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在多數人眼中,蕭克上將是一位儒將,軍事貢獻不及他在文學的名氣大。

因為他寫作的一本《浴血羅霄》曾獲得茅盾文學獎。

其實,蕭克打仗,比他的寫作還要強很多倍。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紅軍時期,蕭克就是軍長、軍團長級別的將領。並且指揮紅軍打過不少好仗、奇仗。

在30年代,他曾未放一槍一彈,將敵一旅長和團長被活捉而去,殲敵1700。此戰,他的敵手是陳誠的嫡系師長王東原。

這位王東原長壽活到97歲,至死都沒想明白這一旅長一團長是如何在陣地被紅軍掠去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得先從王東原說起。

王東原是安徽人,卻在湖南於何健手下為將,因為與陳誠是保定同學,被陳提攜為第15師師長(有資料說他於1935年升任師長,時間上是不準確的),並被派去江西永新「剿共」。可是手下旅長張彀中與軍長劉建緒是同鄉,打得火熱,窺視師長之職,時刻想王東原取而代之。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一天,軍長劉建緒突然從茶陵發來一份急電說:

「據報江西永新方向巨『匪』有向酃縣進擾,截擊運輸線模樣,希偵查明白,回師痛剿,勿任漏網,並限立復,劉建緒。」

王東原本來對劉建緒存有戒懼心,劉既來電,不敢不理,於是改而藉此討好,緩和他支持張彀中奪取師長慾望,立刻複電:

「軍長劉:

電祗悉,謹遵鈞命,擬留汪旅鎮守永新,職親率侯、張兩旅於即日由永新出發,向酃縣方向『搜剿』一舉而聚殲之,確保後方聯絡線安全。

職王東原。」

可是在未出發前,當天下午,王東原就接到報告,紅軍約5000人,由安福金田方向有向永新進犯企圖。他立即緊張起來,好在安福方向尚遠,而劉軍長的電令非執行不可,於是還是硬著頭皮,下令明早5時集合完畢,派43旅旅長侯鵬飛為先遣支隊司令,向酃縣方向前進,迎頭痛擊紅軍,本人率張旅和師直屬部隊,在侯旅後方5000米遠處跟進。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可是,第二日早晨出發後,到了上午10時半,不料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先頭的侯鵬飛旅長及其第86團團長徐本楨已被紅軍在澧田附近埋伏截擊,活捉而去。隊伍全未展開,也未放一槍,就由紅軍押著侯旅長、徐團長兩人,令其下令所部,立刻登上山上樹林中集結,如不聽令,立刻槍決。侯徐兩人只得下令:所部全體立刻上山。侯旅所有官兵都知道遇變,但誰也不敢放一槍,誰也不敢停一步,好像趕鴨子一樣,頭也不敢回一下,立刻快快爬上山去了。後邊一團是第85團,由徐洞團長率領,停步不前,既不敢追,也不能放一槍,生怕打著徐本楨本人和侯鵬飛本人,束手無策,只好飛報在後方5000米遠處的師長王東原。

這時,王東原只知發生了事故,但未聽著打槍,正在納悶中,不幸消息傳來!他馬上面如土色,半天只說:「糟了!」癱軟下來,抱頭大哭,如喪考妣。

過了大半天,他才緩過神來,派兵跟蹤「追剿」,下令:「搶救旅、團長,有功者賞洋一萬元。」可是,主力跑過去,追到山,早已不見紅軍和徐旅一個人影子。

王東原一場「搜剿」戰,在行軍不到20里,未放一粒子彈,未殺傷一人,便白白送紅軍一筆大禮,計有旅長侯鵬飛一名,團長徐本楨一名,副旅長以下到團長營連排長,全團官兵和旅部直屬官佐士兵1700多人。結果,他嚇得率領主力立即原路返回,約在下午3時才全部撤回永新城,下令用機槍封鎖城門。

戰後,第15師的政工處長何英譏笑說:

「紅軍這種巧妙戰略與戰術,真是從天而降,使你措手不及,便束手就擒。尤其是最滑稽可笑的事,是用你原來指揮人,押著你下令向紅軍所指示方向前進,還不敢慢走一步,還不敢回頭看一下,手中有槍不敢打,有子彈手榴彈不敢放,一放了就會打著你自己的人,你的旅長團長馬上就要死在刀下,成為分屍魂,後邊的部隊,只是張口瞪眼送行,也是不敢放一槍拋一彈,真是使你啼笑皆非,欲哭無淚。」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發生如此尷尬之事,如何善後,如何上報,便成了最嚴重和最迫切的問題。王東原思想紊亂,到了下午6點鐘才勉強吃了早餐。到7時,約見手下商量如何應變,隨後議決:

1.電呈何健和劉軍長報告事變經過,捏報苦戰情形,以減罪過,自請處分。

2.派參謀長陳孔達代理43旅旅長,調師直屬工兵營編為第86團,以工兵營長劉履德代理團長之職。

3.密派陳孔達專程往南昌,向陳誠面報苦況,請他在委座前代為緩頰。

4.函知侯、徐家屬說二人有病,免得前來糾纏。

5.密切注意張彀中的行動。

幾天之後,被俘官兵被紅軍放回來,三五成群歸來。王東原獲悉:紅軍對俘虜均很好,但開了一次公審大會,一些俘虜控訴團長徐本楨剋扣軍糧軍餉,吃空缺,虐待士兵,已被宣布罪狀,執行槍決了。侯旅長也有士兵控訴,但當場帶下去,不知帶到哪裡去了。

不久,一批釋放的俘虜帶回了侯鵬飛的親筆信,是寫給政工處長何英的:

「北平兄:

我很好,紅軍極優待,這方面缺藥品、棉花,計開……若干種,請向師座東公言,趕緊籌辦好,限某月某日某時派員兵親送到某某地點某某村東頭土地廟門前交貨,不準帶武器,保障來的員兵安全回歸,千萬,萬萬,不可失信,否則紅軍紀律嚴明,就會將我就地槍決。那就是東公缺德,見死不救,於心何忍。紅軍好的很,就是紀律嚴,千萬不可拿我性命開玩笑。

弟侯鵬飛合手」

何英拿著信交王東原。王只是流淚,一言不發。何英說:「不解決不行。徐已死,侯尚在,如果坐視不理,上邊更會追究。他的夫人真會來與你拚命,更無法解決了。」

王東原只好勉強答應照辦了。

紅軍指揮此戰的,就是紅六軍軍團長蕭克。

此戰未放一槍,一旅長和團長就被捉去!敵將活97歲沒想明白咋回事

至於侯鵬飛的結局,據何英的回憶錄記載:「以後不知消息,不知存亡了」。

戰後,「見死不救」的第85團團長徐洞被免職,王東原受到警告處分。有意思的是,這個王東原後來又當了軍長、軍團長、集團軍副總司令、戰區副司令長官等職,活了97歲。但是,在晚年,他談及侯鵬等人被活捉之事時,還是心有餘悸地說:「不放一槍,捉去一旅長一團長,紅軍不是天兵,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我至今都沒搞明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冠任 的精彩文章:

彭德懷只剩280人,萬分困難下打一勝仗,不料撤離時找不到了政委
這個大戰局,敵我都到了千鈞一髮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險情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