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東晉南北朝的佛寺布局

東晉南北朝的佛寺布局

日本四天王寺

受中國南北朝(420-589)庭院布局影響

天梯山石窟第18窟

北魏思遠佛寺遺址

(山西大同市北方山上)

思遠佛寺平面圖

北魏思遠寺與塔基平面復原圖

此期以5世紀末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段。

前段:自晉室南渡至南齊武帝和北魏孝文帝遷洛時期,佛寺布局以佛塔為主。

此後,中原北方除興建佛寺外,還多開石窟寺,較早的石窟寺如5世紀前期北涼於武威天梯山開鑿的第1、4、18窟,三窟為以一多層樓閣式佛塔為中心、周繞禮拜道的塔廟窟。

5世紀後期,北魏建思遠靈圖和思燕佛圖,兩者皆以方形木構樓閣式佛塔為中心的長方形寺院。

開鑿於孝文帝遷洛之前的雲岡塔廟窟第1、2、6、11窟皆為以石雕塔柱為中心的洞窟。

此時南方佛寺開始擴大寺院建置或興建其他建築,新出現的建築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奉安佛像之所,為佛殿類建築;

第二類為堂,主要供高僧宣講所用,包括講堂、禪堂及「高堂」。

第三類為禪林,為僧人安禪之所。

北方武州山石窟此時興建的16—20窟即為佛殿窟,鹿野苑石窟中心以佛殿窟為中心,兩側各開禪窟五所。同時,武州山石窟出現「雙窟」情況。

後段:自5世紀末至6世紀80年代南北朝結束。此時南北方佛教急劇發展,寺院大量出現,皇室高第的建置則日趨繁雜,佛寺中出現層軒、飛閣等許多新建築。佛寺仍以佛塔為中心,開始設置中院、別院和般若台,塔位於佛殿之前。

參考文獻:

宿白:《東漢魏晉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宿白著:《魏晉南北朝史唐宋考古文稿輯叢》,文物出版社,2011年。

文章出處:中國考古網

作者:夏立棟

▍版權聲明:

本文為網路採集文章,由玉泉寺編校發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當陽玉泉寺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玄義 |(272)跡門十用,從一至五
法華玄義 |(268)大章明用,正釋用名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