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是誰,他們的代表作又是什麼?
1、關漢卿
關漢卿約生於金末或元太宗時,賈仲明《錄鬼簿》弔詞稱他為「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有《竇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
關漢卿與下層的民眾有深入的交往,並且經常參加演出,和許多演員都有深厚的感情,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數是血淚交加,字字句句曲盡人情,為人民大聲疾呼,感天動地。在中國歷史上,文人眾多,但是像關漢卿那樣堅持為人民而創作的卻少之又少。他創作了《竇娥冤》,為竇娥鳴不平,實則是為以竇娥為代表的勞苦大眾舉旗吶喊,代百姓表達自己的不平。浩蕩文壇立陣頭,鐵肩擔道義。
一個作家的靈魂是不能下跪的,要為人民大眾流淚。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單刀會》中的關羽,是中國忠義仁勇的典範,他去東吳明知有詐,凶多吉少,卻毅然而然地去赴會。」我漢皇仁義用三傑,霸主英雄憑一勇;一個力拔山,一個量容海「,一個短劍下一身亡,一個靜鞭三下響;祖孫傳授與兒孫,至今日享、享。廣大的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渴望擁有一個安寧的環境,呼喚著能夠出現英雄擺脫異族統治。在他赴會時,面對江水唱道: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道出了一個血淋淋的本質:一個王朝的建立是用鮮血染成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就是這樣的,如果統治者開明的話,人民會過上好的生活,如果統治者無道的話,人民則是痛苦不堪。
2、白樸
據元人鍾嗣成《錄鬼簿》著錄,白樸寫過15種劇本,題材多出歷史傳說,劇情多為才人韻事。白樸的詞流傳至今一百餘首,大多以詠物與應酬為主;其作品歌詞典雅,屬於文采派,雜劇有16種,他善於利用歷史題材,敷演故事,因舊題,創新意,詞采優美,情意深切綿長,在文學史和戲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的劇作的藝術成就,早已成為文學藝術上的重要研究課題。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天凈沙·秋》等。
3、鄭光祖
鄭光祖是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據學者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瑣倩女離魂》、《芻梅香騙翰林風月》、《醉思鄉王粲登樓》、《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除了雜劇外,鄭光祖還寫過一些曲詞,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數二曲,無論寫景抒情,都是清新流暢,婉轉嫵媚,在文學藝術的研究上有很高的價值。
4、馬致遠
馬致遠是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有描述王昭君傳說的《漢宮秋》以及《任風子》等,《漢宮秋》被後人稱做元曲的最佳傑作。馬致遠的散曲作品也負盛名,現存輯本《東籬樂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數17套,作品除散曲外,今存雜劇《漢宮秋》、《青衫淚》、《薦福碑》等七種。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形式,虛掩其外,而憤世抗世的內容,則深寓其中。 雖其大多數雜劇的戲劇效果不是很強的,但前人對他的雜劇評價很高,元末明初賈仲明在詩中說:"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姓名香貫滿梨園"。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劇中所抒發的人生情緒容易引起舊時代文人的共鳴,二是語言藝術的高超。
TAG:萌小糸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