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0年代高位買房的日本人痛苦了一輩子,後遺症:年輕人都不買房

90年代高位買房的日本人痛苦了一輩子,後遺症:年輕人都不買房

大多數年輕人在大城市辛苦打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買房買車,且買房本身就是一項投資。

面對只漲不跌的房價,很多人都爭先恐後,害怕自己以後越來越買不起房子。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房價只會越漲越高,不會有下跌的趨勢。

站在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房價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中,中國就佔了四個。

就拿北上廣深這幾個城市在中國的人口凈流入量非常之高,所以未來房價的情況依舊會漲不停。

但是如果我們借鑒一下日本的經驗不難發現,影響房價的因素並不是單一的。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蒸蒸日上,迅速在世界上實現擴張。

在日元的不斷升值以及日本政府開始下調利率等前提下,日本東京的房價開始不斷地上漲。

需求一時間猛烈增加,很多日本人還向銀行貸款買房。

到了90年代初期,日本僅東京市的房價已經可以抵得上整個美國了。

在當時的日本東京中心地區的房價達到了1450萬日元一平米,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15萬元。

這種情況下,日本股市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一度暴跌接近70%。

股市的崩盤,造成房子貶值。

1992年日本政府的地價稅政策導致出現了很多人將自己的房子低價拋售,造成房產市場供大於求。

日本樓市、股市的雙殺,讓90年代高位買房、接盤的日本人痛苦了一輩子,同時也造成了如今日本人的後遺症:年輕人已經不買房了。

日本人用十年時間明白,樓市不會一直漲,當樓市價格開始下跌,痛苦的是當初已經買了房了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因太愛中國,這位英國人堅持22年在長城撿垃圾,英女王:幹得好
巧合嗎?日韓半導體之爭,牽涉中國、美國,是誰!在漁翁得利?

TAG:海外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