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RCEP談判開啟中國時間,亞太成全球經貿博弈主戰場

RCEP談判開啟中國時間,亞太成全球經貿博弈主戰場

就在中美確定將在下周一於上海開啟新一輪經貿磋商之時,本月23日起,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開啟中國時間。RCEP和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在年初就被給予厚望。但種種跡象表明,RCEP談判已比以往聚集了更多勢能。

7月2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今年以來,RCEP取得了很多積極進展,在貨物、服務、投資三大市場准入談判,進一步加速推進,文本磋商的完成率也大幅提高,「目前RCEP的第27輪談判,正在中國鄭州舉行,隨後在8月2日~3日,還將在北京舉行部長級會議。中方願同各方共同努力,加緊推進談判,儘早解決遺留問題,力爭早日結束談判。」

在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自去年底以來,已有一些涉亞太的大型跨區域自貿協定生效。例如,有11個國家參與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在去年12月30日起生效。今年2月1日,歐盟與日本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生效;6月30日,歐盟和越南簽署兩份貿易協定,同意在10年內逐步削減雙邊貿易99%的關稅。

一位曾接近談判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日韓現在可能把RCEP作為優先。雖然RCEP參與的國家更多,但難易程度與參與方的多少未必完全一致,其中一個原因是三國同質競爭明顯。

RCEP和中日韓談判進展可能逆轉

目前,亞太地區有兩個重要自貿協定,一個是佔全球GDP和貿易總額30%的RCEP,另一個是佔全球貿易量近20%的中日韓自貿協定(FTA)。那麼,哪個會更快達成?

就在今年較早時候,認為中日韓會先於RCEP達成一致的聲音還佔據上風,但現在,由於日韓之間的貿易糾紛等因素,情況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彼時,一位接近中日韓自貿談判的智囊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同樣看法。一方面,由於RCEP涉及國家多(16個成員佔全球人口的48%,佔全球GDP和貿易總額的30%左右),需要協調的因素更多;另一方面,在多年的磋商中,中日韓自貿協定的技術問題基本解決,伴隨三方政治領域問題的逐步解決,該自貿協定更有可能加速達成。

多位專家認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17年三國進出口總額佔全球貿易量的近20%。去年以來,中日經貿合作已經實質性轉暖,中韓原有的自貿協定也面臨升級談判,這是一個良好的時機。在2018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參展企業最多的國家就是日本、德國、美國、韓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不管是哪一個協議能夠先達成,中方都樂見其成。但他同時說,今年是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機制20周年,中方擔任主席國,議題中應當包括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特別是在當前世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達成一個全面、高水平、互惠的協定,對三方都有好處。「雖然現在日本和韓國都對中國有比較大的貿易順差,但是我們還是願意進行平等的競爭,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我相信,在這個過程中會實現優勢互補,各方得益。」李克強說。

不過,今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一項裁決逐步逆轉了這個局面。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崔凡對第一財經記者評論稱,日韓關係緊張,中日韓談判可能會受影響。

事件起源於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後,韓國發布對日本福島及周邊8個縣海產品的限令。2015年5月日本向WTO發起申訴,但今年4月11日,WTO的上訴機構做出了終審裁決,結果顛覆了一審的結果,判定韓國的限令具有正當性。

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從4日起對韓國的三種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加強管制,並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就此事召開公眾聽證會的最後期限為7月24日。韓國試圖通過外交渠道、訴諸WTO等多手段,應對這一「史無前例的緊急狀況」。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位日內瓦官員處獲悉,在5月28日,日本對於一審結果表達了不滿,並獲得美國支持;日本對韓國實施管制措施後,在7月9日、24日的多場會議中,韓國稱日本的相關措施違反自由貿易原則並要求撤回,但目前未見明顯成效。

在各類複雜原因之下,日韓現在可能會把RCEP作為優先,這使得RCEP的談判進展或將快於中日韓自貿協定達成。但一位日內瓦資深觀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評論說,今年年底前中日韓三方峰會若能如期舉行並給予推動,將是重大利好消息,並將對RCEP的進展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是否會加入CPTPP

而在積極推進RCEP的同時,除了中日韓自貿協定外,中國是否還在考慮其他選項?這也是外界關注的重點之一。

高峰表示,RCEP各談判方推動談判儘早結束的態度更趨積極。在今年6月舉行的東盟峰會上,東盟十國領導人重申了東盟關於年內結束RCEP談判的承諾。

然而,RCEP談判也存在一些難點。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首先,東盟作為領導核心,無法協調區內大國例如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之間的政策差異性等,不能在區域合作談判中提供足夠的向心力;其次,印度的立場和態度,深刻影響著RCEP談判的進程和走向。印度參與RCEP,面臨著「反貿傳統」的抵制、在亞太區域價值鏈中存在感和融入度低下,成為RCEP談判的主要障礙。

「同時,諸如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都將在2019年舉行國內大選,澳大利亞正在進行聯邦議會選舉,各國的政治周期和領導人變動,也將對RCEP的前景產生重要影響。」 張琳說,此外,RCEP推進的動力,來源於美國主導亞太區域一體化安排的競爭性驅動,隨著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曾經形成的TPP和RCEP兩大機制並行競爭的格局不復存在。面臨中美貿易爭端,東盟明顯具有強烈的騎牆政策的選擇原因。完結RCEP談判可能會導致美國的不滿,而懸而未決則會增強與美國、與中國的談判籌碼。

一些專家認為,此時,中國應該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選項。而2017年下半年,也確實傳出中國有意加入CPTPP的信息,引發全球關注。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副主任蘇慶義認為,與四年前TPP剛完成談判時的情形相比,中國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有利於中國加入CPTPP。中國加入CPTPP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必要性體現在:美國未來重返CPTPP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國儘早加入CPTPP能帶來經濟層面、深化自身改革開放、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三方面的收益,並有利於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可行性體現在:與TPP剛完成談判時的情形相比,中國的制度和政策與CPTPP規則的差距已縮小;CPTPP開始考慮成員擴容問題;美國不屬於CPTPP成員,程序上無法阻撓中國加入;中國在中美經貿磋商中積累了談判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經驗。

2019年1月10日,中國首度對外界回應該議題。高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們注意到CPTPP的最新進展情況。當前,有關國家積極推進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希望進一步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充分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但一位中美談判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此前,對於TPP,中國國內一些專家認為可以考慮加入談判,但是因為國內條件不具備。但現在的情況有較大變化,從國際博弈大局及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現實考慮,當前認真研究加入CPTPP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不過,內部研究協調難度不小,協定涉及眾多領域,標準非常高,改革進入深水區,如果沒有來自最高層的決心與大力推動,恐怕難有作為。」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如果日本拋出CPTPP這個球,中國應該完全可以接住。若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經濟體能夠攜手,將使這個區域性協定升級為範圍更廣、質量更高、水平更高的自由貿易協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社論:協會脫鉤促推去行政化改革
央行詳解焦點問題:金融數據、包商銀行、降息、libra等都回答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