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初唐四傑聲名鵲起之時,此人卻輕蔑地說:全部都是背時鬼

初唐四傑聲名鵲起之時,此人卻輕蔑地說:全部都是背時鬼

現在說起唐朝詩人,很多人會自然而然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杜牧等等。他們固然是站在詩壇的頂尖人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成就也是時代所造就的,他們的成功,離不開「初唐四傑」的貢獻。

所謂「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個人,從現在來看,普遍認為王勃的成就最高,是「初唐四傑」之首。其實在當時,四傑的排名根本不分先後,從各種史料和名人的傳記來看,提及他們時,名字都是混亂排序的,這說明他們的名氣都是旗鼓相當。

唐詩無疑是既春秋戰國和漢末魏晉之後,詩歌的又一巔峰,但在唐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並沒有這個苗頭。因為那時候的詩歌,仍然承襲了齊梁的遺風,寫得倒是細緻入微,特別講究詞工。但是,一方面題材太過狹窄,另一方面沒有感情,實際價值不高。更要命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特別喜歡宮體詩,特別是上官儀的「上官體」風靡一時。看起來,唐詩仍然會繼續低迷,根本沒有可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就是因為「初唐四傑」的努力,在他們的時代,雖然沒有讓唐詩完全擺脫齊梁的艷俗,但卻已經開始扭轉這個詩鳳。也就是說,瑰麗豪邁的李白,沉鬱頓挫的杜甫,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事實證明,無論是文人還是百姓,對於文學藝術的欣賞都是識貨的。四傑的文風、詩風,無疑給唐朝帶來了新的活力,如同一縷新風,讓詩壇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因此,這四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家喻戶曉,人所共知了。

學而優則仕,這在古代是最正宗的思想。四傑也抱著「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的心態,紛紛當官。當他們還是初入仕途的時候,就曾有好事者問一位叫做裴行儉的人,這四人的前途如何。裴行儉毫不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士之致遠者,當先器識而後才藝。勃等雖有文華,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邪!楊子稍沈靜,應至令長;餘得令終幸矣。

他的意思是,如果要想當大官,並不是在於才藝,而是在於器量學識。王勃雖然有才華,但浮躁而沒有見識,難道是享受爵位的人?楊炯稍微穩重一些,應該能做到縣令級別的官員,其餘二人,最後能夠做到縣令就不錯了。

這個裴行儉是什麼人,敢做出如下的判斷?其實,在小珏看來,他有可能是最被低估的唐朝名將。裴行儉是蘇定方的徒弟,盡得其行軍打仗的精髓,偏偏又是進士出身,可謂文武雙全。他為唐朝鎮守邊關,多次打敗突厥並擒獲多位突厥首領。神奇的是,在出征的時候,他能識別天氣,地理,在茫茫的荒漠上行軍不迷失方向。

更為神奇的是,他還有一套識人的相術。他識別人,不依賴任何工具,只是憑藉一雙慧眼。據《資治通鑒-唐紀》記載,他有次遇到剛中進士的王眘與咸陽尉蘇味道一同逛街。裴行儉趕緊迎上去,很有禮貌地向他們說:

二君他日必定為相,仆有弱息,請多多關照。

後來,王眘是唐高宗的宰相,蘇味道是武則天的宰相,可見裴行儉眼光之毒辣。其實,王眘就是王勃的哥哥,名氣卻比王勃小多了,裴行儉卻不人云亦云,堅持了自己的判斷。

事實也的確如此,王勃仗著自己的才華,在王孫子弟鬥雞時,竟然寫下《檄英王雞文》,結果惹得唐高宗不快,將其驅逐。後來他又因為害怕私藏罪犯而被問罪,便將罪犯殺死。雖然因為大赦而逃過一命,卻連累了父親貶謫為交趾縣令。就是他去看望父親的路上,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也是在看望父親的路上,他溺水而亡,年僅27歲。

楊炯雖然活到了四十多歲,但生性殘酷,經常將下屬責打致死。他雖然當上了盈川令,可也就止步如此,再無建樹。至於盧照鄰、駱賓王,都是下場凄涼,一個忍受不了病痛,自殺身亡;一個擁護徐敬業,做了反賊。

看相面之術,能夠判斷前程,純屬無稽之談。大概,裴行儉是根據四人的行事做派,推測他們的未來經歷,這才是高明之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第二難記的古詩,生僻字的樂園,讀一遍都頭皮發麻
皇帝製造了權勢最大的宦官,皇后說:陛下請看看這本書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