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干正事兒真沒錢,但賠款、享樂貪腐的錢取之不竭
應該如何評價慈禧的歷史功績?其實,類似於唐玄宗式的人物有很多,前期功高日月催生了唐朝的巔峰,但後期又是他老糊塗親自把唐朝推下巔峰、步入低谷。慈禧也是這樣的人。前期她的功勞還是不小的,後期則是禍國殃民。
有些人總強調慈禧時代沒有「國」只有朝廷,談不上「誤國害民」。如果從敘述當時歷史情境講有些道理。但是,評價歷史則不能總照顧歷史而應該是以今天的情況評價。如果凡是歷史都要照顧所謂的歷史環境,那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從歷史吸取教訓了。唐太宗所說的「以史為鏡」更是瞎胡掰了。
(1)慈禧的歷史評價不宜過高也不能過低
慈禧作為封建社會統治者也要一分為二甚至為三為四地去看,正如梁啟超評價李鴻章沒知識沒文化一樣,慈禧同樣只是老時代的統治者,甚至比她早100多年的葉卡捷琳娜都守舊,在那個時代,慈禧自然不會成為「帶領中國強大富強」的人,連「守成」者都算不上。
慈禧只是沒落的滿貴族中,比較適合維持「大家業」的一個人。正像一個沒落的大家族,作為當家人成也是她敗也是她,有人因為有利益在身對其頂禮膜拜,有人因為爭奪利益而對其冷眼而視。
有人說,她延緩了清亡的時間,但不讓清亡才算能耐。至於說延緩,是延緩了半年還是30年,這個是主觀任意說。別人說加速,也不是沒有道理。
有人說,在當時中國弱的情況下,已屬不易。但問題是,當時的中國是否是弱國,也是仁者見仁,老鄰居似乎比咱們還弱。
如此等等,總之,慈禧就是個正反矛盾體。
(2)慈禧在治國方面,以「中法戰爭」為界,前者救國佔主體,後者誤國是主體
1880年年底,已經失去之前「為爭奪權力意欲顯示自己能力」的慈禧失去了銳利,越來越為自己的權力考慮,逐漸希望穩定、不生事,為了總體利益、最大利益,對於一些出賣、割讓領土的作為也逐漸不以為恥。為防止左宗棠與沙俄衝突而將其「明升暗降」調回京城。
1881年慈安暴斃、1884年慈禧第二次沉重打擊了奕?將其徹底趕出權力核心、1885年「兩宮一王」體制徹底成為慈禧獨裁體制。然而,「一言九鼎」的癮還沒完呢,光緒開始親政了。
(3)光緒親政後,慈禧為了自己的權力,做多了誤國之事
為了自己的統治,慈禧選擇自己的四歲外甥繼承帝位。但是,孩子總要長大。光緒1889年18歲,親政是必然的。但退居幕後的慈禧從來沒有讓權過。光緒做了九年多傀儡後又被慈禧推翻。期間,甲午戰敗、戊戌政變。
為讓自己的政變合法,她必須要廢帝,如此又積極利用義和團威脅反對「廢帝」的外國侵略者,最終引發「庚子之變」。
中法戰爭「不敗而敗」,使得當時中國最能打仗的人左宗棠、最能打仗的軍隊湘楚軍失去了靈魂人物,日漸衰落。失去了一次,絕佳的「以一戰而振奮民心」的機會。
甲午戰爭中與李鴻章暗中發出與光緒不同的命令、過早議和使日軍看出清廷矛盾,從而引發更大戰敗,中國從「不弱之國」徹底變為「弱國」。
庚子之變更讓中國從「弱國」變為「孱弱之國」。
僅從這三場戰爭失敗,我們就可以說1884年的慈禧誤國誤民了,而「弱國」之所以真正的「弱」也是在其領導下出現的。
※嘉靖是昏君還是明君?眼界狹窄、心胸不大的昏君
※為何民國比晚清與西方武器的差距還大?二根本一重要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