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界氣象組織預報2019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第5個年份

世界氣象組織預報2019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第5個年份

7月以來,高溫更加頻繁。歐洲再次遭遇「撒哈拉熱浪」襲擊,7月23日,法國、西班牙出現大範圍40攝氏度以上高溫,不少站點打破歷史紀錄;7月22日,美國遭遇「桑拿天」,紐約等地體感溫度超過40度,多人中暑;7月中旬,伊朗高壓罕見地延伸至中亞,哈薩克等國遭遇異常酷熱,局部氣溫達45攝氏度打破歷史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在2018年末,公布了2018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第4個年份之後,同時預報2019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第5個年份。

根據7月24日《太陽報》科學報告指出,氣候科學家說,自記錄開始以來,7月可能成為地球上最熱的月份,看來我們又要迎來最熱的7月了,因為7月的熱浪同樣是存在的,並且延續的地區更加的光。

波茨坦氣候研究人員Stefan Rahmstorf也表示稱「地球剛剛有最熱的六月記錄,正在進行最溫暖的七月」,以科學記錄來看,上一個最熱的7月是在2017年發生,全球平均氣溫比20世紀時期7月份的平均溫度高1.2°C ,而2019年的7月可能更加比這個高,也就是時隔2年時段,又來最熱了,這絕對不是好事。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熱浪與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密切相關,如果持續氣溫升高,那麼極端氣候現象可能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數字了,而是對地球生命的威脅可能更大,至少在歐洲這種高溫之下,印度的高溫之下,很多人已經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高溫的「熱島效應」也是非常的明顯,就連北極圈都被它滲入了,阿拉斯加的歷史記錄高溫,我相信不少人也聽到了,所以產生的連鎖反應效果也就明顯了。

相比之下,我國雖然也熱,但破紀錄高溫出現的比較少。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今年北半球的高溫,大都是大陸暖高壓和乾熱氣團引起,而大陸高壓主要控制歐洲、中亞、北美等地,我國東北冷渦活躍,大陸高壓相對不行。而副熱帶高壓雖然面積大,但「虛胖」特徵明顯,力量不集中,位置不穩定,所以雖然高溫面積大,但雷雨多,極端高溫少見。

今年入夏以來,南方地區高溫形勢一直表現平平。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蔡薌寧解釋稱,進入梅汛期以來,東部主雨帶始終盤踞在江南、華南地區。這主要是由於今年副熱帶高壓(副高)位置異常偏南、偏東,有利於水汽沿著副高外圍往西南方向輸送到江南、華南地區,更有利於強降水形成,使得這些地方頻頻遭遇暴雨侵襲。本來就不熱,再加上這不斷潑下的「冷水」,氣溫想不低都不行。

不過,欠下的高溫債總歸是要還的。「『丹娜絲』結束之後,副高會明顯西進,逐漸控制江南、華南大部地區。進入7月下旬,副高還將進一步北抬,控制到黃淮、華北南部這一帶,影響範圍持續擴大。」蔡薌寧告訴記者,副熱帶高壓是一個巨大的暖性高壓系統,副高控制的區域容易出現持續晴熱天氣。往年從7月中旬開始,副高向北移動,控制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導致南方高溫「火力全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太陽和盾牌座uy比起來,差距有多大呢?假如它取代太陽會怎麼樣
有人說量子糾纏是天大的騙局,你認為這個觀點是對還是錯?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