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起底20家上市城商行發展現狀:個人信貸平均餘額破1100億,與助貸機構合作成趨勢

起底20家上市城商行發展現狀:個人信貸平均餘額破1100億,與助貸機構合作成趨勢

來源:消金界

作者:孟永

城商行全稱為城市商業銀行,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的城市信用社,後通過國家逐步整合,最終發展成為今天的城市商業銀行。

作為我國銀行業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城商行定位於「立足當地,服務當地」的理念,為地方經濟發展及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提供了足夠的金融服務。

在政策鼓勵消費金融的今天,一直走在改革前沿的城商行積極抱技術、擁抱變化,在穩固B端企業金融需求的同時,不斷嘗試,並通過與金融科技企業開展技術、風控、流量等合作,積極豐富個人全方位、立體化的信貸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A股主板上市城商行有10家,在H股港板上市城商行有8家,鄭州銀行(002936.SZ)與青島銀行(002948.SZ)成為「唯二」兩家A H股上市的城商行。

本文將從資產規模、信貸餘額、個人消費信貸餘額、信用卡信貸餘額、不良貸款、零售業務利率、凈利差及凈息差、分支機構、合作機構等9個方面剖析20家上市城商行業務發展狀況,起底真實的城商行個人信貸現狀。

01

資產規模

從資產規模總額來看,破萬億的城商行有6家;北京銀行(601169.SH)在20家當中資產規模最高,達到25728億,上海銀行(601229.SH)次之,總額為20277億,江蘇銀行(600919.SH)排名第三為19258億,即將逼近兩萬億大關。

除此之外,南京銀行(601009.SH)、徽商銀行(03698.HK)、寧波銀行(002142.SZ)資產規模也都突破萬億大關,資產規模分別為12432億、10505億、11164億,其中徽商銀行是首次挺進「萬億俱樂部」。

從增速來看,甘肅銀行(02139.HK)增速最快,達到21%,而盛京銀行(02066.HK)及天津銀行(01578.HK)受宏觀經濟及自身業務調整的影響,雙雙成為20家當中增速為負數的企業,天津銀行更是在2017年資產規模破萬億的背景下,2018年又重回萬億之下,變化不小。

02

信貸餘額

信貸餘額方面,依然是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位居前三甲,其中北京銀行是唯一一家信貸餘額破萬億的城商行,達到12618億元,甚至高於一半以上城商行的資產規模。

從信貸餘額組合來看,佔比較大的依然是企業貸款餘額,20家企業信貸餘額的比重都超過了50%,說明各家依然是以B端信貸需求為主,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城商行個人信貸餘額佔比趨近50%,如哈爾濱銀行(06138.HK)及中原銀行(01216.HK),個人信貸餘額佔總餘額的比重分別高達45%與41%。

總體來說,信貸結構優化依然可期,個人信貸仍然有較大提升發展空間。

03

個人消費信貸餘額

個人消費信貸作為近幾年的風口,各家城商行都在積極拓展該類業務,除自身開發提供滿足個人購物、旅遊、學習、消費等信貸產品外,如重慶銀行(01963.HK)的「快E貸」、「捷e貸」,盛京銀行的「e享貸」、上海銀行的「快線貸」等等,各家也積極與國內金融科技巨頭合作。

據2018年底最新數據顯示,個人消費信貸餘額破千億的有3家,上海銀行個人消費信貸餘額1574億元,排名最高,這和該行地處在上海「魔都」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有關,金融的普及化及大量白領的超前消費觀念,為其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極具優勢的土壤。

寧波銀行及江蘇銀行分居二三位,個人消費信貸餘額分別達到了1149億、1056億,其中寧波銀行消費信貸餘額佔個人信貸餘額的比重達到了80%以上,發展不可謂不迅猛。

04

信用卡信貸餘額

信用卡業務方面,各家發展情況不一,如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因為地處經濟較發達地區,故信用卡使用普及率相對較高,對該類業務的開展也相較於其他地區更有受眾優勢,因此信用卡信貸餘額也相對較高。

上海銀行2018年底信用卡信貸餘額309億元,占其個人信貸餘額的比重為11.18%,不僅量上處於領先地位,在比重上面也處於中等偏上水準。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城商行從2018年才開始開展信用卡業務,如中原銀行與青島銀行,都是在2018年才發力發展信用卡,但2018年底,中原銀行已發行100萬張信用卡,青島銀行僅僅三個月發行18萬張信用卡。

兩家發卡速度及規模雙雙打破此前的行業最高記錄。

從數據上可以得出的是,隨著信用卡知識的普及,地處三四線城市的信用卡,其使用數量及使用率將會迎來快速增長時期。這對於城商行來講,是一次機遇,同時也是一次挑戰。

05

不良貸款

行業平均不良貸款餘額為52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54%。

從金額絕對值來看,北京銀行不良貸款金額處於較高的水平,為184億元,但從相對指標來看,其不良貸款率為1.46%,卻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金額絕對值較高的原因在於其較高的在貸餘額基數。

從個人不良貸款來看,哈爾濱商業銀行在金額及比率上,均高於其他城商行;分個人消費貸款與信用卡貸款來看,信用卡不良貸款明顯高於個人消費貸款(主要原因在於個人消費貸款中大件產品消費貸款佔比較高,如購車貸款、裝修貸款等)。

06

零售業務利率

零售業務主要是指商業銀行指對個人、個人經營者及個體戶提供的金融服務及相關增值服務業務。

從各家表內信貸餘額分布來看,其主要指向的還是個人信貸方面,包含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墊支及個人經營貸款等等。

結合2018年數據來看,行業零售業務平均利率5.9%,其中甘肅銀行最高達到7.8%,盛京銀行最低4.7%,兩者相差3個百分點,資金價格差異還是較大。

07

凈利差及凈息差

凈息差及凈利差,是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兩個重要指標。

凈利差是指商業銀行的生息資產平均利率減去付息負債的平均利率,相當於銀行做資金業務買進和賣出的差,金額越大,說明城商行賺取的利息收益越高。

凈息差又稱利息凈收入/生息資產的平均餘額,是一個相對指標,主要衡量銀行生息資產的盈利能力。

結合2018年數據來看,中原銀行在凈利差與凈息差方面均處於領先位置,其中凈利差為2.81%,凈息差為2.83%。

08

分支機構

從分支機構來看,城商行成區域化發展結構,一般是以當地為核心向周邊輻射,主要是以省會為中心,向省內其他地區輻射,並最終覆蓋臨近省份部分地區。

據2018年數據顯示,城商行當地分支機構占其總分支機構的佔比一般在50%以上,除上海銀行、北京銀行等幾個全國性城商行外,大部分城商行省外分支機構較少,體現了其立足當地發展的特點。

09

合作機構

隨著助貸方式的興起,各城商行也積極與金融科技巨頭合作開展導流、助貸業務,藉助金融科技巨頭的流量、技術、信用評分、風控等優勢,積極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提升個人消費端信貸佔比,優化原有信貸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以太坊2.0開發工作取得顯著進展,離多客戶端測試網發布更近一步
捷信集團招股書盤點:業務結構優化,推動凈息差上升至15.7%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