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文精神中的悲憫情懷
東方傳統文化的人文精華是什麼?悲憫關懷。東方傳統文化的人文價值觀是什麼?平等,分享,參與和結緣。傳統文化在今天的價值何在?為時代點贊,為時代豐富,為時代應機,傳遞一份智慧,傳遞一份內涵,傳遞一份價值。
在東方傳統文化深深的歷史印跡和悠久的歷史脈絡中,處處都有著觀音菩薩的精神品格和人文高度,觀音菩薩慈悲與智慧的基因,深深融入了東方傳統文化的文化傳承和人文脈絡。「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根本所在在哪裡?在於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貼近大眾,悲憫大眾,關懷大眾,伴隨大眾,觀音菩薩的精神成為了東方傳統文化的基因。
日子還是這些日子,故事還是這些故事,瑣碎中有煩惱,困惑中有迷茫,行進中有壓力,生活中有感傷。常念觀世音,增長諸福慧,自己去活出自己生命的經過、幸福的實踐、光明的凝聚和有力的推動與改變。
活出對生命的力量所在,活出對生命的希望所在,活出對生命的願景所在,活出對生命的行動所在。活出對生命的信念、願力和出發,活出生活的信願行。學會為幸福加分,學會去安排好自己內心的秩序,凝聚好自己生命的信心,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當中最大的依靠。
生活需要傳遞,生活需要光明,生活需要參與,生活需要分享,生活需要積極,需要樂觀,需要洒脫,需要看到希望。所以念念觀世音,六時都吉祥;念念觀世音,光明常伴身;念念觀世音,吉祥就在心;念念觀世音,美好照四方。
六月十九,觀音菩薩成道日,道在何方,道在對生活的信仰,道在生命的呼吸,道在生命的依託,道在生命的根本,道在這腳下的出發,道在不改的初衷。勸念觀世音,廣行大慈悲,來結眾生緣,皆發菩提心。一份清凈心,來發無上願;一份慈悲心,來發光明願;一份善良心,來發分享願。
生命向前,方向在哪裡,方向在內心的那份光明、堅持,還有內心的那份支撐。總是要出發,去鏈接未來的世界,去鏈接未來的生活,去活出對幸福生活的知行合一。活出生命的信願行,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讓生活更清涼,更洒脫,讓生活在更洒脫、更力量中推動,我們叫做安頓過往,塑造現在,展望未來。
※聖嚴法師:忍耐不是忍氣吞聲
※量子糾纏:文殊菩薩為什麼拿著寶劍?
TAG:中華佛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