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長老:無論是出家修行還是在家修行,一切以心為主
禪宗又名心宗。心是什麼呢?心就是我們的精神主體和精神作用, 或者說思維主體和思維活動。佛教講見聞覺知, 都是講心。我們在禪堂用功, 安住當下, 守一不移, 一念不生, 都是講心的狀態, 都是以心為根本。怎麼安住當下呢? 我們的心念不要去追過去, 也不要去趕未來, 讓當下這一念安住在正念中, 安住在呼吸中, 安住在佛號中, 不思前, 不想後, 安住當下,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妄想起來了, 不要理它; 天塌下來了, 不要理它; 隔壁左右的人在咳嗽、在翻腿子, 不要理它。只管照顧自己的心念, 只管用自己的功夫。如此修行, 如此用功, 方有少分相應。否則的話, 在此湊熱鬧, 浪費時間, 浪費光陰。
以心為主, 以心為本, 過去我也講過許多方法。其中最常講的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用得上的方法, 就是六字口訣: 專註、清明、綿密。這都是在心地上用功夫。從什麼地方專註? 從意念上專註, 從正念上專註; 從什麼地方明白?心地明白,心地清明; 從什麼地方綿密? 正念分明的那一念, 綿綿密密, 中間沒有任何妄想插入。功夫綿密, 佛號綿密, 照顧當下的這一念綿密, 都是在心地上用功夫。心如大地, 我們能夠照管好這一塊心地, 方寸心地之上就生長出菩提智慧的花果; 照顧不好這塊心地, 它就荒蕪了, 它就雜草叢生。我們用功夫, 就是打掃心地, 讓心地乾乾淨淨, 生長一切善根, 生長一切善法。所以說修以心為本。
從前有一位女信徒, 經常買花到寺院供養佛陀。她自己感覺到, 每一次把花供在佛前, 她的內心就像鮮花一樣開放, 她頓時融入到一片芬芳之中。有一天, 當她供好鮮花以後, 老方丈出來見到這位信徒, 就稱讚這位信徒說:「你買鮮花供佛, 將來一定感得相貌端正、心地光明的果報。」信徒聽了老方丈的讚許, 非常歡喜, 就向老方丈提出一個問題:「老和尚!我到寺院里來心很安定, 可是一回到家裡就煩惱重重, 思想難以集中,心地難以清凈, 這該怎麼辦呢?」老和尚說:「你經常買花來供佛, 你一定懂得怎樣保持鮮花的芬芳, 一定懂得怎樣保護鮮花不至於很快枯萎。」這位信徒說: 我知道, 要保持鮮花的芬芳, 一定要經常換水, 一定要把花的枝幹上腐爛的部分剪掉。因為腐爛的部分會影響花兒吸收水分和養分, 所以必須剪掉。花能夠經常吸收清潔的水, 經常吸收養分, 就能保持芬芳。」老和尚說:「你這個方法非常好。保持心地的清凈就像保持鮮花的芬芳一樣, 也要經常換水, 也要經常把心地的煩惱排除乾淨。心地的煩惱排除了又會有, 有了再排除, 日復一日, 天天這樣做, 那麼你的心地不管是在寺院還是家庭, 都會是清清凈凈, 安詳自在的。」老和尚進一步開示說:「你的身體就是一座殿堂, 你的心靈就是一尊佛像, 你的兩個耳朵就是晨鐘暮鼓, 你的呼吸就是悠揚的佛號, 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就是道場, 你的家屬親眷就是清凈大海眾菩薩。每天能夠作如是觀察, 你就一定天天如同在寺院一樣。」反過來, 如果在寺院不能觀察此心, 不能不斷地吸收佛法的養分, 不斷地排除煩惱, 住在寺院里心地也不見得是清凈的。所以無論是出家修行還是在家修行, 一切以心為主。
六祖大師告訴我們:「若欲修行, 在家亦得, 不由在寺。」在家修行, 同樣可以開悟, 同樣可以時刻安住在佛國凈土。我們心地清凈,心地光明了, 無煩無惱, 菩提增長, 智慧開發, 就是佛國凈土現前。如果我們只是追求形式, 不知道在心地上用功夫, 形式上做得再好, 無補實際。
希望在此共修的各位道友, 好好地在心地上用功夫, 經常打掃這方寸之地, 使得這方寸之地經常開放智慧的鮮花, 充滿慈悲的芬芳, 過清凈的佛國生活!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