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明心境,法隨自然——國畫藝術家羅家寬先生書畫淺議(原創)
羅家寬先生小品
中國自宋明以來儒家多講「誠明」二字,依此作為儒家人格修養與治學修身的標準。所謂「誠明」,誠者乃誠敬,明者乃「明明德」,蓋取《中庸》《大學》之義理。書畫創作,歷來以心明性,以德而含光於書畫,如此才能做到書畫創作與人格修為的誠明之道。當代著名國畫大師羅家寬先生,半個世紀的藝術實踐正是中國儒家「誠明心境」的真實寫照。
先生世出書香門第,幼小便在其父訓導之下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及長拜師一代國畫大家郭蔓鋤門下研習書畫,傳承自謝無量而下的「意趣自然」一派。先生崇尚「崇藝而幸、頓悟而喜、創見而樂、結緣而終」的藝術觀,一生廣結善緣,其書畫研習又多得巴蜀名家陳無垢、陳子庄、蘭菊蓀等人指點,從藝五十餘年藝術成就斐然,其作品先後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英國首相戈登·布朗、日本外務大臣高村正彥等機構、個人及企業收藏,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羅家寬先生小品
書畫創作乃是心性修為的歷程,非嘩眾取寵的一時之物。家寬先生書畫創作深受中國傳統儒釋道思想的影響,在自然意趣中獲得創作的靈感,然後用心交融繪於筆端。觀先生的畫,斗方之間意趣盎然,能現天地之廣,巨幅宏制又能見微知著,筆法時而蒼勁險峻,時而柔韌如絲,用墨更是兼容水墨之大成,乾澀之中彰顯剛健雄渾,潑灑之處多得張大千之旨趣。先生少小歷經磨難,曾一度身處禪院結緣佛法,在禪靜當中尋求書畫創造中的靜怡之美,亦曾遊歷名山大川心懷自然萬象,與老莊飄逸之靈動顯現與尺幅之間。先生在行走與漂泊之中頓悟生活的韻律,又能在幾十年的內心禪靜當中參悟中國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魂」,作品之氣象往往生動於自然天成,思想則又不出深厚的傳統積澱。所以,家寬先生的書畫創作不是尋古不化的刻板,更不是稜角畢露的肆意炫耀,他的畫作沉穩、靜逸有豐富的生活內含,又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羅家寬先生作品
誠明心境,一則源於內心誠敬於道的艱難修為,一則來源「知行合一」「止於至善」的社會實踐。先生乃是虔誠的佛家弟子,自青年時期結緣禪院後,此生便心隨佛法教化,以誠待人以善感人,幾十年來以他「知行合一」的善行善舉,教化弟子無數,亦矢志不渝致力於中國殘疾人慈善事業。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先生傾家產以曾捐助四川聾啞學院,為巴蜀聾啞兒童祈福。「汶川地震」之時,先生先後在全國多地舉辦書畫義賣,為災區重建募集善款,先生常常教育弟子:「與人相處,要心存善念,與社會之中,多行善舉,此為藝術家人格作品之體現,亦為中國藝術家之使命。只有知行合一,以學養兼得之藝術修為,方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其作品方具有生命力。」「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心懷敬畏方能虔誠於生活,家寬先生之所以與眾不同,其緣由想必多來自先師郭蔓鋤、陳無垢等人的教誨,故而能傳承於師道,將書畫藝術的最高的境界「止於至善」發揮地淋淋盡致。
《易》云:「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廣大,品物咸亨」。先生五十載之藝術實踐,正是以厚德載物的藝術胸懷,以大愛廣大藝術氣象的五十年。藝術家張仃先生說:「凡所謂藝術,必要經過慢火的熬燉,方能顯現歷久彌香的純正」。今日,羅家寬先生的藝術與修為的「誠明心境,法隨自然」,正是慢火之後的醇香。
與天地為師者,能通融古今;與人事為師者,能明心證我。我師家寬先生,便是這樣一位融通古今誠明於敬的藝術家。(四川家寬文化藝術中心 孫亞軍 供稿)
責任編輯:孫亞軍
編輯:王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