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近代 黃賓虹 致白蕉手札手札卷 水墨紙本 214×21厘米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此番境界源自然——黃賓虹《致白蕉手札》賞析

「歲甲子之春,友人攜黃賓虹致白蕉手札數頁求售,余觀後即收下。賓老為余至友……來滬必首先有潘天壽陪同,聯袂來訪余於鄰園村。賓老善言談,至者健談可竟日。賓老一人發揮對書畫之卓見時,旁人無法插嘴,只能洗耳恭聽。其所談與致白蕉手札相較,無甚出入,今特將手札全文錄出如次,以代表賓老論藝之記錄可耳。」

以上文字摘自錢君匋《藝術論》194頁《黃賓虹與白蕉論藝手札》文章的第一段。文中所說的「手札」便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件。錢君匋文章除了告知手札收受時間外,還全文錄入了信札內容。對於信札年代、背景、文字解釋等無任何說明。

信札用的不是專門的信箋紙,而是很普通宣紙裁成,共五頁,每頁寬度21.5厘米,長度41.5厘米,最後一頁結尾很局促,「草率昏昏」幾字幾乎貼著紙邊而寫,故無日期標註。此札用筆老道,但有多處字跡模糊,缺筆甚多,又有「目患草率昏昏」字樣,估計寫於1951年到1952年間。自1939年以來,賓老一直受白內障眼疾困擾,1951年下半年,眼疾加重,作畫勾勾點點,不能自己。1952年秋天,他視力嚴重減退,幾至失明;至1953年6月,入杭州市人民醫院治療痊癒。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雖然眼睛看不清楚,但是憑藉他那以書法為基礎的筆墨和數十年積累在胸中的萬千丘壑,創作出近於天籟而又老辣的作品,「渾厚華滋,舍丘壑而觀筆墨內美」。 同時,其理論上的感悟也頗多,比如《虹廬畫談》就是1952年春天,其學生朱硯英根據黃賓虹談畫理,記錄而成的。「致白蕉手札」亦是其一篇論藝文章,現將其文字全部錄出,以饗同好。

「白蕉先生道席:昨誦手教,謙抑有加,不以妄談見斥,且慚且感。

尊雲玉圭文字,時代疑在戰國至西漢之間,以見證尙少,不敢遽斷。近如浙之良渚,出土古玉面具 ,今如桂省人藏釋為勾踐等文,拓本尚存,蒙以其文字減省,結體平直,漸近漢鏡,疑為後作,似不必指為贗器,留為參考,以待實證之用。玉質土花,尚可研究,浙之良渚與安溪、南溪猶有不同,土花有似大理石之黑斑,而彩筆過之,蒙見以為清至道咸,金石學盛,書畫美術,可謂復興,如包慎伯、張叔憲、趙撝叔、何蝯叟、胡石查、翁松禪、可百餘人。所畫山水人物,以書法金石文字立骨,以駢儷散體文詞詩歌摹其神,以琴棋雜技博其趣,小之安貧樂道,至忘飲食;大之正本清源,潛移默化,敬業可以樂群。美術研究,此誠當今急務。

近日當軸,領導提高文化,泥古者沾沾於六朝、唐代敦煌莫高窟發現古物,足證宋宣和以來銅器碑帖之偽作日多,即唐碑之化度寺,與敦煌出土不同。余經木刻,改變更多,定武蘭亭,俱經歐虞修飾。是故閻立本不明張僧繇畫壁,王摩詰見李思訓父子金碧樓台,以粉塗去絢爛之色,是為盛景,非維所作如此。

王維山水多用濃墨,稱為水墨。用淡漠法,始於李成、范寬、郭熙、荊浩、關仝。自董元寫江南山水,巨然實總其成。山川渾厚,草木華滋,見民族性。唐畫丹青、王維水墨,北宋水墨丹青合體,元季大痴墨中見筆,倪迂筆中見墨,明人枯硬,雖沈石田失之太過,董玄宰兼皴帶染,婁東虞山,皆為無墨。此周保緒(濟)之說,正可謂圭臬之言。畫傳云:「周濟畫山水師北宋,著述頗多,惜未得見。」

先由近百年書畫研究入手,上窺元明較易,善書必善畫,論畫先觀其書。書有墨法,經生寫經,尚不足取,謂近奴書。觀王孟津、伊墨卿、朱竹垞諸賢,俱善山水,而用墨淋漓酣暢,皆為得之。蒙見擬由古玉金石文字尋筆墨之源。契刀柔毫,近日長沙周繒已見毛筆。由圖騰肖形,三代西漢,均是內美。東漢有波隸,晉魏六朝法之,唐人運算元,始尚外美。古法凌替,北宋雲中山頂於虛處用美,元人無虛非實虛中全美。惜世多偽作,尤宜深辨!拉雜書此,求飭正之!敬頌著綏!賓虹拜上。目患草率昏昏。」

信札與白蕉論藝洋洋洒洒八百多字,白蕉(1907–1969)能詩文,精書法、篆刻,亦擅畫蘭,才情學養俱佳。沙孟海譽其為:「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白蕉小於黃賓虹四十二歲,但是黃賓虹不以年長自居,仍然禮數周全。其與黃賓虹晚年交往頗多,感情在師友間。1955年3月,賓老與世長辭,白蕉為黃賓虹送殯,特地留杭三日。

信札最後一段有:「契刀柔毫,近日長沙周繒已見毛筆。」字樣,又見《夏承燾集?天風閣學詞日記》1951年7月12日條:「雨,午後晴。午後過黃賓虹翁,謂新得湖南劉約真(謙)函,長沙附近發現一周代古墓,有古絹中寫文字,四周有顏色,畫花鳥人物,此甚怪誕。」兩處所講應同為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 「楚繒書」或叫「楚帛書」。 那是現存最早的、春秋戰國時代唯一的完整帛書,《楚帛書》寫在一幅近似方形的絲織物上,幅面由三部分文字組成,當中是書寫方向互相顛倒的兩大段文字,四周是作旋轉狀排列的十二段邊文,其中每三段占居一方,四方交角用青、赤、白、黑不同顏色的四木相隔,而每段又各附一個神怪圖形。從書法的角度觀察,《楚帛書》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戰國手書墨跡。其單字造型呈橫勢狀,與同期楚簡用筆特徵一致,能明顯地看出毛筆書寫時彈性所表現的輕重變化。 此文物1942年9月被盜掘出土,1946年被考克斯從上海帶到美國。現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黃賓虹在金石考據領域研究至深,對各地出土文物始終保持濃厚興趣。如信所說「金石學盛,書畫美術,可謂復興」。年至耄耋的賓老還一直以復興中華書畫為己任。

以上例子亦可佐證本文開頭所作的判斷:信札寫於1951年與1952年間。由於篇幅限制,對於信札的解讀,則改期另作祥述。

轉載聲明: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精品印石專場
靈岩深秀|固齋(黃敬松)精品山水手卷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