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的方式,決定孩子的格局 !
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巴格曾做過一個有名的誘導實驗。
你的語言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1.他邀請一些學生來自己辦公室,到辦公室之前,這些學生會經過一個長長的走廊。到了辦公室以後,他在學生面前擺放著一張紙,紙上寫著一些看似毫不相關單詞。這些單詞如下:
他讓這些學生在這50個單詞中選出4個,組成一句話。
當這些學生完成了這句話後,再走出巴格教授的辦公室,他們穿過走廊的速度變慢了。
- 為什會這樣?因為這個測試影響了學生們的行為方式。
這10組看似毫無聯繫的單詞,其實是一些精心挑選出來的詞語。
如果回頭觀察,會發現這些單詞中有不少和"衰老"、"緩慢"相關的詞語。
比如:擔心,佛羅里達(美國很多老人會選擇在佛羅里達州養老),老舊的,注視,孤單的,灰色的,健忘的等等。
在做這個測試的時候,學生們的潛意識被誘導關注了與衰老有關的信息。
所以當他們走出辦公室後,他們的步伐變得緩慢了,整個行為也顯得更加老態。
2.巴格之後還做過另外一個誘導實驗。
他讓兩組學生做兩套試卷。
一套上面穿插著"挑釁"、"打擾"、"違法"、"粗魯"等詞語。
一套上面穿插著"體貼"、"耐心"、"禮貌"、"尊重"等詞語。
做完試卷後,他讓學生去辦公室找測試者交談。但測試者假裝在和別人交談,無暇顧及這些學生。
那麼此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受到"粗魯"字眼誘導的學生會很快打斷測試者,而受到"禮貌"字眼誘導的學生,有82%一直安安靜靜地等待測試者和別人交談完。
一個幾分鐘的單詞誘導,都會對人的行為有如此大影響,你能想像一個人成長中常聽到的話語,能夠如何影響他們嗎?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常常受到來自成年人的語言暴力,他們的行為、性格會被這些語言影響。
來自成年人的語言暴力通常會從三方面影響孩子——
- 智商類的羞辱
「 你怎麼那麼蠢?你白痴嗎?你太笨了……. 」
斯坦福大學Carol Dweck教授發現:那些認為智商是可以改變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成績更容易提高。
Dweck教授在研究項目中曾有過一個學習很差的男孩。在聽過Dweck教授講了關於「智商」的觀點後,他竟然雙眼含淚的對Dweck說:"你們的意思是,我可以不是個笨蛋?"他加入了Dweck教授一個學習項目,一段時間之後,他的成績真提高了很多。
而那些認為智商不會改變的孩子,即便加入了同樣的學習項目,成績也沒什麼改善。
學習不好的孩子,有多少是因為對自己沒信心,認為自己沒法改變才自暴自棄的?
- 人格特質類或人品類貶損
「 你簡直無藥可救。怎麼那麼懶?你是我們的恥辱。你一文不值。你很壞…」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尤其是年幼的孩子,通常會認為成年人更有智慧,更了解自己。
他們對父母或者老師的話照單全收,沒太多能力去判斷對錯。
孩子會認為:爸媽(或老師)更了解我,我就是這樣的人。
當成年人根據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偏見,給孩子貼上標籤的時候,孩子會很容易在行為上將自己塑造成符合標籤的樣子。
行為是一時的,但標籤卻可能是一輩子。
你說孩子是什麼人,他就真可能成為那樣的人。
因為你在用語言誘導孩子關注自己的某種行為,最終導致他認為自己人格或者品性就是如此。
- 03 能力類的限制
「 你是不可能做到的。沒人能做到。就憑你?你不適合…」
很多成年人會將自己對人生的限制加在孩子身上。有一個詞叫做"限制性信念",意思是人們相信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或者不能做某事,他就真的做不到這件事。
當孩子說,他想做某件事,或者想成為某種人的時候,很多人會基於自己人生經驗判斷,這條路是否好走。
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有些父母會脫口而出——你不可能做到。「不可能」三個字就會徹底斷掉孩子的一種選擇。
除了否定,成年人也會常常給孩子傳遞一些限制性的想法,比如你不適合做什麼,你應該做什麼。
這樣的誘導話語會使孩子越來越少關注自己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他們的人生還沒完全展開,就只剩下有限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