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地球如何塑造了我們

地球如何塑造了我們

今天,環境問題已經成了老生常談。人類大規模的工業活動和對自然資源的消耗,破壞著全球的氣候,造成了所謂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因此,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就提出,人類現在正處於一個地質學新紀元——人類世。也就是說,人類正在重塑地球。

然而,與源遠流長的地球歷史相比,我們塑造環境的能力只是近期才出現的現象,大部分的時間裡,是環境塑造了人類。地球不斷變化的物理特徵讓人類得以崛起,鍛煉了我們非凡的大腦,幫助人類在地球上擴張,甚至促進了第一批城市的誕生。

那麼,地球具體是怎麼做到這些的?

高溫迫使哺乳動物進化

6500萬年前,恐龍和地球上大部分的動物一起滅亡了,其原因仍然存在著一些爭議,或說是由隕石墜落造成,或說是由板塊運動造成的。不過,一小部分的倖存者還是活了下來,包括鳥類、鱷魚和哺乳動物。在大滅絕發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保持著較低的溫度。根據化石記錄,人類最早的祖先——哺乳動物在這段時間中的進化並不明顯。

到了大約5550萬年前,地球的溫度開始迅速上升。在大約10萬年的時間裡,上升了5℃到8℃,並保持了一段時間,又再次下降,這段高溫期給不同的物種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科學家們將這一歷史性的全球變暖稱為「古新紀-始新世極熱事件」(PETM)。

科學家們認為,極熱事件的起因是一系列的火山爆發。起初,火山爆發向大氣中散布了二氧化碳,導致氣溫一定程度地升高,逐漸融化了海底的冰。始新世時期和現在一樣,海底也有大量的甲烷沉積物,冰融化時,甲烷氣體被迅速釋放到大氣中,導致溫度進一步快速上升。

悶熱的氣候導致了物種進化多樣性的爆發。化石記錄顯示,牛、山羊、豬、綿羊、駱駝和馬等現代有蹄類動物在這一時期首次出現。

除了有蹄類動物,靈長類哺乳動物也在這次全球化熱浪中出現,這些與狐猴相似的人類早期祖先,在首次出現後,便迅速散布到亞洲、歐洲、北美和東非地區。而正是在東非獨特的地質條件下,它們邁出了成為人類的第一步。

水資源變化讓人變聰明

所有的動物都需要尋找食物,並生存下去,出於這種需要,動物要對複雜而迅速變化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而這需要智力和適應能力。可以說,所有動物的進化都是為了應對環境,當然,人類也不例外。數百萬年前,人類大腦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實際上,東非乾旱的環境以及森林向大草原的轉變是導致古人類從靈長類祖先中分出來的主要因素。

在乾燥的赤道地區,降雨量會隨著米蘭科維奇循環而變化。米蘭科維奇循環是南斯拉夫氣候學家米蘭科維奇提出的一種理論,是指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形狀、傾斜角度和地球自轉軸心的搖晃其實是周期性變化的,並且影響了日照在不同緯度的分布,造成地球氣候的變化。

雖然通常情況下,米蘭科維奇循環所涉及的時間尺度很長,但結合東非大裂谷特殊的地理構造,即裂谷兩側山脊阻擋潮濕雲層的移動,使裂谷底部的湖泊對水資源的變化十分敏感,東非氣候在短短的2萬年時間內產生了極乾和極濕的劇烈變化。在潮濕期,湖泊水位非常高,而在乾燥期,湖泊形成了沙丘。不斷變化的水資源供應,造成饑荒和糧食充裕之間劇烈轉變的環境,腦容量更大的人種才能生存下來。

研究發現三個極端氣候變化的時期和人類大腦進化的時間相吻合。第一個發生在260萬年前,東非大裂谷居民被迫往南非遷徙,直立猿人出現。第二個發生在190萬年前,直立人在非洲出現,並遷徙到亞洲。第三個發生在100萬年前,海德堡人出現。在每一個時期,大腦容量都增加了。當不穩定、波動的環境鼓勵智力的增長,人類便逐漸學會了社會互動、語言和工具的使用。

寒冷促使人類遷徙

我們的祖先並沒有留在他們誕生的搖籃中,而是努力尋找更適合的生活環境,他們跨越了分隔大陸的海洋,逐漸征服了世界。

現代人類大約在6.5萬年前離開了非洲,並沿著歐亞大陸的南緣向歐洲與今天的印度、東南亞地區遷移。在這次大遷移時期,地球正處於一次嚴峻的冰期之中,巨大的冰原鎖住了大量的水,使全球海平面下降了120米。

大片的淺層大陸架(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露出海面成為了陸地、陸橋。亞洲的中南半島與馬來西亞,以及蘇門答臘、爪哇和印度尼西亞的其他地區相連,現在的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之間也有陸地相連。特別是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白令海峽之間的一條陸地走廊,為我們的祖先提供了一條從歐亞大陸進入北美大陸的路線。在北美大陸上,他們很快就穿過巴拿馬地峽,到達南美洲。

早期人類在歐洲和中亞,遇到了表親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並獲得了他們一部分的基因。之後,一部分人留在歐亞大陸繁衍生息,另一部分人則繼續前行,到達了從未有人踏足的美洲大陸。

穩定的氣候孕育文明

從大約1.15萬年前開始,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放棄狩獵和採集食物的生活方式,定居下來,孕育了那些沿襲至今的人類文明。

在過去的幾千年,隨著地球氣候變得更加乾燥和寒冷,小麥、水稻、玉米等穀類作物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而有蹄食草動物也早就主宰了草地生態系統。人們很快就學會了馴服這些野生動物和種植穀類作物。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使人口迅速增長。不久,人們就開始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組織,進一步又形成了城市。

今天,地球和人類之間的位置已經發生了逆轉。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是5500萬年以來,全球氣溫變化中最嚴重的一次。早期的氣候突變對我們祖先的發展至關重要,但今天類似的事件將對我們目前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例如,某些地區越來越乾旱,肥沃的土壤漸漸喪失,而另一些地區正在受到暴雨和洪水的衝擊,極端的情況會破壞農業的發展。極地冰蓋融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並且有淹沒沿海地區和城市的風險等。

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了解人類和地球之間的深層聯繫,明白地球是如何塑造了我們,尊重和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地球環境,人類驅動的氣候變化將像地球本身塑造我們的過去一樣,塑造我們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古代官員謊報年齡那些事兒
誰害死了關雲長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