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是中國一段分裂時期,當時正是西晉以後,中國北方出現許多政權互相混戰,而這些政權大多是由匈奴、鮮卑、羌、漢、巴氐族和氐族建立的。東漢以後,中國北方邊境諸多民族開始遷入內地生活。西晉八王之亂後,國力衰落,對地方控制力衰減,後撤至南方,改稱東晉。
北方地區諸多民族開始攏聚勢力,建立政權。實際上,這段時期北方政權不止十六個,只是北魏史官撰寫《十六國春秋》時,選出十六個有代表性的政權,後世也常以十六個政權來代指這段動蕩的歷史。
當然,這些政權中,有部分屬於同時共存。按照一般說法,十六國分別是: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南燕、北燕及胡夏。先來挨個點名。
成漢,位於蜀地。西晉後期,戰亂頻發,百姓流離失所,巴氐族首領李特挾關中流民之力,向西晉發動進攻。經過反覆交戰,成漢建立。不過,百姓並未迎來想像中的好日子。成漢政權的皇帝,基本沒有合格品,不是大肆征伐,就是驕奢淫逸。最後成漢在東晉桓溫軍隊進攻下滅亡,前後歷經45年。
跟成漢差不多同時成立的還有前趙。它由匈奴人在西北關中建立。前趙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它打的旗號卻是為興復漢朝,甚至重新追封劉禪,把自己的血脈接到漢家天下中。這個做法主要為了幫助前趙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做進一步發展。
匈奴人發現,自己原有的那套組織已經很落後了。相比之下,漢文化卻有很大幫助,可以進行融合進步。不過,這並非匈奴獨有,當時許多民族都會這麼做。跟成漢相比,前趙的存在時間更短。因為它所處的地區,有更多的競爭對手。
前趙在羯族首領石勒的軍事打擊下亡國,後趙由此成立。後趙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地區立國。這個政權雖然以內戰和君王殘暴聞名,但是在推行民族融合上,後趙確實走得更遠些。
在後趙國內已經開始推行儒家教育,起用了大量漢人官員。前趙的問題在於,它一直沒有確立好繼承人問題,再加上對百姓極為暴虐,很快陷入內亂,最終在前燕進攻下亡國。
前燕立國時間比前趙、成漢、後趙都要晚。它是由鮮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國號是從戰國時期的燕國中來的,它所在的位置,跟戰國燕基本吻合。前趙滅掉西晉的殘存勢力後,中原地區諸多漢人士族開始依附新的政權,也包括後趙跟前燕。
前燕雖然在後趙身上撈了一把油水,可是由於後期當政者水平太次,在亂世當中,根本就活不下去,只存在了十八年,就被前秦滅亡了。
前秦是氐族人在關中建立的政權,它的成立時間大致跟前燕差不多在同一階段。前秦在十六國中,算是非常強大的政權。它吞併了諸多小勢力,統一中國北方,跟東晉正面相爭。強大國力的背後,離不開王猛的功勞。
王猛推行變革,打壓氐族中那些老貴族的力量,又推崇儒學,吸引更多人才。把農業作為發展方向,修建水利工程,增強國力。
當時被前秦滅掉的政權中,不僅有前燕,還有前涼。前涼由漢人建立,以涼州為根據地。涼州在過去屬於軍事重鎮,交通要道,聚集了大量人口,交通也非常方便。在十六國中,前涼是最早立國的政權。踏在前涼身上,前秦基本統一北方。
但是,王猛去世後,前秦首領開始改變戰略,主動對東晉發動進攻,也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王猛此前曾言,東晉衰敗後,仍是正統,不可輕視,要把當前重點放在解決內部問題,發展國力上。事後發展,應驗王猛的看法。
淝水之戰後,前秦大敗,北方重新陷入分裂,原本依附於前秦的諸多民族重新脫離秦國統治。這段時期先後建立了後涼、後秦、後燕,它們分別由氐族、羌人、鮮卑族建立而成。後涼被後秦消滅,後秦被東晉滅亡,後燕被北魏滅亡。
南燕是在後燕的基礎上建立的。後燕被北魏擊敗後,宗室後裔仍稱燕王,避開燕國,轉移發展。南燕存在時間只有十二年,就在北魏跟東晉夾擊下滅亡。
北燕的鮮卑族已經非常漢化。後來北魏建國時的民族融合,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實際上已經打下基礎。北燕一共存在29年,最後在北魏進攻下滅亡。
不過,當時鮮卑族並非只由慕容氏建國,還有拓跋氏。拓跋氏曾建立南涼,這個政權存在時間也不長,只有十七年,就被西秦吞併了。
而西秦也是由鮮卑族乞伏氏建立的,它在甘肅一帶建國,前後存在三十七年,就被由匈奴人建立的夏國吞併。
夏國後來被北魏的屬國吐谷渾滅了,前後只存在了24年。而在涼國中,還有西涼跟北涼。西涼由李姓漢人建立,李姓在當地屬於大家族,根基極為深厚。
不過,西涼存在時間極短,前後只有二十一年,但他們的影響極深。後來唐王朝的李氏皇族就把西涼李氏尊奉為先祖。
西涼是被北涼滅亡的。北涼最初也是由漢人建立的,後來由匈奴人繼承,勢力範圍也在西北一帶,所以才會跟西涼有衝突。
跟西涼相比,北涼存在了42年,算是五胡十六國中,存在時間比較長的政權。北涼被北魏消滅後,代表五胡十六國的結束,新時代的到來。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為何只保留廣東作為通商口岸?
※清代知縣可以直接提拔為知府嗎?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