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預防醫學IoMT風起雲湧整合AI應用

預防醫學IoMT風起雲湧整合AI應用

作者:DIGITIMES蔡騰輝

未來醫院將聚焦治療「急重難罕」病症,例如預防醫學、亞健康促進將歸納在院前生態,在家醫療、長期照護、復健則歸在出院後領域。預防醫學的概念與計劃不僅能有效分配醫療資源,更能夠創造可持續的健康醫療發展。同時,AI能夠達成許多原本人力做不到的任務,同時也能夠在增進醫病關係的過程中,降低醫療過程的風險,進而提高預防醫學成效以及民眾健康。

醫療專業分工前段:預防醫學

要達成未來這樣「極專業分工」的醫療,陳適安認為整合醫療人員將成為關鍵,包括公共衛生概念教育、營養師、心理師、家庭醫生、照護服務員的專業知識與服務都必須納進來。除此之外,物聯網醫療科技,不僅可以量測生理數值,提供門診醫生參考,更能在院外協助醫生了解病患實時與連續性的血壓與心率數據,身為心臟專科醫生的陳適安相當看好心律不整相關疾病的未來追蹤應用。

當有長期量測數據,醫生能夠找出數據異常時間點以外,也能夠比較時間、日期與生活習慣之間的關聯。比方說,心律數據與平日不同,也可能是當天劇烈運動或是攝取過多酒精。而醫生在問診時能夠與病患再次確認數據異常是否由日常活動改變所導致。如此一來,也才能夠讓病患知道,某些行為可能導致身體狀況不穩定,要多加留心。

AI多層次協助預防醫學

醫學科技學院特聘教授暨院長李友專認為,在醫院外有很多層面,都可利用AI之手,提供警示、預測、監測並提高民眾的健康識能,並以醫療三段五級與AI融合的初級、次級、三級預防為例,分別可以從影像分析記錄飲食、醫療物聯網設備增進醫藥遵囑性,以及藉由多功能智能醫療器材避免疾病惡化與併發症著手。

「醫生開藥、病患吃藥、順利康復」說得容易,徹底執行不易。也因為這樣,李友專認為,這個時候就是可以藉由計算機系統與未來AI預測功能來追蹤病患的吃藥狀況。對此,智能藥盒Tricella創始人Daniel也說,藉由Python程序語言建立系統後台,用大數據分析的方式,可以了解與促進民眾用藥。

「生病但是不要重症;有高血壓但是不要中風;有糖尿病但是不要因此眼盲」。李友專舉例,像是晉弘科技的手持醫療鏡子,也都輕量化醫生的檢查設備,並且讓醫療資源可以深入居家與社區,達成更高效率的健康保健功效;神經元科技也推出了眼球震顫智能眼鏡,藉由收集水平追視、垂直追視、直視、跳視等9個方位的眼球震顫影像數據,進而產生供醫生參考的眼震圖報告。這都可以提供神經內科、急診、眼科醫生進行快速篩檢,搶在黃金急救時間內掌握病患的病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IGITIMES 的精彩文章:

繼VR/AR後「XR」將帶來不同感官體驗
Alexa漸成為智慧家庭控制中樞

TAG:DIGI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