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再逼孩子硬背古詩了!每天花15分鐘做這件事,語文成績暴漲

別再逼孩子硬背古詩了!每天花15分鐘做這件事,語文成績暴漲

這個時代飽讀詩書的牛娃,一個賽一個。

還記得今年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舞台上,六年級小學生陳瀅嗎?

他稚氣未脫,卻淡定從容,才氣驚人。在難度翻倍的「雙字飛花令」中,背出了5首包含「江南」的詩句,秒殺比自己大20歲的選手。

在「出口成詩」環節,僅用一半時間就答對了全部12道詩詞,董卿連連驚嘆:「非常輕鬆,答得漂亮!」

另一位13歲小才女鄧雅文,以紮實詩詞功底,從2萬多名初賽選手中脫穎而出,連續四期成為擂主。

盈盈一笑,靈動溫雅;詩詞歌賦,信手拈來。網友評價她:洛陽女兒面似花,腹有詩書氣自華。

他們身上深厚的文化底子,出口成章的自信洒脫,讓我們著迷,也讓我們明白,堅持學古詩詞的意義。

詩詞養人!背詩詞長大的孩子,眼界和格局都不一樣。

看滾滾長江,別的孩子只會喊「哇,浪好大」,你的孩子可以感受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磅礴壯闊;

與摯友惜別,別的孩子只會難過傷心,你的孩子會說「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既又拳拳不舍,又有依依真情;

逢中秋佳節,別的孩子只會複製粘貼祝福語,你的孩子會說「願把團圓盞,年年對兔宮」......

詩里有山川四季,浩浩湯湯;詩里有登高羈旅,歡聚別離;詩里有歲月風物,真趣沛然。

若沒有受過中國古詩詞熏陶,看花便只是花,聽雨依然是雨。領悟不到生活之美,更說不出有韻味、有深度的語言表達,實在可惜!

正確的學詩方法

應該是越學越輕鬆,越學越有趣

可是,如何讓孩子發自內心喜歡古詩詞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很無奈。古詩詞書一摞一摞地買,自家孩子就是不愛讀,一背詩就開始犯困、走神。

即使勉強背誦下來,也是前腳背完後腳忘,逢考必丟分。

想幫孩子又不知道怎麼辦,畢竟背誦記憶都是自己的事。

硬背,孩子痛苦;不背,又是明晃晃的分數。

從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所有中小學語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在新標準里明確規定:

新語文教材中,一年級到六年級古詩詞數量調整為128篇,同比增加86%;初中的古詩詞數量調整為132篇,同比增加51%。

我想說,如果大家早點遇上這個老師,一定能省心很多。

他就是梁俊,他曾幫助山區學生從不懂漢字,到靈活運用詩詞寫作文。

他創作的「民謠五步學透古詩詞」,被清華附小、人大附中的一線語文名師引入課堂,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中國詩詞大會》評委康震老師強烈推薦。

梁俊老師的神奇之處在於,他能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里,自然而然地背誦古詩詞。

他說,既然古詩詞是繞不過的必背項,那不如換種方式,讓孩子真正喜歡古詩詞,通過語文大關吧。

奔波千里拜訪高校學者,每天死磕曲譜

他讓孩子愛上「學古詩」,輕鬆背誦100 首

說起他的名字,你可能有點陌生。

但如果你有看去年央視《經典永流傳》,你一定會被這個畫面深深打動:

一位身穿白襯衫、背著吉他的支教老師,帶領一群來自烏蒙山的苗族、彝族小孩,演唱了清代詩人袁枚的《苔》。

一夜之間,這首小詩感動了億萬中國人,也讓撒貝南、曾寶儀紅了眼眶。

梁俊老師和他的山區學生們

看著孩子們唱詩的沉醉模樣,你肯定想不到,他們原本連漢語都不太會說。

時間回到2013年,梁俊帶著吉他走進烏蒙山區。

與他一起的,還有他的新婚妻子周曉丹。結婚一周後,倆人就決定將這趟支教作為「蜜月之旅」。

目的地是貴州石門坎,貴州靠近川滇邊緣的西北角,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

夫妻倆坐了16個小時火車,又搭了2個小時大巴,再轉了趟麵包車,還步行了一段山路,才到此行目的地——石門坎新中小學。

這裡沒有網路,沒有乾淨的水,一年有100多天被大霧籠罩,被子時常散發著一股霉臭味。

不過,這還不是讓梁俊最頭疼的。

最頭疼的,是這裡的孩子漢語對話困難,不識字的超過90%。

孩子們開口說句話,要醞釀很久,即使說話也聲如蚊蠅。

梁俊反覆問自己:我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呢?

