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叔支持的不是CD和黑膠的軀殼,而是手捧音樂藝術的感動!

大叔支持的不是CD和黑膠的軀殼,而是手捧音樂藝術的感動!

從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Phonograph以來,人類手捧著音樂載體已經一百多年。所謂Phonograph其實就是聲音的圖像,人類第一次能夠「看到」聲音並將之商業化的感動,經過一百多年,大部分人應該已經淡忘了。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愛迪生蠟筒大約只能記錄約4分鐘的長度,就算是進入78轉時代,12時唱片一面大概也只是記錄4分多鐘。想想看,這四分多鐘大概就是一首歌曲的長度,想錄協奏曲、交響曲嗎?門都沒有。當時還是機械式錄音,也就是「直刻」啦,假若要錄製馬勒交響曲,一面78轉只能直刻4分多鐘,要如何去錄音?在那個機械式直刻的時代,錄音的帶寬頂多就是250Hz-2500Hz,音響迷不妨想想那會是什麼樣的聲音?

從1925年開始,錄音、放音進入電氣時代(插電), 有電氣麥克風、電唱機,擴大機,也開始有電氣刻片機(Lathe)。我們現在習慣使用的唱臂設計理論要到1938年才由Lofgren發表,這也就是現在黑膠迷朗朗上口的二個零點(Null Point)理論,唱臂也開始有補償角、超距、有效長度等名詞。不管怎麼變,當時還是78轉時代,想要錄製古典音樂難上加難。

事情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才改觀。早在1930年代,德國就在研究Magnetic磁性錄音,早期是利用金屬Wire透過磁頭的磁化,來把聲音(音樂)記錄在磁化金屬帶上面。二次大戰時,盟軍對於德國的廣播品質、還有廣播長度大感驚訝,因為這都是盟國無法做到的。1945年德國戰敗,盟軍在RadioLuxembourg獲得幾部Magnetophon盤式錄音座,這才揭開了德國廣播高品質與長度之謎,那是德國AEG公司從1930年代就開始研發的磁帶錄音機。美國人把這種錄音機拿回美國,由BrushDevelopment Company接手研究,最終才有Ampex推出盤式錄音座,加上3M研發的磁帶,從此改變了唱片工業。我的Telefunken盤式錄音座的型號就是Magnetophon 15AAEG。

1948年,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推出33 1/3轉Long Play唱片,把12寸唱片每面的紀錄長度擴展到二十幾分鐘,終結了78轉唱片每面只有4分多鐘的時代,古典音樂的錄音才開始蓬勃發展,協奏曲、交響曲的大型作品才有機會普及到每位愛樂人家裡。

1981年以後CD興起,每張CD的紀錄時間延長到75分鐘,更將古典音樂的錄音推到高峰。眼看CD帶起新一波的唱片工業榮景,哪想到數字流興起之後,一切開始改變。理論上數字流已經沒有「每張」唱片能記錄幾分鐘的限制,就看唱片公司要怎麼賣數字流音樂。可惜,數字流的興起敲響CD的喪鐘,大部分人不在乎回放的品質,只要能夠免費分享音樂,導致CD以很快的速度萎縮,反倒是黑膠唱片逆勢成長。雖說成長,但數量跟CD比還是少得可憐。

以今天的唱片市場情況來看,還在勉強維持實體唱片(CD、黑膠)銷售的主力其實是音響迷大叔與偶像迷。大叔音響迷抱著對實體唱片的珍惜心態來購買CD或黑膠唱片,他們會挑剔錄音質量與音樂內容。而偶像迷純粹是因為對偶像的支持,促使他們購買實體唱片來收藏,他們對錄音的質量與音樂內容並不挑剔。顯然,音響迷已經是實體唱片質量的最後把關者。

一個行業、一件產品的消失並不是一夕之間突然發生,而是緩慢衰退的,最終消失在地球上。如果實體唱片在地球上消失,受到影響的不僅是唱片業,連帶許多相關行業也都會受到影響而消失。整體而言,這是一種音樂文化的轉型,不是區區少數音響迷可以復興的。

手機取代了相機,但高級相機仍然存在。數字流取代了實體唱片,但支持實體唱片的大叔音響迷仍然存在。大叔音響迷支持的並不是CD或黑膠唱片的軀殼,而是一種不能消失的音樂文化,那是從19世紀未傳承到今天,人類手捧著音樂的溫暖與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永恆的光芒:品味那些經久不衰的著名鋼琴奏鳴曲
欣賞10首單簧管名家精彩演繹的柔情爵士

TAG:影音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