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驚艷了世人,境界之高無人能比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驚艷了世人,境界之高無人能比

「邊塞詩」是唐朝一種很流行的題材,據統計《全唐詩》中所收錄的邊塞詩就有2000多首。

眾所周知,王昌齡、高適、岑參都是邊塞詩的代表人物。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賬下猶歌舞」、「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浪漫如仙的李白也曾寫過邊塞詩,這首詩名為《關山月》,全詩如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本是樂府舊題,多寫離別哀傷,李白這首詩卻寫得頗為雄渾悲壯,「舊瓶裝新酒」,卻能青出於藍,最後還入選《唐詩三百首》,果然不愧是詩仙。

整首詩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寫得是邊塞的風光,第二層寫的是沙場征戰苦,第三層寫的是徵人思婦的相思。

全詩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堪稱千古名作。

詩歌開頭四句便刻畫了一幅由月、山、風、關組成的壯麗邊塞風光。

皎潔的明月從祁連山冉冉升起,穿梭在茫茫的雲層中。

浩蕩的長風掠過千山萬水,來到將士們駐守的玉門關。通常我們都說「月出東山」,而祁連山在西北,本該是月落之地,但詩人偏偏說「明月出天山」。

並不是他不懂自然地理,這裡其實是從徵人的角度來寫的。

他們站在祁連山上,眺望東方,看到的便是月亮升起之景。

雲月蒼茫,再加上大山的巍峨,就更顯得意象開闊。

王之渙曾言「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而李白這裡卻是和他唱反調,說「吹度玉門關」。

其實春風度不度玉門關,將士們思鄉的愁苦都是難以紓解的。

不度玉門關突出了他們的怨恨,可即使風能度過玉門關,也帶不走他們的思念。

詩歌開頭便描繪了一幅壯闊的邊塞風光,雖然氣勢磅礴,卻暗含蒼涼之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接著的四句描寫的是沙場征戰的情景。

當年漢高祖劉邦曾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如今西北的吐蕃一直虎視眈眈,覬覦青海的那大片河山。

這些征戰地,白骨森森,這樣無休止的戰爭,使得很少有將士能夠生還。

根據記載,劉邦曾領兵討伐匈奴,最後卻被匈奴軍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而當時唐朝和吐蕃也是征戰連連,高適就曾奉命率軍征討吐蕃。

漢朝和唐朝是比較相似的兩個朝代,所以唐朝詩人經常會以「漢朝」入詩,就像白居易的「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這裡的「漢皇」其實說的是唐明皇李隆基。

從漢朝到唐朝,邊關戰亂不休,時間跨越之長,更加突出了邊疆戰士的「苦」。

戴叔倫曾說「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但若有選擇,誰會願意捲入戰爭呢?

接下來的最後四句直抒胸臆,寫出了徵人思婦的哀怨。

戍守邊關的望著邊城,思親盼歸的面容是那樣的哀傷愁苦。

而那萬里之外的思婦,此時大概也是站在高樓上,眺望遠方,心中的思念一刻也不停歇。

徵人思親,思婦懷人,大概就是邊塞詩中最令人動容之處了。

許多詩人在寫「徵人思婦」的題材時,要麼過於柔弱,就像金昌緒的「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要麼過於愁苦,就像陳陶的「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但李白這首卻是與眾不同。

他先寫邊塞的壯麗風光,再轉入戰場的殘酷,最後才點明徵人思婦的哀怨,層層渲染,層層遞進,深刻地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他將徵人思婦的「愁怨」置於蒼茫廣闊的環境中,只是開篇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便驚艷了世人,境界之高無人能比。

也許正是因為他是一個胸襟開闊之人,才會如此下筆。

可以說李白這首《關山月》和高適、王昌齡這些邊塞詩人的作品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不知你怎麼評價這首《關山月》呢?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紫的詩詞之美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平兒:這個世界,不會虧待好姑娘
他是一代天子,被俘後寫下一詞,卻成了《宋詞三百首》的開卷之作

TAG:凱紫的詩詞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