這裡所住的大多是苗族、彝族人,生性愛唱歌,骨子裡流淌著詩性。

正好梁俊又會唱歌彈吉他,乾脆,就把詩詞唱出來吧!

說干就干。

從不同的古詩詞意境出發,梁俊自己譜曲。音樂科班出身的他,再加上妻子幫忙,日以繼夜地譜出不少曲子。

曲調的問題解決了,如何將詩詞翻譯成故事給孩子聽呢?

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梁俊不遠奔波千里,挨個拜訪知名高校學者,還買來書籍學習。

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梁俊選取不同詩歌因材施教。

比如學前班,就從日常生活入手。苗寨家家戶戶養雞,梁俊就教孩子們袁枚的《雞》: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與雞知。

孩子們樂呵呵調侃:「和雞相處要小心哦,千萬別讓它看到你流著口水吃雞的樣子。」

三四年級有了思想啟蒙,梁俊就帶他們感受邊塞詩的凄涼悲壯。

五六年級正值情竇初開,梁俊就教他們唱宋詞,辛棄疾《青玉案》,蘇軾《江城子》。

支教期間,孩子們跟著梁俊背了100多首詩。

唱著背著,孩子們眼神中的那抹怯懦、膽小,漸漸消失,歌聲越來越響,笑容越來越多。親眼見證孩子們的成長,是梁俊最開心的事。

梁俊還記得,剛上第一堂作文課時,他要求孩子們描寫一個人物。

孩子交上來的作文通篇一個句式:梁老師很帥,梁老師很好,梁老師很棒……

半年後,孩子們的文筆,比城裡學生還要好!

學生梁越梅和姐姐一起去牽牛,走著走著,太陽快要落山了。她望著落日,有些不舍,寫了首《落日》:落日金燦燦,似火把山燒。霧雲滿天散,明月照人來。

學生韓天波幫奶奶趕羊回家,發覺小羊走路踉踉蹌蹌,像喝醉了的小人,趔趄一下摔倒在沙場外。第二天,他在寫作課如此寫到:「哎,真是『醉卧沙場君莫笑』啊!」

學生韓普成寫了篇《綠蔭塘》的作文,被《少男少女》雜誌錄用了,領取50元稿費的那一天,他笑得特別燦爛。

30萬學生家長反饋

這是學得最不枯燥的古詩詞課

聽不夠!學不夠!

民謠 詩詞,看似簡單的方法,為何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在古代,詩詞都是有曲調的,《長恨歌》《如夢令》《水調歌頭》這些詩詞都是曲名。

古裝劇里,孩子會跟隨老師搖頭晃腦地朗誦詩詞,感覺非常枯燥乏味,但其實,是老師一句學生一句的音樂課呢。

不知你留意到沒有:孩子們聽歌時,只要聽幾遍,就能記住所有歌詞和旋律並唱出。

這樣學古詩詞,孩子接觸到的不是平面的字,而是鮮活的節奏、韻律。

詩詞通過孩子的耳朵、嘴巴、大腦並反覆循環播放,它們的印象也就能牢牢加深在大腦里。

想忘記都難,哪裡還需要背呢?

這也是梁俊「民謠5步學透古詩詞」的精髓:

把旋律和詩詞相結合,孩子無須刻意記憶,在朗朗上口的音樂里,奇蹟就發生了。

最關鍵的,這個方法可以隨時聽

孩子每天可以伴著民謠古詩醒來和睡去,爸媽也可以把詩背後的故事,在散步時、睡覺前給孩子講講。

還可以把它作為家庭背景音,取代吵鬧的電視。聽著聽著,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覺間,領會平仄對仗,聲韻之美,悄然走入文學之門。

那麼,梁俊老師是如何教孩子唱詩學詩的呢?以白居易《憶江南》為例。

很多孩子說:聽個兩三遍,一首詩就背下來了,詩意也理解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文化天地 的精彩文章: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己亥年 五月十三

TAG:國學文化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