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小朋友,會更有「孩子緣」?兩個字
我的讀者常常會跟我分享他們看完我的一些文章後的一些親子實踐故事和感受。下面又是一個讓人愉快的故事:
一位媽媽有7歲的女兒,小女娃手很巧。有一次學校老師讓孩子們做一次中秋手工,小女娃做了一個可愛的燈籠手工,在課堂上被老師讚揚。這時旁邊一位小女孩生氣地瞪了她一眼,下課時還夥同幾個小女孩故意不理睬她,讓她很傷心。回家後,媽媽聽完後對她說:「那個小女孩只是有些嫉妒,你可以送一個手工給她。」這位媽媽還教女兒如何跟對方表達「共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二天,小女娃送給對方一個自己親手做的手工小兔子,還跟對方說:「我以前做手工也是很差的,每次看到別人漂亮的手工都很羨慕,所以我明白你為什麼不高興,我以前也是那樣!」那個小女孩很興奮,立即領著她到了「小女孩群」面前說:「她是我的好朋友,你們別欺負她哦!」
真的是一個不錯的轉變呢。
承認別人的行為感受,是一種品格,會促進好感,好感繼而帶來孩子們的友誼。正如美國心理學家Berscheid說,人會喜歡那些喜歡他們的人,即使一句話也能起到這樣的效果。就像人們常常說的,同理他人會產生某種「化學反應」。並且這種「喜歡」有長久效應,即一個被人喜歡的孩子,到了哪裡都會輕易地獲得友誼。美國心理學家John Coie曾經從美國多所小學召集了一些低年級的孩子,在孩子們的老師的幫助下,根據過往的人際交往的表現,這些孩子被分為「被人喜歡的」、「被人忽略的」、「被人討厭的」和「一般的」,相對地,「被人喜歡的」這些孩子也常常帶有更多的同理心。接著,研究人員將各個學校的孩子拆分組隊,組成的小組中,孩子們相互不認識,然後各組的孩子被要求一起做遊戲。沒多久,研究的結果出來了,被人喜歡的孩子仍舊被人喜歡,被人討厭的孩子仍舊被人討厭。簡言之,一個孩子的人際特徵是相對不變的,即使換了環境也是如此,所以,有同理心的孩子,到了哪裡都會贏得友誼。
另外,小時候被人喜歡的孩子,長大後生活得最好。在這方面,有一項瑞典社會研究所的研究,這則研究持續了40年,研究者跟蹤了1萬名孩子直至成年。最後的研究結論是,成年後生活得最好的,是那些小時候就被人喜歡的孩子。他們身上有一些被人喜歡的品格,並且這些被人喜歡的品格伴隨他們的人生。所以,被人喜歡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不僅能獲得更多的友誼和人際,並且容易找到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阿瓜還在上幼兒園時,有一天從幼兒園回家,他跟我說了一件「趣事」。他的一位要好的朋友,事實上他把所有小夥伴都稱為「好朋友」,這位小男孩因為在玩耍時把玩具、繪本放得到處都是,有時連洗手間裡面也有,所以經常被老師批評「丟三落四」。這一天,阿瓜的這位好朋友又被老師批評,小男生顯得很沮喪。
這時阿瓜跑到他身邊,對他說:「被老師批評也不是壞孩子,我覺得你是個好孩子,就像我一樣。」
接著阿瓜又說:「你沒收拾玩具,是因為你腦瓜里有一條『懶惰蟲』,你知道嗎?『懶惰蟲』不是你,你也不是『懶惰蟲』,『懶惰蟲』讓你不想動。」
小男生問:「你怎麼知道?」
阿瓜說:「我媽媽告訴我的,她說當我們把『懶惰蟲』關起來就會勤勞了。你也可以試試……」
從此,兩孩子真的成了好朋友。
有些孩子天生有很好的同理心,有些卻不是,需要父母經常引導,當孩子總是嘗試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孩子的同理心會越來越好。
有一次,我在少年宮的休息座椅上等待孩子們下課時,遇到了一個裂唇的小男孩。當時旁邊坐了不少的孩子和家長,沒有人願意與那位小男孩坐一起。小男孩故意看著窗外,小男孩媽媽的表情也有些尷尬。這時,我旁邊的一位媽媽輕輕地對她女兒說:「前幾天,你種的幾顆小豆芽發芽了,其中有一棵長得歪歪扭扭的,你會因為那棵小豆芽長得不好看而嫌棄它嗎?」小女孩搖頭說「不會。」媽媽問為什麼,小女孩說:「因為它也是小豆芽呀!都很可愛!」
「那麼把你的糖果分享給小朋友吧!」小女孩心領神會,她從書包里取出糖果,走到那個小男孩跟前,抓起一把糖果放在小男孩手上。我隱約地看到裂唇小男孩的媽媽的眼睛裡,泛著淚光……
所以,什麼樣的小朋友,會更有「孩子緣」?兩個字「同理」;如果用一句話表達同理心,那一定是「我理解你,我陪你一起吧……」
關鍵字:同理心、玩伴、幼兒人際、育兒理念、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爸媽們常見的三種零花錢做法,小心孩子以後亂花錢
※菲爾普斯小時候為啥每天游泳6小時?一開始可不是為了游泳!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