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土木堡之變的50萬明軍是如何被屠的?

土木堡之變的50萬明軍是如何被屠的?

這個戰役真的是明朝時期一場比較慘的戰役了,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明朝的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而當時的皇帝英宗也被外敵俘去。這正是明自開朝以來,所面臨的一大羞辱。據說在這次事變中,明朝軍隊的根本也因此受到了重創,軍備方面也從當日的富足變成了後來的緊張。而導致這一慘劇的,除了有皇帝的一意孤行外,還有一個人的瘋狂叫囂,這個人不是什麼大將,也不是什麼文人墨客,而是一個叫做王振的大宦官。

雖是宦官但卻擁有將軍心

當時擾亂王朝安寧的部落政權,叫做瓦剌,他們在統一了北方的諸部後,便慢慢的想要效仿他們的祖先,想要從荒涼的大漠入住到富足的中原,於是他們為了實現這樣的計劃,對王朝採取了不斷騷擾的攻勢,攪得是大明朝不得安寧。

而當時的這個大宦官王振,不僅在收取瓦剌銀子和好處的時候沒有手軟,在宣布和皇帝一起去攻打這些蒙古人的時候,也同樣沒有絲毫的退縮和軟弱,這一切都因為他有一顆想要帶兵打仗,想要為皇帝建功的心。

最初的這個宦官,是因為陪伴著英宗的童年,才在後來慢慢的發跡,這就相當於馮保和萬曆的關係一樣,而這些宦官也統統被皇帝稱為「大伴」。要知道,雖然皇子的童年都是錦衣玉食,都是有著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但他的內心生活是極其孤獨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姓王的宦官走進了他的生活,陪伴了他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說好聽點他們是從下一起玩的「發小」,說的難聽點,他們便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主奴,而且是最為信任的主奴關係。

也正是因為靠著皇帝的信任,所以這個宦官在等到太子成為了皇帝後,便能夠一舉成為當時專權一時大太監的原因。面對瓦剌的過分要求,這個宦官也沉不住氣了,過分的向這些對手叫囂著,皇帝看到了自己的大伴對於敵人都這麼的猛,所以自己也不能慫。於是在自己「大伴」的叫囂下,這位皇帝也慢慢的建立起了要征戰蒙古的心,他要和他的祖輩一樣,再次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要知道在當時的明軍中,能打的大都已經去世和養老了,而現在的這些兵大都是太平世道下的兵,就戰鬥力而言已經大不如以前,但他們中的一個指揮卻異常的相信自己的「才能」,而這個指揮,便是宦官王振,他雖然是一個宦官,但是依然有一顆想要成為將軍的心。

指揮的失誤

就對士兵而言,面對兩個將領,一個異常會帶兵,而另一個卻不太會帶兵,他們一定會選擇前者,這倒不僅僅因為前者可以帶領他們獲得更多的榮譽,而是因為跟著會帶兵的將軍,對於自己的性命來說,就是一種保障。

所以說,士兵們跟著這個宦官,其實就等於是將自己的命,白白的往這些蒙古人的刀下送。更可笑的是,這個皇帝也傻傻的以為自己是可以打贏這場戰爭的,而自己的這位大伴也是值得信任的。

為了打贏戰爭,這位宦官居然想要利用人數的優勢,來徹底壓到和壓垮對手,從而取得勝利。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歷史上,一個庸才將領,即使是擁有很多的士兵,都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以瓦剌人才能夠將這些數倍於自己的明軍士兵一一擊破,最終將這五十萬條生命屠殺。

在這場戰役結束後,皇帝被俘虜,而王振也為自己的自以為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4個大將?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為什麼衰落了?

TAG:心安歷史說 |