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犀牛娛樂原創

文|肉狗 編輯|夏添

周五晚上,《中國好聲音2019》《聲入人心 2》同時回歸。

2012年夏天,憑藉突破傳統選秀套路的全新節目形態,贏得了全民話題級熱度和近4%平均收視的《中國好聲音》開啟了國產音綜的「聲音」時代。

2018年冬天,藉助無淘汰、無打投的節目形式,拿到9.3豆瓣高分的《聲入人心》 捧紅了「梅溪湖36子」,也做到了「走出去」,節目原創模式簽約發行北美。

一個是現象級經典,一個是新潮流代表,「正面剛」的《中國好聲音2019》《聲入人心 2》中間還橫著國產音樂綜藝的另一個風向標杆——《中國新說唱 2》。

#李榮浩閉麥# #王力宏顏值# #紀曉君沒人轉# #中國好聲音#, #聲入人心# #劉岩 教科書# #聲入人心學霸開會#,#吳亦凡沒選黃旭# #心疼jd# #熱狗選蜜妞# #吳亦凡細髮帶# #中國新說唱#,三檔節目基本承包了周五當晚的微博熱搜,但白熱化的初戰不過只是個開始。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換導師,變賽制

「雙聲」配置齊升級

不同於上一季的全男導師團,《中國好聲音2019》重新回歸三男一女的「標配」導師陣容,由固定導師庾澄慶、回歸導師那英以及歌手王力宏和李榮浩組成「老帶新」組合。

相較之下《聲入人心 2》的導師陣容變化不大,廖昌永、尚雯婕仍為出品人,只將劉憲華變成了張惠妹。

賽制方面,《中國好聲音2019》在上一季賽制的基礎增加了「一鍵閉麥」設置。庾澄慶、那英、王力宏、李榮浩四位導師的椅子上都有三個標有導師名字的「封麥」按鈕,當導師處在被選手反選狀態時,可以藉助「封麥」讓坐在椅子上的其他競爭導師轉回去並禁聲。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獲得「四轉」的崔佳瑩唱完後,那英剛想搶先一步搶人,卻被胳膊肘不小心碰到「封麥」按鈕的王力宏阻斷。「罪魁禍首」王力宏一臉無辜,慘遭「封麥」的那英委屈過後,在庾澄慶的特許下借比劃和口型向崔佳瑩表達喜愛。一番下來,既突出了導師競爭的緊張氛圍,也給節目增加了不少笑點。

其次,《中國好聲音2019》在取消現場百人待機室、恢復經典家屬室的同時,還徹底放開了盲選環節的人數限制,並在每位導師轉椅的背後設置了一面巨型手機屏幕。學員演唱時,巨型手機屏幕上會放映出學員意嚮導師的表情和動作,以此讓學員們可以隨時觀察和判斷自己意嚮導師對自己表演的態度。如此一來,不僅給學員們提供了更大的選擇權,也為導師後續「搶人」環節增添了戲劇性。

再說《聲入人心 2》。第二季取消了成員自評選座,改由十五名音樂劇、歌劇行業專家組成的專家初評團評出6位首席成員和30位替補成員,所有成員按評定結果入座。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這種評定方式雖更專業化,出品人和成員對評定結果的猜測也能夠吊起觀眾持續觀看的好奇心,但成員個性化的記憶點與上一季相比減少,整個入座環節的趣味性、戲劇性也大打折扣。正因如此,才會有不少觀眾在彈幕和豆瓣等社交平台上反饋節目開篇寡淡。

值得一提的是,《聲入人心2》成員升級、大神雲集的同時,後續資源的供給也做了升級。依據節目介紹,除去全國巡演,《聲入人心2》還將聯合六家頂級製作公司,出品六部頂級劇目,為首席成員提供男主角的演出機會。

