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太陽能電池中電荷轉移機理研究獲進展
最新
07-27
近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OPV)領域取得了迅猛發展,其光電轉化效率已經突破了15%,展現了光明的應用前景。從光活性材料的化學結構特點理解OPV中電荷轉移機理,特別是低能量損失下激子解離的驅動力來源,對於設計新穎材料提高電池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侯劍輝課題組的姚惠峰等人,開展了有機光伏分子化學結構與電荷產生機理間構效關係的相關研究。在前期的工作中(Chin. J. Chem. 2018, 36, 491-494),研究人員發現OPV中電子給體和電子受體的分子表面靜電勢(ESP)存在較大差異,促進了電荷的高效生成。
最近,姚惠峰等人設計了新穎的聚合物給體材料PTO2,並詳細研究了分子表面ESP對電荷轉移過程的影響機制。研究結果表明,PTO2與非富勒烯受體材料IT-4F存在顯著的ESP差異,相應的分子間電場提供了激子解離的驅動力,促進了電荷轉移,基於此的電池具有高效的電荷生成效率;而在PTO2與富勒烯衍生物受體的界面,ESP的差異相對較小,電荷轉移需要額外電場的輔助。
此外,研究人員與瑞典林雪平大學和隆德大學的合作者在器件和光物理方面開展了相應研究,對ESP理論具有重要支撐。該工作建立了分子結構與電荷轉移過程的聯繫,為高效率光伏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2019, 141, 7743-7750)上。
ESP差異促進電荷轉移態的形成
來源: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發現新素數,你也可以
※研究發現Grassy ELM高性能穩態運行模式形成機理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