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長期的進化過程讓人類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禦機制,這種機制最早由弗洛伊德發現並總結,從人的兒童時期就已存在,經過無初次的固化,最終在大腦中形成了明顯的神經元痕迹,並成為了人類的習性。

對於拖延症也是如此,研究表明,拖延症往往是從童年開始的,它正是來源於家庭的排斥和挫敗感,當孩子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時,他就會選擇放棄或者抵抗,這種防禦機制會在成年後有明顯的表現。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希望控制孩子的一切,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在父母的潛意識中,他們希望孩子處於安全的管控範圍之內,可正是這種潛意識,卻讓孩子不斷地接收一些指令,重複如「巴普洛夫式」的反應活動,而失去了自我選擇的權利和慾望,這無疑是非常可悲的。

尤其是父母經常會忽略掉孩子的想法,在說完一套理論之後沒有以身作則,不僅破壞了他們在孩子心中的權威,更讓孩子們誤以為父母可以隨意改變規則,失去了信任。

有些孩子則出現了自卑傾向,這是對於自我價值認同的障礙,也會產生價值觀的偏移,比如暴力、父母吵架、數次搬家,父母情緒上的不穩定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孩子,進而成為孩子的「累積性創傷」,比如孩子在學習時候經常會遇到不懂的問題,這時我們需要父母的幫助,大人的一句「問你老師去,我太忙」可能就會讓孩子產生不快樂、傷心的情感,長此以往,這些憂傷累計起來就會成為內心不安全感的由來,通過拖延來應對危機。

拖延症者的一個典型特徵是追求完美,有時候確定的規則有利於他們做出選擇,比如今天寫一篇任意題目的作文,很多人可以完成,可是如果是給出一個題目,比如「如何教育孩子」,很多人則失去了表達的慾望,因為他們覺得限制了想像空間,因此產生拖延事件,而不交卷則會給拖延者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有些寫作者也同樣如此,不到最後一刻絕不下筆,他們的生活經常處於崩潰的邊緣,「如果下周要求交稿,那麼我下周動筆,則可以修改的次數少,而會達到相同效果」,正是這種心理上的暗示,不停折磨著拖延者的內心,他們有時候沉浸其中,自得其樂,有時候卻又備受折磨,痛不欲生。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有這樣一個嚴重拖延症的會計,他非常自我,他知道馬上要出局一份審計報告,但是從心理上他討厭一個詞:應該。如果按時交出,他會感到非常懦弱,而如果不交,所有人都會注視他,並且知道誰才是掌控者。所以他不僅會「忘記」做審計報告,也會本能地拒絕所有給他安排工作的人,只有他感覺有必要去做的時候,他才會「順理成章」的去完成,美其名曰「享受主導權」。

關於時間的本質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亞里士多德曾經有個「倒樹理論」,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旁邊沒人,會有響聲嗎?也就是說沒有人來測定時間,時間是否存在?牛頓相信時間是絕對的,不管是否有人來測定,時間始終都存在。拖延症者對於時間的流逝有自己的感覺,他們生活在「主觀時間」的世界裡,注重個人對於時間的掌控,而有意忽視客觀時間的存在。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有趣的是,拖延症者往往都是年輕人,科學家發現,老年人患有拖延症的人非常少,這與他們意識到時間的價值,知道自己所剩時間不多有關,因此,拖延症也是客觀時間與主觀時間的博弈,就像是內心中的「好小孩」與「壞小孩」,他們一直在搏鬥,直到生命終結。

拖延症的產生是由於生理、心理和經驗共同作用形成的,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幫助規避心中的恐懼與煩惱,並且這種心理調節功能的好處讓拖延者非常「心安理得」,但同時其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抑制了進步的源泉。其實改變並非是一件壞事,很多人只是沒有改變的勇氣,也就是不願意脫離開舒適區,即時有時候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後果。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其實,改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重點就是心態的轉變,從有意識有行動發展到無意識有行動,這個過程可能是痛苦而長期的,所以那些不願意改變的人也無需強求,畢竟生活是自己的,真實感受最重要。

在這裡,介紹幾種改變的方法,希望對於那些想要改變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1、 制定明確的目標,並進行可行性計劃分解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可操作性是目標是否可行的一個重要考量標準,可以將具體的目標進行分解,分成幾個小的步驟來完成,並且給每個步驟設定時間,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以此來督促自己。

2、 學會時間管理,最有效地提升時間效率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這句話說起來非常容易,但其實拖延症就是一種「心理障礙」,時間就是拖延症心中的一堵牆,我們應該把時間看做固定、有限的,可能這也是最令我們難受的一點,所以我們需要有計劃性,對於那些重要的、優先順序高的事情要優先做,那些可做可不做的就先放著。

3、 學會拒絕與妥協

有時候我們是因為無法拒絕所以才拖延,這些都是過多信息導致的,所以我們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幫助,同時也要學會拒絕那些毫無意義的追求,這些都是損耗我們生命的東西,比如一些空洞無味的事情。

4、利用身體減輕拖延

拖延症源自孩子童年和眾多因素,想要改變了解下這五步

身體狀態的好壞會影響我們對於事物的感知,因此應該讓身體健康,讓感情愉悅,並且隨時注意心理暗示,多給一些積極向上的暗示,少一些負面情緒,心情好了也會帶動我們做事的積極性。

5、 注意儀錶,由外而內

可能我們並不會太注重外表,但是好的儀容儀錶確實能夠改善別人對於自己的印象,並通過身體、語言等方式表現出來,因此也會影響到我們對於事物的看法,所以除了自我監督外,善於利用外在改變強化內心也是我給出的建議。

拖延症並不可怕,這是一種正常的保護機制,給自己做一個規劃,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身體、心靈也會更健康地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