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生財有道:平均年化約7% 有多種新玩法
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熊市為Staking帶來了「天時」和「人和」,低迷的行情降低了幣民的交易熱情,投資者轉而尋找穩健的收益,而這剛好是Staking的優勢。在熊市中蓄力後,Staking成了今年上半年一個重要的風口,其輕資產、高收益、低競爭的特點讓這門生意吸引越來越多的大玩家入場。
stakingrewards.com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Staking的總市場規模達到了約169.66億美元,佔加密貨幣總市場規模的6.08%。Staking的平均年化收益為12.06%,平均質押率為37.98%,鎖倉額達到約64.44億美元。經過半年的快速發展,Staking也不在局限於公鏈和增發獎勵,新玩法層出不窮。
Staking平均年化約7% 多種因素影響收益
根據stakingrewards.com的統計,86個Staking項目的幣本位平均年化收益約為7.03%(中值),如果投資者操作得當,可能在兌付法幣收益時會高於這個數字,當然也可能因為幣價下跌使得法幣收益低於這個預期。
平均7%的年化收益相當於什麼水平呢?根據新浪財經統計的7月25日在售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顯示,預期收益最高的「第10期工銀博股通利私募股權專項理財產品SMGQ1931」最高收益約7%(法幣本位),大多數只有4.5%左右。Staking的投資收益還是較為可觀的,當然這是幣本位的收益。
其中,Livepeer的Staking預期年化收益最高,達到了156.34%,其次Energi達到了76.88%。KuCoin Shares、Phore、BOScoin、Radium、Shift、Loki、Horizen和Pikciochain的預期年化收益也都超過的20%。
一些知名公鏈的Staking預期年化收益反而比較低,比如EOS只有1.84%、Cardano只有3.70%、Tron只有4.21%。
根據stakingrewards.com的統計,有質押率數據的51個項目的平均質押率約為42.36%(中值)。相比之下,三大國內公鏈項目Ontology、QTUM和TRON的質押率都比較低,分別約為11.90%、12.15%、13.88%,但這些項目的通脹率也非常低,比如QTUM的通脹率只有1.03%,Ontology不增發,也沒有通脹。
而有意思的是,三個國外公鏈(包括側鏈)項目是質押率最高的,Cosmos、Tezos、Ark的質押率分別達到了88.84%、80.06%、73.90%,但這些項目的通脹率依然較低,Cosmos只有7.2%,Tezos只有4.95%。還有一些項目質押率高,通脹率高,年化收益率也高,比如Livepeer和Energi,質押率分別達到54.98%、52.85%,通脹率分別達到74.89%、64.22%。
按照Chain Capital的研究,Staking預期年化收益≈通脹率/質押率。這意味著,通脹率較高的同時質押率較低會產生更大的Staking收益。但實際上,年化收益還受到更多因素影響,比如通脹模型為固定通脹還是調整通脹、原始籌碼分配方案、項目方支付給節點運營商的傭金比例、幣價波動等。可以說,目前市面上的Staking項目在機制設計上是各不一樣的。
服務商競爭激烈?Staking也可貨比三家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提供Staking服務的公司,stakingrewards.com列出了42家服務商,有些提供節點運營服務,比如早前宣布完成4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的Staked.us,還有些則是面向普通投資者提供PoS挖礦服務,比如香港HashKey集團旗下的HashQuark、火幣旗下的火幣錢包、Cobo錢包等。
PAData選取其中11家較大的且官網明確公開Staking幣種的服務商,對其支持幣種和預期年化收益進行分析。
11家Staking服務商中,MyCointainer支持幣種最多,達到25種,但其中熱門項目比較少,大部分支持的項目國內知名度都不高。其次SNZ Pool、Everstake、Infinity Stones和HashQuark支持的幣種也都超過10個,不少都是全球知名的熱門項目,比如ATOM、ALGO、EOS、IOTX、IRIS等。
從Staking服務商的業務來看,不少服務商都從事著與Staking密切相關的業務,比如原先的錢包服務商多有涉獵Staking,像Staking被歸入了火幣錢包,而不是火幣礦池,Cobo錢包也接入Staking。
短短半年內,Staking服務商的競爭已經比較激烈了。如果投資者想要Staking比較知名的項目,選擇餘地也是比較充分的。那麼同一幣種,不同服務商之間的預期年化收益相差大嗎?
