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葯,組成一張方,幫中國人補血一千年!它的奧秘在哪?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引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診斷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本訂閱號繼續為您科普中醫知識。國醫之浩渺,如千里之江濤,無盡無涯,無岸無邊。每一朵浪花里,皆有珍寶。你我徜徉其中,怎不心生快活愜意?
閑言少敘,今天我們來膜拜祖國傳統醫學裡面的一張養血方。在初識它的廬山真面目之前,我們先來觀察生活中的一群人。
什麼人呢?就是年紀比較大的老太太,70歲往上的。當然,中年、中老年人也可以見到。這類人有什麼特點呢?咱們一說,你就覺得面熟:
1,形體上比較瘦弱,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乾巴瘦。
2,臉上蒼白無華,看上去白兮兮、慘兮兮,嘴唇顏色也不豐潤。當然,這樣的臉上,往往沒什麼笑意,甚至表情有些木訥獃滯。
3,頭暈目眩,動不動就迷糊了。一迷糊,走不了路,說不了話,幹不了活,,只能坐下或者躺下休息。
4,心悸失眠。總覺得心裡啊,鬧騰騰的,亂跳,心神不安,晚上睡不好,只能睡一覺,勉強入睡之後很快醒來,接著又睡不著。
5,這樣的情況,也可能出現在沒有絕經的女性身上。她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月經量少,或者閉經,月經周期內肚子疼。
6,舌頭伸出來,顏色很淡。脈象細弱。
現在,您仔細想想,咱們身邊的人,或者大街上隨處可見的人,是不是有這樣的狀態呢?
告訴您,這個狀態,中醫學有個詞來形容,叫做「營血虛滯」。從字面上看,這就是我們的血液出了毛病。什麼毛病?就是「虛」和「滯」。虛,代表少,滯,代筆停滯不暢。
咱們都知道,人離不開血液。中醫學對它更是重視。《難經》說,「血主濡之」。《景岳全書》說:「灌溉一身,無所不及,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柔和,為肌肉之豐盛,……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唯賴此血」。就是說,沒有血,我們連人都稱不上了。我們的一切功能,都離不開血。
所以說,當我們的血液不充的時候,肌肉周身得不到滋養,於是就瘦弱。血虛不能上榮於面,所以就面色唇色蒼白。血虛不能上榮頭目,於是就眩暈。血虛不能安養心神,於是就是失眠心悸。血虛則沖任失調,於是女子月經不行,血脈滯澀,不通則痛,故而疼痛不已。至於說舌淡脈細澀,更是營血虛滯證的表現了。
這時候怎麼辦啊?好。現在讓我們抖擻精神,帶著朝聖者一般的心態,來恭恭敬敬地學習中醫學裡的千古養血名方。配伍是白芍9克,當歸9克,熟地黃12克,川芎6克,水煎服。這是現代的用法。古代用法,四味葯各等分,每服3錢,大約9克,水一盞半,煎至七分,空心熱服。這就是四物湯的配伍。
這個古方,最初源於《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唐代刊行的,迄今有一千一百多年了。從名字可以看出來,這是治療骨外傷的專著。四物湯最初源於其中,其實就是治療外傷血瘀的。但是後世醫家發現,用它來調治營血虛滯證實在是太管用了,於是就把當做補血劑來看待,最後流傳百世了。
它是怎麼補血的呢?君葯,乃是熟地黃。熟地可以滋補腎精。精者,化血之基也。熟地乃是滋補陰血之要葯。接著用當歸。當歸,補血和血,幫助熟地來滋補陰血。同時,當歸入心經,引血入心。心生血,能行血,故而引血歸心可以令生血有源。接下來,用白芍。白芍可以養陰、養肝。在這裡,它引血入肝。肝主藏血,又能條達行血。所以加入白芍,使得所生之血能藏於肝。最後,用了一味川芎。川芎善於行血,使得滋補進來的血補而不滯,可以暢快運行。
這個就是這四味葯配伍的基本意義。當然,妙處不止這麼多。細說起來,你我凡夫俗子可能難以理解,所以就把最粗淺的一部分拿出來講解。
這個組方,基本就是中醫方劑世界裡養血補血的基礎方了。很多方都在它的基礎上變化而來。它所針對的,就是前面所說的營血虛滯證。這個證,在現代醫學裡面多種疾病患者身上都能見到,比如月經失調、痛經、黃體功能不全、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頭痛、慢性腦供血不足、眩暈、失眠、坐骨神經痛、肩周炎、頸椎病、蕁麻疹、皮膚瘙癢等等,可謂用途廣泛。
所以,我們說,這張有著一千一百多年歷史的養血名方,是中國封建社會巔峰時期(唐代)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它就像一位老保姆,幫助我們中國人補血養血一千年。這樣的功勞,值不值得我們牢記在心、感恩在心呢?
值得。正因為值得,所以我們要認識它、學習它、了解它。同時,這樣也可以幫助我們自我調養。比如說有營血虛滯之患的朋友,就可以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利用四物湯的配伍進行加減變化,以圖調養。
當然。四物湯的奧秘,還有很多。篇幅所限,我們只說這膚淺的一點點。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坦率說,中醫從來不治病!它只能糾偏,剩下的交給身體自己
※肝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用好丘墟穴,肝火了無蹤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