍。兒童為「純陽」之體,患病多表現為實證、熱證,這也是兒童喜歡吃涼的原因,但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臟腑功能還不健全,過食冷飲,胃腸道常被飲料佔滿,會使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從而影響胃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還會使孩子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質分泌減少,影響消化食物。時間一久,還可導致孩子消化功能紊亂和營養缺乏。過食寒涼之物,會傷及脾胃,造成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厭食等。
預防措施:一是家庭自製冷飲當飲料,如冰鎮綠豆湯、冰粥等,既衛生又消暑降溫,對腸胃損傷也小。二是每次吃冷飲不能太多,以一天喝1~2杯冷飲、吃1根冰棍為好。三是運動後不馬上喝冷飲,因為運動後全身在亢奮中,吃涼喝冷對胃腸刺激過大,易引起胃腸痙孿。另外,吃飯時不要喝冷飲,以免影響食慾及食物消化吸收。總之,夏天不要因過食寒涼而導致脾胃虛寒、厭食症。
本文整理自中國中醫藥報
※文化視角:一語點醒夢中人,這些佛門對聯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
※2019年三伏天和三伏灸時間表,冬病夏治千萬別錯過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