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美軍投廣島的原子彈為何在空中爆炸,而不是落地後引爆?

二戰時,美軍投廣島的原子彈為何在空中爆炸,而不是落地後引爆?

在人類的戰爭史上,廣島是唯二遭遇原子彈襲擊的城市,更是第一個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城市,對於日本人而言,雖然過去了幾十年的歲月以後,他們至今難以忘記核武器給這座城市帶去了傷害。

1945年8月6日的那一天,美軍轟炸機所攜帶的那顆名為「小男孩」的炸彈,在這座城市的上空引爆。核爆炸以後,整個廣島成為了人間地獄,數十萬的人口被埋在了廢墟建築之下。不過奇怪的是,空投的炸彈一般都是落地後爆炸,為何這顆原子彈在高空爆炸,而不是在地面引爆的呢?

其實當時這顆原子彈的爆炸高度,是根據非常科學而精準的計算而得出的距離。當時美軍決定引爆原子彈的高度為距地面1800英尺的地方,大概就是在高空500米左右。之所以會選擇這個距離,有著以下幾大重要原因。

第1個原因:與原子彈爆炸的原理有關。原子彈想要產生巨大而永久的傷害,主要依靠的就是核聚變。這顆「小男孩」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3,000噸烈性炸藥爆炸以後產生的巨大危害。

因為在原子彈的爆炸中心將會產生超過10倍大氣壓的強大衝擊波,這股衝擊波將以球形向四周擴散而去,如果在500米左右的高空引爆,爆炸中心所產生的440米/秒的風壓,將會進一步擴大原子彈的危害,從而發揮出這種武器的最大價值。正是因為美國在爆炸之前就已經算出這一精準數值,才確定了要在高空引爆原子彈。

第2個原因:與美軍攻擊的目標有關。如果經常看一些軍事欄目的讀者會發現,一顆炸彈如果能夠直接命中目標,將會產生巨大無比的傷害。

而美軍之所以不將投彈目標定為地面的某一處,就是因為他們此次的目標是摧毀一座城市,而不是單一的摧毀某一個地區或者某一座設備。前文中有提到,高空引爆以後原子彈所產生的傷害是巨大無比的,且具有持續性的,這也是高空引爆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3個原因:地面引爆將會削弱原子彈的威力。上文曾提到,原子彈所形成的傷害衝擊波是一個球形擴散的趨勢,當它撞向地面以後,爆炸範圍只會在地面形成一個半球狀的衝擊波。

因為另一半的衝擊波會被地面快速吸收,尤其是地面的一些起伏變化的地形,更會攔截衝擊波的擴散,這就導致原子彈的威力大打折扣。

原子彈的另一種危害就是產生輻射粒子和射線,當原子彈命中地面以後,這些粒子、射線的擴散範圍也會降低。如果停留在空中,那麼就會增強二次輻射,造成更加永久性的危害。

第4個原因:保證投彈轟炸機可以安全撤離。美軍當時投放原子彈所使用的是B—29轟炸機,這種飛機在當時最大的平飛速度只有587公里/小時。當時原子彈會產生強烈的衝擊波,美國計算飛機必須撤退到距離爆炸中心至少9公里的地方,才能為轟炸機提供一個足夠安全的距離。

也就是說,這輛轟炸機需要在55秒的時間裡狂奔9公里經過精確計算,當這顆原子彈在高空500多米的地方引爆之時,飛機足夠撤退到一個安全距離。以上這4個原因,才是原子彈在高空引爆的最後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同為蜀漢五虎上將,為何三個人能夠封神,另兩個卻依舊是凡人?
都是朱元璋一起長大的發小,且戰功赫赫,為何兩人命運截然不同?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