不同幣種不同服務商提供的預期年化收益差異不同,有些幣種幾乎所有服務商的年化收益都差不多,比如DASH,三家提供DASH Staking的服務商Cobo、Hyper Pay和SNZ Pool提供的年化收益都在6%左右。有一些幣種則不同服務商提供的年化收益有較為顯著的差異,比如ATOM,SNZ Pool提供的年化收益約為10%,比其他三家平均要少4個點。再如QTUM,年化收益最高的My Cointainer能達到約10.75%,最低的HashQuark只有5.11%。另外ONT、IOTX、IRIS在不同服務商上的年化收益差距也十分顯著。
不同服務商的年化收益差距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HashQuark的CEO李晨曾在接受PANews專訪時表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演算法來優化年化收益。其他可能還與某些DPoS共識下的渠道因素有關,比如EOS中排名高的超級節點能分得的獎勵就多,Staking給這些超級節點也就意味著更高的收益,在這個過程中,超級節點和Staking服務商存在一種博弈關係,有可能產生極化反應,也就是說,排名越高的超級節點和大的Staking服務商之間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進而影響節點格局變動,這也或將傳到到整個公鏈的生態建設。
Staking的新玩法
年初討論Staking時,通常認為這是一種在PoS(Proof of Stake)的共識機制下,節點負責打包交易信息、維護網路運行、參與社區治理後得到獎勵的過程,這種獎勵主要來自系統增發的代幣,這種收益的方式就是Staking,其本質是因行使權力而獲得權益獎勵。
這種狹義的理解下,有幾個關鍵詞,一個是PoS或類PoS共識機制,一個是公鏈,一個是獎勵來自增發。但經過半年多紅紅火火地發展以後,Staking的定義已經相當廣泛,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玩法。
根據stakingrewards.com的不完全統計(這裡選取Consensus Type和Processing Type都完整的63個項目數據),目前PoS及類PoS(包括DPoS、LPoS等)是最主流的Staking共識機制,另外4種共識機制則幾乎瓜分了剩下的市場,包括以以太坊為主要代表的PoS PoW混合機制、以VeChain和NULS為典型的PoS Masternodes機制、以KuCoin為典型的Profit Share分紅機制、以Zcoin為代表的PoW Masternodes機制。還有個別項目使用了自己的共識機制,比如NEO使用了Delegated BFT機制。
其中Masternodes在Staking中廣泛與PoS和PoW機制搭配,在這種機制下,每個用戶都可以參與保護網路和生成塊。但是,那些大量投資並鎖定大量代幣的公司將進一步獲得masternode獎勵,通常還會獲得一些治理投票權重,本質上更像一種附加獎勵。
從利益分發的方面看,Staking是最主流的分發方式,即通過打包交易信息、維護網路運行、參與社區治理得到獎勵。這種獎勵主要來自系統增發,但現在也有個別項目不採用增發通脹模型,而是在原始籌碼分配時預留一部分作為Staking獎勵,比如Loom。
除此之外,主要的分發方式還有Distributing(分發)、Voting(投票)、Forging(鍛造)、Leasing和Loaing(租賃借貸)等。其中Voting主要與DPoS共識機制相關,來自投票即可共享收益,比如Cosmos、IOST。Forging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其本質與Staing的超級節點十分相似,只不過這裡節點的名稱是「鍛造者」,收益也來自出塊,或者稱為「鍛造區塊」,但這裡的新玩法在於,有些項目會將鍛造者分組,在鍛造一個區塊後分組和收益將被重新分配。另外採用Leasing和Loaing這兩種分發方式的項目或為DeFi應用,或採用ILO(Initial Lock-up Offering)的方式,基本模式是用戶用一種幣鎖倉,到期後不僅可以贖回鎖倉代幣,還可獲得ILO代幣,這部分可被視為獎勵。
從共識機制和分發方式的組合上可以看到,半年來,Staking的新玩法層出不窮,早已不再局限為公鏈和增發獎勵,DApp、DeFi等行業熱點也已經融合其中了。
(作者:PANews,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LTC單日漲幅達14.61%,BW.com躍居交易量排行榜第二
※聽證會再臨!美國參議院月底審查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監管框架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