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第一種尖頭戰機是強5嗎?比它還早7年,曾是沈飛永遠的遺憾

國產第一種尖頭戰機是強5嗎?比它還早7年,曾是沈飛永遠的遺憾

小時候,一看到國產戰機,有一個從外形上的評判標準就是,它是不是「尖頭」戰機?那時候,由洪都飛機製造公司研發的強-5戰機,在殲-6基礎上改成兩側進氣,曾在小學《自然》課本上給小夥伴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殲-8II作為第一型兩側進氣的國產殲擊機,曾成為國產戰機追趕先進的標誌,那麼,第一種國產兩側進氣的戰機,真的是強-5嗎?

不是!

是沈飛研製的殲教-1,它是新中國第一種自行研發的噴氣式飛機,在1958年的7月26日首飛,今天恰好是它誕生61周年,作為一種噴氣式中級教練機,殲教-1設計理念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它擺脫了當時蘇聯的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的機頭進氣氣動布局,「一步到位」設計成兩側進氣。

在那個火熱的年代,沈飛研發殲教-1,由一幫日後多成為我國航空工業頂尖設計師的年輕人擔當。

1956年8月,在瀋陽飛機製造廠內成立了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室,該室由航空工業局直接領導,徐舜壽任主任設計師,黃志千和葉正大任副主任設計師,陸孝彭任主管設計師,設計人員共92人,平均年齡只有22歲,同年10月,代號為「紅專-503」的新型噴氣式中級教練機,也就是日後的殲教-1,開始研製!

在他們之中,雖然陸孝彭等人曾在英國著名的格洛斯特飛機公司喝過洋墨水,但真正意義上研發具有原創精神的噴氣式戰機,誰都沒有經驗,尤其是飛機圖紙繪製後,如何把平面變成立體的,大家都犯了愁,但沈飛一個叫陳明生的八級木工,帶著一個小組,硬是用了不到一百天的時間,將殲教-1的木質樣機造了出來,大大加快了研製進程。

殲教-1的研發進度,按照當時的標準來看,是相當驚人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殲教-1還是「新機配新發」,1956年10月,同在瀋陽的黎明發動機設計室(今天軍迷們曾戲稱的「歌星廠」)成立,開始研發與之配套的噴發-1型渦噴發動機,到1958年7月1日,交付殲教-1的101號原型機使用。

7月26日,試飛員于振武駕駛殲教-1一飛衝天,圓了新中國的純國產戰機夢。8月,該機還給親臨沈飛的葉帥和劉亞樓司令員進行飛行表演,在飛臨觀禮台時,駕機的于振武突然又作了超低空大坡度小半徑盤旋,十分驚險但又非常精彩,讓劉亞樓司令員不得不跟塔台指揮員通話:「讓他飛高點,飛高點」。

不過,可惜的是,有著高起點的殲教-1,最後的命運不好,只造了3架原型機,因為空軍飛行訓練體制的變化,採用初教-6篩選飛行初級學員後,就會改裝烏米格-15(60年代後改用成飛生產的殲教-5),然後再改裝殲擊機,中級教練機,一直到2000年後教練-8的裝備,才彌補了這個遺憾。

但殲教-1對初出茅廬的新中國飛機設計師們,卻是一種難得的鍛煉,陸孝彭院士後來「轉戰」南昌,研發的強-5戰機,在1965年6月一飛衝天,圓了我國的尖頭戰機夢。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我是尤里(微信公眾號:wulongfangwu1 ),今天不談復仇先聊點別的,快在騰訊新聞客戶端和天天快報上關注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尤里今天不復仇 的精彩文章:

美國海軍反隱形預警機,欲捕捉殲20戰機行蹤,單價是F35四倍

TAG:尤里今天不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