只是,整體配置都做了調整升級的《中國好聲音2019》《 聲入人心2》雖製造了一定新鮮感,但也都或多或少「變」低了音樂的純粹度。

插廣告,灑狗血

音樂純粹度待提高

「為什麼要在廣告里插播節目,36個選手就聽了六首歌」

「廣告都要比內容豐滿了」

「看了二十分鐘的廣告十分鐘的節目,廣告中的戰鬥機」

……

《聲入人心2》播出後,諸如此類的評論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上數量不乏。就首期節目看,廣告比例確實過高。出品人上來就拿著特侖蘇「恰飯」,開播不到20分鐘中插兩次廣告,成員開唱後,基本是一首歌一段中插廣告。再加上中插廣告的方式過硬,極容易讓人產生跳躍感。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廣告之外,剪輯和劇本痕迹過重也是觀眾吐槽較多的兩點。剪輯不僅拖慢了節奏,亂序、突兀的問題也十分明顯。成員入座環節,不少還沒出場的成員莫名其妙就坐到座位上了;試唱環節,拿到首席建議的張英席還沒說出自己要挑戰的首席成員,鏡頭就切給了下一個試唱成員。

從觀眾反饋看,劇本痕迹過重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反轉設置過多、過硬。擁有一串名頭的「海歸派」學霸何亮辰、袁廣泉都與三個出品人的推測相反,只拿到了替補,緊隨出場的南京藝術學院學生董攀卻立馬拿到了首個首席席位;第二,立人設突兀。尹毓格知道自己是首席後先是挑眉、捂嘴一臉懷疑,後又直接用尖細的聲音喊道「不可能」,令不少觀眾在彈幕上直呼尷尬、做作。

《中國好聲音2019》廣告設置的合理,剪輯也比較流暢,但狗血灑得過猛。

那英問台灣歌手紀曉君選擇演唱曲目的原因,紀曉君說了一段和自己外婆的深厚情感,表示選擇的原因是思念外婆;梁博同門師弟張天予演唱結束後,說自己藝考時只有35塊錢,花20塊錢找的招待所床下還有老鼠,一邊聽梁博的《給我一點溫度》一邊眼淚噼里啪啦的掉。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最為關鍵的是,不管是《中國好聲音2019》還是《 聲入人心 2》,第一期能給人深刻記憶點的音樂基本都為零。

新戰事開篇

常態化「求新」應「新」在哪裡?

與去年的集體啞火相比,今年的音綜市場雖依舊沒有擺脫產業疲態,卻出了《我是唱作人》《樂隊的夏天》兩檔驚喜,它們的成功也又一次說明:在當下,「求新思維」是音綜必須具備的。

問題是,「新」應該「新」在什麼地方?節目形式?賽制方式?導師陣容?從《中國好聲音2019》《聲入人心 2》可以看出,音綜製造者們還沒清楚的認識到,單靠模式永遠捧不紅一檔音綜。

「求新」是提高音樂綜藝市場存活率的重要方法,但「新」的關鍵不在「造模式」,而是「音樂創意」。最初的《中國好聲音》、2018年的《聲入人心》、今年的《樂隊的夏天》等話題音綜早已說明,好聽的音樂、吸引人的模式、動人的故事,三者新穎且有機結合的音綜才是大眾所喜愛的。

而這三點裡,「好聽的音樂」是基礎也是關鍵。《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最初能造就全民熱度,比起新奇的「玩法」,發揮重要效用的還是歌曲的魅力。《中國有嘻哈》和《明日之子》的第一季能「爆」,《像我這樣的人》《誰》《凡人歌》《苦行僧》等節目輸出的高傳唱度原創歌曲,發揮了巨大效用。同樣的,《樂隊的夏天》豆瓣分能一路逆襲到8.6,《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莫欺少年窮》《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等歌曲的接連走紅至關重要。

就首期節目而言,《中國好聲音2019》《 聲入人心 2》在這一點上顯然都是欠缺的,播出將半的《中國新說唱2》也是如此。

2019接下來的時間裡,音綜市場依舊會熱鬧非凡。優酷的國內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一起樂隊吧》將在8月上線,騰訊的大型季播星素互動合唱音樂綜藝節目《合唱吧!300》已經開始錄製,愛奇藝的華語名曲歌唱競演類節目《這樣唱好美》預計10月上線。三檔節目聚焦核心、形式、陣容各不相同且各具創新看點。

《中國好聲音》VS《聲入人心》:「雙聲」對壘,「音綜」戰歌起

《中國好聲音2019》《 聲入人心 2》《中國新說唱2》三家戰歌剛起,新一輪音綜戰又已一觸即發。至於誰的歌能先唱到觀眾心裡,還得看誰先學會用「好模式」為「好聲音」和「好歌曲」服務,並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有生命力的音樂生態系統,用源源不斷的優質音樂去不斷滿足觀眾「嘗新」的願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