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為什麼說這是雙贏的交易?

蘋果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基帶業務,為什麼說這是雙贏的交易?

蘋果終於宣布將收購英特爾的基帶晶元業務,儘管這已經不是秘密。

具體來說,蘋果會拿出 10 億美元收購英特爾「大部分」的手機 modem 業務。蘋果會吸納約 2200 名英特爾員工,同時還會得到若干專利、設備和租約。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蘋果預期收購會在今年第四季內完成。而英特爾表示,不會退出 5G 的競爭,將保留為非智能手機應用開發數據機的權利,如 PC、IoT 和自動駕駛等。

實際上,蘋果與英特爾「曖昧已久」,英特爾也急於為基帶業務尋找下家,郎有情妾有意,只待細節的確定,以及監管部門的放行。

對於雙方來說,這都是「最好的安排」。

英特爾夢碎移動

時鐘撥回到 1997 年,在 PC 領域佔據統治性份額後,英特爾把目光放到了移動端。英特爾收購了 StongARM 推出了基於 ARM 技術的 StongARM 系列處理器,但沒能掀起太大的水花,2012 年,英特爾進行了第二次嘗試,推出了基於?X86 架構的處理器?ATOM 系列,採用高額補貼策略,但同樣鎩羽而歸,2013 年英特爾移動晶元部門虧損達到了 30 億美元。

iPhone 的發布,掀開了智能手機時代的大幕,隨時連接的特性,讓基帶晶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英特爾從中看到了機會。2010 年,英特爾以 14 億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了英飛凌的無線解決方案事業部,高調進軍移動通訊基帶業務。

當時,英飛凌是 iPhone 基帶的主要供應商,前三代 iPhone 採用的基帶都是來自英飛凌。在併購英飛凌前,英特爾公司 CEO 保羅?歐德寧曾諮詢蘋果 CEO 史蒂夫?喬布斯,喬布斯對這一交易「感到滿意」,認為英特爾此乃明智之舉。

但是英特爾基帶的技術指標相較競爭對手並不領先。2013 年,4G 的浪潮襲來,英特爾發布了收購英飛凌後的首款 4G 基帶晶元 XMM 7160,採用 40nm 製程。而競爭對手高通,在 2012 年就已經升級到了 28 nm 製程工藝,在各項指標上都領先於英特爾。到 2014 年,英特爾終於升級到 28nm 時,高通已經進入 20nm 時代。

性能指標的落後,讓英特爾(英飛凌)的基帶遭到了蘋果的「棄用」,從 iPhone 4s 開始,蘋果開始全面採用高通的基帶晶元,英特爾收購英飛凌後的頭幾年,就面臨著這樣沒有廠商願意支持的尷尬。

終於,在 2016 年,蘋果在 iPhone 7 系列上開始採用雙重供應購策略,即新機一部分繼續採用高通的基帶,而另一部分則採購英特爾的基帶。這倒不是英特爾的技術終於領先了,而是蘋果為了「打壓」高通之舉。蘋果一直都很重視供應鏈的掌控權,供應鏈出身的庫克,不願意見到高通一家獨大,開始有意扶持英特爾,蘋果也為英特爾的基帶業務提供了很大的支持,甚至高通隨後還起訴蘋果,認為其竊取商業機密,來幫助英特爾。

但蘋果的雙重採購策略也為自己帶來了麻煩,自從採用英特爾基帶後,「信號門」不斷,Cellular Insights 的調研報告也顯示高通的基帶性能強於英特爾。但隨著高通與蘋果的交惡,蘋果在 2018 年,第一次在新品((iPhone XS/XR/XS Max))上全面採用英特爾的基帶,這成了英特爾基帶最輝煌的時刻,但也是最後的輝煌。

5G 成了所有晶元廠商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而英特爾顯然還沒做好準備。英特爾的 5G 晶元研發一再錯過窗口期,再加上一系列的信號問題,蘋果已經對其失去耐心,開始默默布局自研業務。

2019 年,蘋果正式與高通「和解」,隨後英特爾宣布計劃退出 5G 智能手機數據機業務,英特爾表示將繼續滿足其現有 4G 智能手機數據機產品線的客戶承諾,但不希望在智能手機領域推出 5G 數據機產品,包括最初計劃於 2020 年推出的產品。

隨後,華爾街日報報道,英特爾決意要將手機暨 modem 相關業務全數售出,包括員工、專利和多代的 modem 設計技術。報道也指出,早在 2018 年夏天,蘋果就曾與英特爾就收購該業務進行過磋商,一年時間過去,這樁交易終於成行。

從 2010 年收購英飛凌相關業務,到今天打包出售給蘋果,藍色巨人在移動端沒能延續 PC 上的優勢,兜兜轉轉,只留下了幾起信號們,甚至和 2010 年 14 億的收購價格相比,如今的出售價格還虧了 4 億美元。

雙贏的交易,5G 競爭格局清晰

蘋果與英特爾、高通的「三角戀」肥皂劇已經上演多年,「缺芯」也一直困擾著蘋果。5G 時代將至,蘋果本就已經稍顯落後,Android 陣營今年下半年就會陸續推出 5G 手機,華為巴龍更是實現了雙模 5G 的能力。

三星與聯發科也擁有生產 5G?數據機的能力,但《電子時報》報道稱,蘋果計劃向三星採購 5G 基帶,但遭到拒絕,三星的理由是產能不足。

對於蘋果來說,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繼續寄高通籬下,要麼狠下心來大力推進自研。

蘋果與高通和解時,支付了 47 億美金的「和解費」,並且未來每部 iPhone 還要再收 9 美元授權費。蘋果肯定不甘心就這樣便宜了高通,自研依然是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這次交易對蘋果來說,其實撿了一個大便宜。幾年過去,就算不考慮通脹,英特爾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能為當初收購的英飛凌業務帶來可觀的增值,收購完成後,會有 2200 名英特爾員工加入蘋果公司,蘋果也將獲得 17000 項無線技術專利,人才與專利,對於基帶晶元積累較少的蘋果,是最珍貴的資源。

自研的優勢顯而易見,除了能不被「卡脖子」「收保護費」以外,更重要的是,蘋果可以按照自家的節奏進行開發,而自研也會比採購能更好的與自家產品、功能適配,過去蘋果的核心創新 Face ID,Smart HDR 等都是基於 A 系列處理器的運算能力。

蘋果 A 系列晶元,在性能上一直傲視群雄,補足最後一塊短板後,自研晶元將繼續成為蘋果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而對於英特爾來說,通過這筆交易,終於甩掉了基帶業務這個包袱,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特爾的智能手機每年會帶來約 10 億美元的虧損,而蘋果也是眼下最合適的賣家。雖然幾年的基帶布局如黃粱一夢,但及時止損,仍是明智之舉。

市場也對這起交易給到了正面的反饋。此消息後,英特爾股價上漲 5.7%,報 55.05 美元,蘋果股價小幅上漲 0.1% 至 207.29 美元。

伴隨著這起交易,5G 時代競爭的格局也逐步清晰了。和手機晶元一樣,三星和華為都已經擁有了自研基帶晶元的能力,聯發科繼續偏安一隅,而蘋果則是補足了短板,儘管還未拿出什麼具體的成果,但至少有了上牌桌的資格。蘋果與高通、英特爾的「肥皂劇」,看起來也終於到了大結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華為和榮耀的殺手鐧,還是自研處理器
登月50周年,致敬人類的一大步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